什么?还在过渡厂房生产,就登上四川“电驴”出口企业榜首丨省情研究所·隐藏的力量

川观新闻

5天前

凯威在海外有5座工厂,那为什么还要在四川建设最大的两轮车智能生产基地。...实际上,四川易行时代不仅是一个规划产能50万辆的生产制造基地,设计、研发、销售、运营部门匹配齐全,今年以来创新投入2000多万元,向着领先的科技型公司目标迈进。

川观新闻记者 张守帅 李寰 田姣 摄影摄像 韦维

一家用临时租赁的过渡厂房生产的企业,摘下了四川两轮车“出海”交易额的桂冠。今年上半年,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易行时代”)出口4.5亿元,不仅规模超去年全年,更坐稳了川内两轮车出口企业的头把交椅。

7月16日,四川易行时代新厂房投入使用,更多产线、更智能工艺,为企业火力全开大展拳脚创造了空间。边建工厂边出口,投产即有新车型,这家企业的独门秘诀是什么?近日,川观智库省情研究所、川观县域经济智库“隐藏的力量”调研组来到资阳临空经济区,探寻这家落户四川2年多的“新川军”面孔。

来自浙江的客商验收产品

产品面孔:

可拼实力可靠“颜值”

翻身跳上电动摩托,转动加速把,王豫晋像离弦的箭飞驰而去。一上午,他在四川易行时代的车间内重复做着启停、加速、急刹等动作,我们以为他是产品测试员,却被告知是从浙江赶来“验货”的。

王豫晋的公司采购了140台越野电动摩托,刚好装满2个集装箱货柜,急着发到美国去。这是四川易行时代生产的新车型,硬派风格、充满肌肉感,续航80公里、最快时速85公里,在美国售价3000美元左右。“前期试水市场反响不错,老板让我赶紧把新货提回去。”他的语气满是急切。

在四川易行时代成品仓库,下线车辆按订单去向存放,有准备发至丹麦、荷兰的,也有目的地是日本、韩国的,无一例外皆为出口产品,外贸型制造企业的标签,在它身上十分鲜明。它主要生产中高端产品,2024年公司出口两轮车11万辆,出口额3.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8%。

产品库房内整齐摆放着发往海外的两轮车产品

订单是怎么来的?四川易行时代的母公司凯威(Keeway)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旺盛的海外需求使其在四川一落户就寻找标准化厂房先把生产干起来。其实,凯威在海外有5座工厂,那为什么还要在四川建设最大的两轮车智能生产基地?

“一辆电动摩托要用到上万个零部件,中国供应链优势无可比拟,低成本赋予‘中国造’较高的性价比。”四川易行时代副总经理张勇说,性能、品质、外观三方面构成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讲实力也看“颜值”,集团在意大利米兰、西班牙巴塞罗那和中国上海设有研发设计中心,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审美。

“研发一款新车型投入2000万元到3000万元,耗时2年,如果赢不来订单,投资就打了水漂。”张勇说,在资阳生产的电动越野摩托新车型,就是依托海外优秀的设计资源和研发技术,把美好理念变成了生产线上的畅销产品。

实际上,四川易行时代不仅是一个规划产能50万辆的生产制造基地,设计、研发、销售、运营部门匹配齐全,今年以来创新投入2000多万元,向着领先的科技型公司目标迈进。

四川易行时代副总经理张勇

产线面孔:

重质量不重“节拍”

我们注意到,四川易行时代出口有个特点,订单数量多、单笔规模小,有的只有几十辆。这就决定了要开展高度灵活的柔性化生产,确保从同一条生产线上产出不同规格的产品,即使同一规格也允许有不同的装饰件。

张勇之前从事航空制造领域,加盟四川易行时代负责新工厂项目,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建设智能化生产线。

我们在工厂内看到了两条不同的生产线。

一种是板链自动流水线,30多个工位分列流水线两侧,电摩固定在生产线上,工人要在产品移动中完成相应零部件组装工序。这种流水线的优点是效率高、人随着机器转,缺点也明显,工人劳累且“只扫门前雪”,影响产品质量。

另一种是AGV智能流水线。AGV小车载着车辆停靠不同工位,待工人完成组装后再移动到下一个环节。小车可升降高低,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工人找到舒适的工作姿态,避免严重弯腰或垫脚干活。工位上的信息看板,提示本环节需要做的事项,提醒检查上一环节完成情况,顾此又顾彼。产品合格率从80%提升到98%以上。

AGV流水线的缺点——节拍慢。如果说板链流水线生产节拍以秒计,AGV流水线就要以分钟计,有的产品下线一台要15分钟。

工人对下线产品进行包装

“节拍不是越快越好,质量有保障的节拍才有实际意义。”张勇经常举一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凭借低廉的价格一度成为越南市场的“一哥”,但相互“价格战”导致质量严重下滑,市场来得快去得也快。“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是空话,既有成功经验,也有血淋淋的教训。”

四川易行时代出口的产品,欧洲市场占37%,北美和非洲的比重持续提升。去年,公司电动摩托、燃油摩托产品同时打入拥有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等知名品牌的日本市场。“对于高端产品而言,客户只在品质相当的时候会比较价格。”张勇说,无论生产线多么先进,都要从精准装配好每一个部件抓起,用匠心品质驱动发展。

即将发往丹麦的产品

产能面孔:

提高本地配套率15万辆是道槛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2211.8万辆,增长47%,创历史新高。如果放在这一大数据中观照,即便四川易行时代达产至年下线50万辆,所占比重也微乎其微。

张勇认为,四川易行时代的设计费、开模费乃至运输费等高过很多行业企业,不能以量取胜,要走差异化、高端化的路线。公司布局生产的10款产品,包括高速电动摩托、大排量燃油摩托等在内,利润都相对有保障,更有利于研发。

但张勇也的确希望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再多建几条生产线,把产能早些释放出来。他盘算的是另一笔账:本地配套率不足抬高了生产成本。

目前,四川易行时代的供应商,处于川渝地区的不足10%,很多零部件由江浙一带发货配送。他测算过,当公司产量提升到15万辆以上时,供应商来川建厂就迈过了盈亏平衡点,就近配套变得更有利可图。

四川易行时代预计2027年实现这一目标,也有可能提前。届时,资阳从“0”到“1”引入一家电动两轮车制造企业,进一步裂变为产业链的进程将大大提速。

他已在积极推介资阳的营商环境,时不时发条朋友圈感谢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在凯威(Keeway)集团落户过程中,资阳相关方面提前介入工商注册、许可审批等事项,从2023年3月签署协议到2023年8月开始生产,四川易行时代的诞生仅用时五个月。

也有不少人疑惑,为什么四川易行时代的产品不在国内销售?张勇的解释是,凯威(Keeway)集团从事电动两轮车出口已有20多年,建立了完善的海外销售网络,在国外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要加大力度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仍是“红海”,不得不避开“内卷”。

不过,布局四川也确实与川渝巨大的消费市场有关。张勇认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越野运动,“四川造”有望在四川启动“试水”国内市场。

凯威在海外有5座工厂,那为什么还要在四川建设最大的两轮车智能生产基地。...实际上,四川易行时代不仅是一个规划产能50万辆的生产制造基地,设计、研发、销售、运营部门匹配齐全,今年以来创新投入2000多万元,向着领先的科技型公司目标迈进。

川观新闻记者 张守帅 李寰 田姣 摄影摄像 韦维

一家用临时租赁的过渡厂房生产的企业,摘下了四川两轮车“出海”交易额的桂冠。今年上半年,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易行时代”)出口4.5亿元,不仅规模超去年全年,更坐稳了川内两轮车出口企业的头把交椅。

7月16日,四川易行时代新厂房投入使用,更多产线、更智能工艺,为企业火力全开大展拳脚创造了空间。边建工厂边出口,投产即有新车型,这家企业的独门秘诀是什么?近日,川观智库省情研究所、川观县域经济智库“隐藏的力量”调研组来到资阳临空经济区,探寻这家落户四川2年多的“新川军”面孔。

来自浙江的客商验收产品

产品面孔:

可拼实力可靠“颜值”

翻身跳上电动摩托,转动加速把,王豫晋像离弦的箭飞驰而去。一上午,他在四川易行时代的车间内重复做着启停、加速、急刹等动作,我们以为他是产品测试员,却被告知是从浙江赶来“验货”的。

王豫晋的公司采购了140台越野电动摩托,刚好装满2个集装箱货柜,急着发到美国去。这是四川易行时代生产的新车型,硬派风格、充满肌肉感,续航80公里、最快时速85公里,在美国售价3000美元左右。“前期试水市场反响不错,老板让我赶紧把新货提回去。”他的语气满是急切。

在四川易行时代成品仓库,下线车辆按订单去向存放,有准备发至丹麦、荷兰的,也有目的地是日本、韩国的,无一例外皆为出口产品,外贸型制造企业的标签,在它身上十分鲜明。它主要生产中高端产品,2024年公司出口两轮车11万辆,出口额3.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8%。

产品库房内整齐摆放着发往海外的两轮车产品

订单是怎么来的?四川易行时代的母公司凯威(Keeway)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旺盛的海外需求使其在四川一落户就寻找标准化厂房先把生产干起来。其实,凯威在海外有5座工厂,那为什么还要在四川建设最大的两轮车智能生产基地?

“一辆电动摩托要用到上万个零部件,中国供应链优势无可比拟,低成本赋予‘中国造’较高的性价比。”四川易行时代副总经理张勇说,性能、品质、外观三方面构成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讲实力也看“颜值”,集团在意大利米兰、西班牙巴塞罗那和中国上海设有研发设计中心,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审美。

“研发一款新车型投入2000万元到3000万元,耗时2年,如果赢不来订单,投资就打了水漂。”张勇说,在资阳生产的电动越野摩托新车型,就是依托海外优秀的设计资源和研发技术,把美好理念变成了生产线上的畅销产品。

实际上,四川易行时代不仅是一个规划产能50万辆的生产制造基地,设计、研发、销售、运营部门匹配齐全,今年以来创新投入2000多万元,向着领先的科技型公司目标迈进。

四川易行时代副总经理张勇

产线面孔:

重质量不重“节拍”

我们注意到,四川易行时代出口有个特点,订单数量多、单笔规模小,有的只有几十辆。这就决定了要开展高度灵活的柔性化生产,确保从同一条生产线上产出不同规格的产品,即使同一规格也允许有不同的装饰件。

张勇之前从事航空制造领域,加盟四川易行时代负责新工厂项目,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建设智能化生产线。

我们在工厂内看到了两条不同的生产线。

一种是板链自动流水线,30多个工位分列流水线两侧,电摩固定在生产线上,工人要在产品移动中完成相应零部件组装工序。这种流水线的优点是效率高、人随着机器转,缺点也明显,工人劳累且“只扫门前雪”,影响产品质量。

另一种是AGV智能流水线。AGV小车载着车辆停靠不同工位,待工人完成组装后再移动到下一个环节。小车可升降高低,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工人找到舒适的工作姿态,避免严重弯腰或垫脚干活。工位上的信息看板,提示本环节需要做的事项,提醒检查上一环节完成情况,顾此又顾彼。产品合格率从80%提升到98%以上。

AGV流水线的缺点——节拍慢。如果说板链流水线生产节拍以秒计,AGV流水线就要以分钟计,有的产品下线一台要15分钟。

工人对下线产品进行包装

“节拍不是越快越好,质量有保障的节拍才有实际意义。”张勇经常举一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凭借低廉的价格一度成为越南市场的“一哥”,但相互“价格战”导致质量严重下滑,市场来得快去得也快。“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是空话,既有成功经验,也有血淋淋的教训。”

四川易行时代出口的产品,欧洲市场占37%,北美和非洲的比重持续提升。去年,公司电动摩托、燃油摩托产品同时打入拥有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等知名品牌的日本市场。“对于高端产品而言,客户只在品质相当的时候会比较价格。”张勇说,无论生产线多么先进,都要从精准装配好每一个部件抓起,用匠心品质驱动发展。

即将发往丹麦的产品

产能面孔:

提高本地配套率15万辆是道槛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2211.8万辆,增长47%,创历史新高。如果放在这一大数据中观照,即便四川易行时代达产至年下线50万辆,所占比重也微乎其微。

张勇认为,四川易行时代的设计费、开模费乃至运输费等高过很多行业企业,不能以量取胜,要走差异化、高端化的路线。公司布局生产的10款产品,包括高速电动摩托、大排量燃油摩托等在内,利润都相对有保障,更有利于研发。

但张勇也的确希望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再多建几条生产线,把产能早些释放出来。他盘算的是另一笔账:本地配套率不足抬高了生产成本。

目前,四川易行时代的供应商,处于川渝地区的不足10%,很多零部件由江浙一带发货配送。他测算过,当公司产量提升到15万辆以上时,供应商来川建厂就迈过了盈亏平衡点,就近配套变得更有利可图。

四川易行时代预计2027年实现这一目标,也有可能提前。届时,资阳从“0”到“1”引入一家电动两轮车制造企业,进一步裂变为产业链的进程将大大提速。

他已在积极推介资阳的营商环境,时不时发条朋友圈感谢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在凯威(Keeway)集团落户过程中,资阳相关方面提前介入工商注册、许可审批等事项,从2023年3月签署协议到2023年8月开始生产,四川易行时代的诞生仅用时五个月。

也有不少人疑惑,为什么四川易行时代的产品不在国内销售?张勇的解释是,凯威(Keeway)集团从事电动两轮车出口已有20多年,建立了完善的海外销售网络,在国外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要加大力度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仍是“红海”,不得不避开“内卷”。

不过,布局四川也确实与川渝巨大的消费市场有关。张勇认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越野运动,“四川造”有望在四川启动“试水”国内市场。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