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农观)
来源:新农观
进入三季度以来,猪市就不太消停,因为根据这两年的规律来看,三季度往往有很强的上涨趋势。
虽然说三季度也不是啥消费旺季,但是就因为二次育肥这个关键性的操作动作,使得生猪供应节奏发生改变。
三季度消费虽然弱,但并不妨碍大家看涨四季度的消费旺季,尤其是中秋国庆以后,天气转凉,再加上节日的振,猪肉消费有明显抬头迹象。
所以很多养殖户在三季度时就选择育肥、压栏,然后到四季度猪价消费增加以后,再集中出栏,以获得盈利。
所以就导致三季度生猪出栏缩量,反而会引发猪价上涨。
本来进入三季度以后,生猪市场也确实是按照这个路数走的,但是官方多次出手调控,于是猪价开始走跌。
比如,近日官方再次强调调减母猪产能、控制二次育肥以及降低出栏体重等等,这使得生猪行情再次掉头走跌。
而很可能,经过再次整顿后,生猪市场就要现出原形了。
原形是什么呢?
和小麦一样,就是4个字:供强需弱。
有人说你这是废话啊,这个大家都知道啊,但是这一次和往年可能就不太一样了,之前所期盼的三四季度的大涨可能要泡汤了,猪价将向产能供强需弱的基本面回归。
说了一堆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猪价大涨的预期没有了,但也不至于大跌,更多是在成本线附近徘徊,生猪养殖盈利将面临缩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生猪市场将面临多重调控:
第一,严控产能。
这轮猪周期比以往都要漫长,而漫长的主要原因就是产能太大,且去化太慢,并且在去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反增现象。
这也是生猪供应压力过大的重要原因。
进入三季度以来,官方可以说是多次出手,每一次都直指产能,甚至明确提出要将能繁母猪产能控制到3950万头左右,并且严控猪企逆势扩张。
第二,降重出栏。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这两年生猪出栏体重有增长的趋势,但下游消费依然孱弱,这就意味着即使在出栏数量同样的情况下,由于大猪占比增加,所以下游消费压力更大。
这也是压制猪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官方明确引导各大猪企降重出栏,其实也就是在减轻下游供应压力。
第三,减少二次育肥。
二次育肥并不能改变生猪的供应,但是确实能改变供应节奏,并且从这两年来看,二次育肥十分疯狂,甚至直接导致的猪价大幅起落波动。
而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不利于生猪行情的,因此在该出栏的时候不出,反而后续出栏压力又过大,结果反而吞噬了生猪旺季的涨幅,扰乱了市场整体秩序。
所以这次官方再次出手,进一步明确减少向育肥户销售仔猪。
有人说这些都是好现象呀,应该利好猪价呀,为什么反而还会走弱呢?
从长期看,这有利于生猪市场恢复正常节奏,但短期来看,产能去化、降重出栏、减少二育都会使生猪出栏增加,而消费增长有限,所以势必会使猪市承压。
但不管怎么说,长远来看,产能降下来,体重降下来,投机情绪降下来,让猪价回归供需基本面,这才是市场正常的状态。
(来源:新农观)
来源:新农观
进入三季度以来,猪市就不太消停,因为根据这两年的规律来看,三季度往往有很强的上涨趋势。
虽然说三季度也不是啥消费旺季,但是就因为二次育肥这个关键性的操作动作,使得生猪供应节奏发生改变。
三季度消费虽然弱,但并不妨碍大家看涨四季度的消费旺季,尤其是中秋国庆以后,天气转凉,再加上节日的振,猪肉消费有明显抬头迹象。
所以很多养殖户在三季度时就选择育肥、压栏,然后到四季度猪价消费增加以后,再集中出栏,以获得盈利。
所以就导致三季度生猪出栏缩量,反而会引发猪价上涨。
本来进入三季度以后,生猪市场也确实是按照这个路数走的,但是官方多次出手调控,于是猪价开始走跌。
比如,近日官方再次强调调减母猪产能、控制二次育肥以及降低出栏体重等等,这使得生猪行情再次掉头走跌。
而很可能,经过再次整顿后,生猪市场就要现出原形了。
原形是什么呢?
和小麦一样,就是4个字:供强需弱。
有人说你这是废话啊,这个大家都知道啊,但是这一次和往年可能就不太一样了,之前所期盼的三四季度的大涨可能要泡汤了,猪价将向产能供强需弱的基本面回归。
说了一堆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猪价大涨的预期没有了,但也不至于大跌,更多是在成本线附近徘徊,生猪养殖盈利将面临缩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生猪市场将面临多重调控:
第一,严控产能。
这轮猪周期比以往都要漫长,而漫长的主要原因就是产能太大,且去化太慢,并且在去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反增现象。
这也是生猪供应压力过大的重要原因。
进入三季度以来,官方可以说是多次出手,每一次都直指产能,甚至明确提出要将能繁母猪产能控制到3950万头左右,并且严控猪企逆势扩张。
第二,降重出栏。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这两年生猪出栏体重有增长的趋势,但下游消费依然孱弱,这就意味着即使在出栏数量同样的情况下,由于大猪占比增加,所以下游消费压力更大。
这也是压制猪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官方明确引导各大猪企降重出栏,其实也就是在减轻下游供应压力。
第三,减少二次育肥。
二次育肥并不能改变生猪的供应,但是确实能改变供应节奏,并且从这两年来看,二次育肥十分疯狂,甚至直接导致的猪价大幅起落波动。
而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不利于生猪行情的,因此在该出栏的时候不出,反而后续出栏压力又过大,结果反而吞噬了生猪旺季的涨幅,扰乱了市场整体秩序。
所以这次官方再次出手,进一步明确减少向育肥户销售仔猪。
有人说这些都是好现象呀,应该利好猪价呀,为什么反而还会走弱呢?
从长期看,这有利于生猪市场恢复正常节奏,但短期来看,产能去化、降重出栏、减少二育都会使生猪出栏增加,而消费增长有限,所以势必会使猪市承压。
但不管怎么说,长远来看,产能降下来,体重降下来,投机情绪降下来,让猪价回归供需基本面,这才是市场正常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