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工商登记系统显示,“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恩泽(广东)氢能源有限公司”,标志着美国动力巨头康明斯彻底退出这家合资企业。
股权变更记录显示,2025年7月9日完成投资人变更:康明斯撤出全部50%持股,原中方合资方恩泽海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现100%全资控股。
此次变更标志着历时三年半的中美氢能合作正式落幕。恩泽基金作为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的首只产业投资基金,如今独立掌控这家位于佛山的氢能企业。
回溯2021年12月,恩泽基金与康明斯以50:50股比共同出资组建康明斯恩泽,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
合资公司选址国内氢能产业高地——佛山市南海区“仙湖氢谷”,这里是中国首批氢工业发展示范区。
彼时合作愿景清晰:引进康明斯HyLYZER系列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实现本地化开发生产,目标直指中国绿氢装备市场制高点。
成立之初,康明斯恩泽规划了雄心勃勃的产能路线图。按照计划,公司一期工程将形成年产500兆瓦PEM电解槽能力,2023年建成量产,后续可扩展至吉瓦(1000兆瓦)级别。
生产基地于2022年1月21日正式动工,定位为“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基地”,意图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制氢成本。
现实市场竞争远比预期残酷。2024年中能建电解槽集中采购招标中,康明斯恩泽200标方PEM电解槽投标价808万元/套,较中标候选人平均价600万元高出逾30%,价格劣势明显。
康明斯退出决策背后是其全球氢能业务的持续失血。财报显示,康明斯氢能部门2024年税前亏损7.64亿美元,较2023年4.43亿美元亏损扩大72%。
面对严峻财务压力,康明斯2024年四季度计提3.12亿美元重组费用,被迫放弃2027年盈亏平衡目标,启动全球业务收缩。
尽管康明斯2024年整体业绩亮眼,全年销售额341亿美元,净利润39亿美元,但在华氢能合资企业显然成为其战略调整的牺牲品。
更名后的恩泽氢能面临双重使命,既要消化引进技术实现自主化,又要融入中石化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公司已完成PEM电解槽国产化,并收获部分订单。未来业务重心或将转向服务中石化规划建设覆盖佛山全域的加氢站网络,该市计划2025年建成30座以上,2035年达80座以上。
中石化体系内资源整合优势明显。恩泽基金作为中国石化产业链投资平台,可在市场、资金、场景等方面为恩泽氢能提供支持。
7月15日,工商登记系统显示,“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恩泽(广东)氢能源有限公司”,标志着美国动力巨头康明斯彻底退出这家合资企业。
股权变更记录显示,2025年7月9日完成投资人变更:康明斯撤出全部50%持股,原中方合资方恩泽海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现100%全资控股。
此次变更标志着历时三年半的中美氢能合作正式落幕。恩泽基金作为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的首只产业投资基金,如今独立掌控这家位于佛山的氢能企业。
回溯2021年12月,恩泽基金与康明斯以50:50股比共同出资组建康明斯恩泽,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
合资公司选址国内氢能产业高地——佛山市南海区“仙湖氢谷”,这里是中国首批氢工业发展示范区。
彼时合作愿景清晰:引进康明斯HyLYZER系列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实现本地化开发生产,目标直指中国绿氢装备市场制高点。
成立之初,康明斯恩泽规划了雄心勃勃的产能路线图。按照计划,公司一期工程将形成年产500兆瓦PEM电解槽能力,2023年建成量产,后续可扩展至吉瓦(1000兆瓦)级别。
生产基地于2022年1月21日正式动工,定位为“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基地”,意图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制氢成本。
现实市场竞争远比预期残酷。2024年中能建电解槽集中采购招标中,康明斯恩泽200标方PEM电解槽投标价808万元/套,较中标候选人平均价600万元高出逾30%,价格劣势明显。
康明斯退出决策背后是其全球氢能业务的持续失血。财报显示,康明斯氢能部门2024年税前亏损7.64亿美元,较2023年4.43亿美元亏损扩大72%。
面对严峻财务压力,康明斯2024年四季度计提3.12亿美元重组费用,被迫放弃2027年盈亏平衡目标,启动全球业务收缩。
尽管康明斯2024年整体业绩亮眼,全年销售额341亿美元,净利润39亿美元,但在华氢能合资企业显然成为其战略调整的牺牲品。
更名后的恩泽氢能面临双重使命,既要消化引进技术实现自主化,又要融入中石化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公司已完成PEM电解槽国产化,并收获部分订单。未来业务重心或将转向服务中石化规划建设覆盖佛山全域的加氢站网络,该市计划2025年建成30座以上,2035年达80座以上。
中石化体系内资源整合优势明显。恩泽基金作为中国石化产业链投资平台,可在市场、资金、场景等方面为恩泽氢能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