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测试,撕下了多少“辅助驾驶”的秘密?

财经早餐

财经早餐综合

3天前

725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转发了一段视频——字节跳动旗下懂车帝平台联合央视新闻进行的辅助驾驶测试实录。画面中对包括特斯拉Model X等在内的近40款车在高速事故场景的模拟测试。

“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马斯克写道。这条推文瞬间点燃舆论,话题阅读量飙升至2638万次。

这场国内罕见的辅助驾驶大考在真实高速与城市道路封闭展开。懂车帝设置了15类高风险场景,涵盖“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儿童突然横穿马路”突然消失的前车等真实事故还原。近40款国内外主流车型参与测试,结果令人瞠目:

高速夜间施工场景仅47%车辆安全避让

儿童突然冲出马路场景58%车辆有效刹停

更令人震惊的是成绩分布。特斯拉Model 3Model X在高速6项测试中通过5项,位列榜首;华为系问界M9通过3项;小米SU7全系、理想L9仅通过1项;而比亚迪汉、极氪00115款车型竟全军覆没,通过率为零。

车企回应:从沉默到反击

测试结果引发行业热议,车企反应耐人寻味:

华为系抱团缄默:AITO汽车、智界汽车、鸿蒙智行统一发声“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同时高调晒出自家辅助驾驶报告

广汽丰田另辟蹊径:销售副总彭宝林强调铂智3X“在城区场景通过率78%”,并定位为“14万级唯一达成此成绩车型”

岚图倡议行业标准:技术高管邵明峰直言测试暴露行业技术瓶颈,呼吁将“失效兜底能力”纳入强制标准,用“最差场景通过率”取代营销话术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则迅速降温:“不关注排名,任何测试都是相对的......安全要求没有上限。”懂车帝官方急忙澄清称这只是科普节目,“未做官方排名”

懂车帝的上市棋局

争议背后,懂车帝自身正处资本化关键节点。

去年6月,多家媒体曝出字节跳动正为懂车帝寻求7-8亿美元融资,据消息称红杉中国领投4-5亿美元,KKR等老股东跟投,投后估值30亿美元——几乎追平行业龙头汽车之家。

懂车帝的崛起本身堪称奇迹:脱胎于2017年今日头条汽车频道,依托字节系流量灌溉,日活跃用户已达732万,与汽车之家、易车形成三足鼎立。但隐忧同样明显:

汽车之家2023年营收降至71.84亿元,广告收入连续三年下滑线索业务遭遇经销商集体抵制,2022年多省协会抗议平台涨价拓展养车服务却直面天猫、京东等巨头围剿

L2级真相浮出水面

测试暴露的核心矛盾,是车企过度宣传与用户认知偏差。长期以来,L2.5级”“准L3”等模糊概念充斥市场,部分消费者误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监管层已重拳出击:

科技部《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严令:“不得编造传播与功能不符的虚假信息”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公开强调:驾驶人仍是责任主体,“脱手脱眼”将面临三重法律风险

工信部也于今年4月召集各主流车企闭门会议,明确要求规范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口径,杜绝夸大不实宣传。

企业闻风而动。特斯拉中国官网3月将“FSD智能辅助驾驶”更名为“智能辅助驾驶”;比亚迪“天神之眼”降级为“驾驶辅助系统”;华为乾崑发布时明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表述;岚图内部禁用“自动驾驶”一词。名称变化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对技术现实的被迫回归。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采访时则强调,目前,市面上的智驾车型所搭载的都不是自动驾驶系统,而是L2级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消费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交通安全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鲁光泉表示,目前市面上没有经过认证的L3级智能驾驶产品,L2级要求驾驶人必须全程不离眼不离手接管,要正确认识辅助驾驶的有关功能,关注自身驾驶安全。

结语

测试数据撕下最后遮羞布。尽管国产车型普遍堆砌硬件但极端场景中仍存在缺陷。

对非标准障碍物识别严重不足(如野猪、布制假车)决策逻辑存在致命偏差硬件同质化但算法差距悬殊

当测试场扬尘散去,两个事实愈发清晰:车企的激光雷达与算力军备竞赛并未转化为安全保障能力;懂车帝的科普无意间为自身IPO添了把火。

科技部伦理指引与公安部责任界定如同双悬利剑,迫使特斯拉、华为等巨头集体更名,L2级辅助驾驶的安全本质终被还原:系统只是副驾驶,方向盘永远在人类手中。

就在7月26日,在“模数引领,智行未来”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上,《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发布,总体目标为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领先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产业集群。

在保证安全基础上的科技发展,才是真正可持久的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呀~

综合自东方财富、新浪微博、雪球网、e公司、懂车帝


725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转发了一段视频——字节跳动旗下懂车帝平台联合央视新闻进行的辅助驾驶测试实录。画面中对包括特斯拉Model X等在内的近40款车在高速事故场景的模拟测试。

“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马斯克写道。这条推文瞬间点燃舆论,话题阅读量飙升至2638万次。

这场国内罕见的辅助驾驶大考在真实高速与城市道路封闭展开。懂车帝设置了15类高风险场景,涵盖“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儿童突然横穿马路”突然消失的前车等真实事故还原。近40款国内外主流车型参与测试,结果令人瞠目:

高速夜间施工场景仅47%车辆安全避让

儿童突然冲出马路场景58%车辆有效刹停

更令人震惊的是成绩分布。特斯拉Model 3Model X在高速6项测试中通过5项,位列榜首;华为系问界M9通过3项;小米SU7全系、理想L9仅通过1项;而比亚迪汉、极氪00115款车型竟全军覆没,通过率为零。

车企回应:从沉默到反击

测试结果引发行业热议,车企反应耐人寻味:

华为系抱团缄默:AITO汽车、智界汽车、鸿蒙智行统一发声“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同时高调晒出自家辅助驾驶报告

广汽丰田另辟蹊径:销售副总彭宝林强调铂智3X“在城区场景通过率78%”,并定位为“14万级唯一达成此成绩车型”

岚图倡议行业标准:技术高管邵明峰直言测试暴露行业技术瓶颈,呼吁将“失效兜底能力”纳入强制标准,用“最差场景通过率”取代营销话术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则迅速降温:“不关注排名,任何测试都是相对的......安全要求没有上限。”懂车帝官方急忙澄清称这只是科普节目,“未做官方排名”

懂车帝的上市棋局

争议背后,懂车帝自身正处资本化关键节点。

去年6月,多家媒体曝出字节跳动正为懂车帝寻求7-8亿美元融资,据消息称红杉中国领投4-5亿美元,KKR等老股东跟投,投后估值30亿美元——几乎追平行业龙头汽车之家。

懂车帝的崛起本身堪称奇迹:脱胎于2017年今日头条汽车频道,依托字节系流量灌溉,日活跃用户已达732万,与汽车之家、易车形成三足鼎立。但隐忧同样明显:

汽车之家2023年营收降至71.84亿元,广告收入连续三年下滑线索业务遭遇经销商集体抵制,2022年多省协会抗议平台涨价拓展养车服务却直面天猫、京东等巨头围剿

L2级真相浮出水面

测试暴露的核心矛盾,是车企过度宣传与用户认知偏差。长期以来,L2.5级”“准L3”等模糊概念充斥市场,部分消费者误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监管层已重拳出击:

科技部《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严令:“不得编造传播与功能不符的虚假信息”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公开强调:驾驶人仍是责任主体,“脱手脱眼”将面临三重法律风险

工信部也于今年4月召集各主流车企闭门会议,明确要求规范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口径,杜绝夸大不实宣传。

企业闻风而动。特斯拉中国官网3月将“FSD智能辅助驾驶”更名为“智能辅助驾驶”;比亚迪“天神之眼”降级为“驾驶辅助系统”;华为乾崑发布时明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表述;岚图内部禁用“自动驾驶”一词。名称变化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对技术现实的被迫回归。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采访时则强调,目前,市面上的智驾车型所搭载的都不是自动驾驶系统,而是L2级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消费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交通安全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鲁光泉表示,目前市面上没有经过认证的L3级智能驾驶产品,L2级要求驾驶人必须全程不离眼不离手接管,要正确认识辅助驾驶的有关功能,关注自身驾驶安全。

结语

测试数据撕下最后遮羞布。尽管国产车型普遍堆砌硬件但极端场景中仍存在缺陷。

对非标准障碍物识别严重不足(如野猪、布制假车)决策逻辑存在致命偏差硬件同质化但算法差距悬殊

当测试场扬尘散去,两个事实愈发清晰:车企的激光雷达与算力军备竞赛并未转化为安全保障能力;懂车帝的科普无意间为自身IPO添了把火。

科技部伦理指引与公安部责任界定如同双悬利剑,迫使特斯拉、华为等巨头集体更名,L2级辅助驾驶的安全本质终被还原:系统只是副驾驶,方向盘永远在人类手中。

就在7月26日,在“模数引领,智行未来”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上,《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发布,总体目标为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领先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产业集群。

在保证安全基础上的科技发展,才是真正可持久的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呀~

综合自东方财富、新浪微博、雪球网、e公司、懂车帝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