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考政策实施两年以来,考生规模、考试形式和录取机制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美术考生总量缩减,省级统考地位强化,院校招考体系重构,彻底打破了“艺考即低分升学捷径”的旧格局,考生需在专业深耕与文化攻坚间精准平衡。改革在推动艺考回归理性、考试走向规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省级统考考题趋同化问题,此点另议)。本文重点探讨新艺考改革对九大美院招考的深刻影响。
艺改催生招生体系的重构
新艺考要求校考专业文化一段线的硬性要求,给高校录取带来了不确定性,催生出三种录取方式:校考类(传统志愿)——专业校考合格,文化上一段线,文过专排录取;统考类(平行志愿)——美术省级统考合格,美术与文化综合分择优录取;普通类(普通文化类志愿)——无需参加专业校考和省级统考,直接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各大院校取消部分专业校考,改为统考类或普通类录取,有在人工智能时代重视文化素养,弱化技能的考虑,也有迫于招生压力,规避文化一段线的现实原因。
破格确保录取机制的灵活
九大美院在校考专业录取方法中,均设有破格录取条款。破格录取的实质是用专业排名置换文化短板,化解“专业顶尖人才选拔”与“文化成绩硬性门槛”之间的矛盾。破格录取与艺考改革前校考专业拔尖者文化加分政策一脉相承,其基本逻辑在于:避免因单一文化课标准错失专业天赋异禀的艺术苗子。此外,美院核心专业的师资和设备投入巨大,若因文化分硬门槛招生不足,将导致教育资源闲置。破格政策增加了录取的灵活度,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招生不足的情况发生,确保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浪费,有其现实意义。
从2024年和2025年九大美院校考录取启用破格录取条款的专业表中可以看出,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招生计划完成度高,不需要启用破格条款,但由此也错失部分文化不过线的专业拔尖考生。由于破格录取条款的局限性,部分院校和冷门专业启用破格条款也未能完成招生计划。
补录引发校考专业的调控
尽管高校录取方法中明确了破格条款,设置了招生“安全阀”,但新艺考的两年里,九大美院及其他校考高校,还是出现了不少启动补录、降分递补、招生未满的情况。
有的院校初选合格考生大量弃考,导致复试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的8倍,启动初选递补;有的院校启动破格录取,最终仍未完成招生计划(九大美院复试合格证集中在部分优质考生中,重复率过高,志愿选择时尾部院校和冷门专业成为被放弃对象,导致填报人数少,满足录取条件的人不足,造成招生未满);有的院校由于招生计划完成度低,尝试补录。此类招生困境,高校破局办法,不外乎四点:一是规避文化一段线,减少校考专业,改为统考类或普通类录取。二是寻求政策突破,争取降低文化课门槛(目前看不到教育部对文化课一段线松动迹象,因此,政策突破难度较大)。三是扩大破格的范围,根据学校招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扩大破格范围。四是精准设置专业,以符合时代要求,契合学生需求的专业底色,吸引考生。就目前情况看,放弃校考或减少校考专业,改为统考类或普通类录取的调控方法是最为简单可行的。校考院校和校考专业进一步减少,会影响考生的学习和备考计划。
破格录取,对于专业拔尖而文化稍弱的“偏科生”来说,是福音。破格录取的“低分逆袭”和冷门专业的“洼地价值”,是新艺考带给艺考生的政策红利,考生可以合理利用。应该看到,协调发展,文美并重,是美术高考和美术教育的基本走向,艺考生和从教者应该把握住发展趋势。 (作者为杭州第七中学艺术处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二级正高)
新艺考政策实施两年以来,考生规模、考试形式和录取机制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美术考生总量缩减,省级统考地位强化,院校招考体系重构,彻底打破了“艺考即低分升学捷径”的旧格局,考生需在专业深耕与文化攻坚间精准平衡。改革在推动艺考回归理性、考试走向规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省级统考考题趋同化问题,此点另议)。本文重点探讨新艺考改革对九大美院招考的深刻影响。
艺改催生招生体系的重构
新艺考要求校考专业文化一段线的硬性要求,给高校录取带来了不确定性,催生出三种录取方式:校考类(传统志愿)——专业校考合格,文化上一段线,文过专排录取;统考类(平行志愿)——美术省级统考合格,美术与文化综合分择优录取;普通类(普通文化类志愿)——无需参加专业校考和省级统考,直接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各大院校取消部分专业校考,改为统考类或普通类录取,有在人工智能时代重视文化素养,弱化技能的考虑,也有迫于招生压力,规避文化一段线的现实原因。
破格确保录取机制的灵活
九大美院在校考专业录取方法中,均设有破格录取条款。破格录取的实质是用专业排名置换文化短板,化解“专业顶尖人才选拔”与“文化成绩硬性门槛”之间的矛盾。破格录取与艺考改革前校考专业拔尖者文化加分政策一脉相承,其基本逻辑在于:避免因单一文化课标准错失专业天赋异禀的艺术苗子。此外,美院核心专业的师资和设备投入巨大,若因文化分硬门槛招生不足,将导致教育资源闲置。破格政策增加了录取的灵活度,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招生不足的情况发生,确保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浪费,有其现实意义。
从2024年和2025年九大美院校考录取启用破格录取条款的专业表中可以看出,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招生计划完成度高,不需要启用破格条款,但由此也错失部分文化不过线的专业拔尖考生。由于破格录取条款的局限性,部分院校和冷门专业启用破格条款也未能完成招生计划。
补录引发校考专业的调控
尽管高校录取方法中明确了破格条款,设置了招生“安全阀”,但新艺考的两年里,九大美院及其他校考高校,还是出现了不少启动补录、降分递补、招生未满的情况。
有的院校初选合格考生大量弃考,导致复试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的8倍,启动初选递补;有的院校启动破格录取,最终仍未完成招生计划(九大美院复试合格证集中在部分优质考生中,重复率过高,志愿选择时尾部院校和冷门专业成为被放弃对象,导致填报人数少,满足录取条件的人不足,造成招生未满);有的院校由于招生计划完成度低,尝试补录。此类招生困境,高校破局办法,不外乎四点:一是规避文化一段线,减少校考专业,改为统考类或普通类录取。二是寻求政策突破,争取降低文化课门槛(目前看不到教育部对文化课一段线松动迹象,因此,政策突破难度较大)。三是扩大破格的范围,根据学校招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扩大破格范围。四是精准设置专业,以符合时代要求,契合学生需求的专业底色,吸引考生。就目前情况看,放弃校考或减少校考专业,改为统考类或普通类录取的调控方法是最为简单可行的。校考院校和校考专业进一步减少,会影响考生的学习和备考计划。
破格录取,对于专业拔尖而文化稍弱的“偏科生”来说,是福音。破格录取的“低分逆袭”和冷门专业的“洼地价值”,是新艺考带给艺考生的政策红利,考生可以合理利用。应该看到,协调发展,文美并重,是美术高考和美术教育的基本走向,艺考生和从教者应该把握住发展趋势。 (作者为杭州第七中学艺术处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二级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