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国家级自动驾驶伦理指引发布

智车科技

1天前

《指引》沿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40429-2021)0—5级框架,将“谁能开车、谁负责任”作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0—2级(先进驾驶辅助):人类驾驶员承担全部驾驶责任;系统仅起辅助作用,且必须支持“一键退出”。

7月23日,科技部官网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原文附在文末)。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驾驶自动化技术的伦理规范性文件,《指引》立足“安全、公平、透明、可持续”四大维度,为政府部门、产业链企业及科研机构划定了清晰的伦理坐标,也为社会公众理性认知自动驾驶提供了权威参照。

分级管理,明确技术责任

《指引》沿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40429-2021)0—5级框架,将“谁能开车、谁负责任”作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0—2级(先进驾驶辅助):人类驾驶员承担全部驾驶责任;系统仅起辅助作用,且必须支持“一键退出”。3—4级(有限制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系统可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完成全部动态驾驶任务,但需具备“最小风险策略”与“接管提示”机制;责任主体依场景分别归属系统运营方或人类接管者。5级(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在任何可行驶条件下承担全部责任;用户提出退出请求时,若存在安全风险,系统可暂缓执行并继续采取避险措施。分级逻辑以“风险递增—控制递减—责任清晰”为原则,避免“技术超前、责任悬空”。

技术开发必须遵循四大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增进福祉。技术目标不仅是效率提升,更应服务于民生改善与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安全优先、尊重生命。面对不可避免的事故,系统须以“降低人身伤害”为最高决策准则。三是公平公正、避免偏见。算法不得基于年龄、性别、财富等个体特征差异作出歧视性决策;训练数据与决策逻辑须可审查、可验证。四是知情保障、信息公开。企业负有充分告知义务,确保用户明确知晓功能边界、数据用途及风险应对;监管部门可依法随时调取关键算法与数据日志。除此之外,《指引》还提及特殊群体关怀,首次提出“技术适老化”与“无障碍设计”双重要求。附件: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

原文标题 : 首份国家级自动驾驶伦理指引发布

《指引》沿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40429-2021)0—5级框架,将“谁能开车、谁负责任”作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0—2级(先进驾驶辅助):人类驾驶员承担全部驾驶责任;系统仅起辅助作用,且必须支持“一键退出”。

7月23日,科技部官网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原文附在文末)。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驾驶自动化技术的伦理规范性文件,《指引》立足“安全、公平、透明、可持续”四大维度,为政府部门、产业链企业及科研机构划定了清晰的伦理坐标,也为社会公众理性认知自动驾驶提供了权威参照。

分级管理,明确技术责任

《指引》沿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40429-2021)0—5级框架,将“谁能开车、谁负责任”作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0—2级(先进驾驶辅助):人类驾驶员承担全部驾驶责任;系统仅起辅助作用,且必须支持“一键退出”。3—4级(有限制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系统可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完成全部动态驾驶任务,但需具备“最小风险策略”与“接管提示”机制;责任主体依场景分别归属系统运营方或人类接管者。5级(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在任何可行驶条件下承担全部责任;用户提出退出请求时,若存在安全风险,系统可暂缓执行并继续采取避险措施。分级逻辑以“风险递增—控制递减—责任清晰”为原则,避免“技术超前、责任悬空”。

技术开发必须遵循四大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增进福祉。技术目标不仅是效率提升,更应服务于民生改善与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安全优先、尊重生命。面对不可避免的事故,系统须以“降低人身伤害”为最高决策准则。三是公平公正、避免偏见。算法不得基于年龄、性别、财富等个体特征差异作出歧视性决策;训练数据与决策逻辑须可审查、可验证。四是知情保障、信息公开。企业负有充分告知义务,确保用户明确知晓功能边界、数据用途及风险应对;监管部门可依法随时调取关键算法与数据日志。除此之外,《指引》还提及特殊群体关怀,首次提出“技术适老化”与“无障碍设计”双重要求。附件: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

原文标题 : 首份国家级自动驾驶伦理指引发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