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与特朗普分手,特斯拉交出最惨Q2答卷

智车科技

5天前

由于马斯克高频卷入党派纷争以及本届美国政府的肆意所为,严重损害了马斯克在公众面前友好科技的形象,特斯拉成高度政治化品牌,路人缘急剧恶化,引发了部分美国人抵制特斯拉的浪潮。

官场失意,商场失利,马斯克的魔法在逐渐失效。

撰文 |许峰廿

出品 | 零碳知识局

在与特朗普公开决裂后,马斯克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成绩单。

今天凌晨,特斯拉发布Q2财报,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5亿美元,同比下滑12%,连续第二个季度走低,净利润约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 16%。

导致下滑的主因仍是汽车板块:销量减少、平均售价下降使得营收降至 166亿美元,同比跌 16%,季度交付量仅 38.4万辆,较去年减少 14%。

与“失速”的汽车业务相比,能源生产与储能板块继续扩张。本季录得 27.9亿美元营收(占集团 12%),虽同比微跌 7%,但毛利润环比、同比双双增长,达到历史新高的8.46亿美元,本季部署 9.6GWh储能产品,其中首批上海Megafactory生产的Megapack 已对外交付。

“纵然关税和供应链带来逆风,我们的能源业务依旧快速扩张。”

马斯克在财报会上表示,MegaPack 正在迅速提升产能,新一轮升级也将让它更出色。第二季度,我们的电力部署再创纪录。我深信电池将成为一个规模空前的巨大市场——许多人还没意识到需求会有多庞大。打个比方,美国电网的持续输出功率约 1太瓦,但平均负荷不足 0.5太瓦;若引入电池,发电厂便可 24小时满负荷运转,从而把美国年发电量提升到如今的两倍以上,仅靠电池就能实现。

“这意义重大,的确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以前可以躺赚的碳积分收入只有寥寥4.39亿,暴跌51%,这都要归因于“那个男人”。

“特马决裂”

特朗普刚当选那阵,马斯克还是炙手可热的“红顶商人”,他被请进总统顾问圈指点江山、出入椭圆形办公室如入自家客厅,统领政府效率部(DOGE),削冗员减开支,一度攀至他个人政治权力的最高点。

“我爱@realdonaldtrump,爱到一个直男能爱上另一个男人的极限。”两人还在“蜜月期”时,马斯克发帖表达对川普的疯狂喜爱。

马斯克头戴“川普做什么都是对的”帽子

但同样性格乖张,爱在社交媒体上煽动情绪的两人,在经济政策上存在根本分歧,一位是极端气候怀疑论者,一位则要是靠电动车、光储产品赚钱的绿色科技巨头。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提高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后,马斯克公开与白宫唱反调,在X上称关税对特斯拉“影响重大”,要求推翻他的全面关税计划,但没有成功。

美国产Model Y约有四分之一零部件并非美国制造,关键环节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中国同时是其第二大市场,营收占比约两成。摩根士丹利估算:在美生产的特斯拉电池中约20%直接来自中国、30%由在墨西哥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若对中资电池征税,单车成本将上升约3000—5000美元。

再聪明的弄臣也敌不过任性的暴君,直到“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对出台,双方关于补贴政策分歧爆发后,关系急转直下。

因为特朗普推动这一法案,对特斯拉的业务几乎是灾难性的。

它把特斯拉的两条关键“财路”同时掐断,消费者端的7,500美元联邦EV购车抵税被提前终止,让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法案还将企业不达标的CAFE油耗罚金直接降为“0”,其他车企不再受CAFE标准制约向特斯拉购买碳积分,这块“卖空气”得来收入遭受重创。

据分析师计算,特斯拉大约四分之三的碳信用收入来自CAFE标准。在新法律出台后的几天内,他们将特斯拉2025年碳信用收入的估计下调了近40%至约15亿美元。他们预计明年将暴跌至5.95亿美元,然后在2027年彻底干涸。

碳积分年年都是特斯拉的“现金奶牛”,多次贡献净利润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块收入从2019年的不到6亿美元一路涨到2024年逼近30亿美元。

从财报来看,如果没有出售给内燃机汽车制造商的这些信用收入,特斯拉第一季度将亏损,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斯克游说无望后,双方彻底撕破脸,两位粉丝过亿的社交媒体大v相互攻讦,骂战不短。

马斯克在X上抨击“大而美法案”是“令人作呕的怪物”。

特朗普则在7月1日的发布会上说:“他不爽,是因为他在丧失自己的电动车‘特权’。”(指补贴),并威胁“他可能失去的远不止这些。”

马斯克气急败坏地指控特朗普是杰弗里·爱泼斯坦犯罪的同谋,并暗示特朗普对此进行过掩盖,还在特朗普应该被弹劾,并由副总统JD·万斯接任的帖子下面回复yes。特朗普则反击称要取消SpaceX的所有合同。

马斯克还宣称:没有他,特朗普根本不可能当选。

辞职离开白宫后,马斯克将注意力重新转向自己的生意,也几乎白宫媒体材料以及共和党议员的新闻简报中消失,但外面已经变天了。

由于马斯克高频卷入党派纷争以及本届美国政府的肆意所为,严重损害了马斯克在公众面前友好科技的形象,特斯拉成高度政治化品牌,路人缘急剧恶化,引发了部分美国人抵制特斯拉的浪潮。

部分自由派用户转向竞争对手(如Rivian、福特电动车),而保守派本就对EV持怀疑态度,双边“都不爱买”,在全球竞争中逐渐落后于比亚迪。

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汽车板块(含租赁和碳积分)收入139.67亿美元,同比下降20%;若加上售后与其他服务,总收入166.05亿美元,同比仍跌16%。

Q1共交付33.7万辆,较去年同期少约5.1万辆,为2022年二季度以来最低。主因是四大工厂同步换线升级New Model Y,加之持续“以价换量”压低平均售价。

被吹上天的Cybertruck季度销量不过约5000辆,远低于最初马斯克夸下的25—50万量一年的海口;股价自大选后高点回落逾三成,多位高管离职。

尽管SpaceX依旧是美国航天依赖最深的私企,但白宫不是傻子,不会容忍因对单供应商的依赖而产生国家安全风险,开始扶植其他竞争对手,而Starlink在美国的盈利能力也饱受质疑。

马斯克的商业帝国开始摇摇欲坠。

仍然坚挺的生意

“大而美法案”将风、光两大板块的税收抵免提前终止,但电化学储能的激励政策框架整体得以保留,税收抵免的有效期还延长了8年,只是附加了更严格的“国产化”和“防中资”门槛,算是不幸中万幸。

与黯淡的车市形成鲜明对比,储能业务正成为特斯拉的新大腿。

2016-2024年,储能收入从12.58亿元增至725.02亿元人民币,9年放大56.63倍;累计收入2031.71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比重由2.59%升至10.32%。

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部署31.4 GWh储能系统,能源发电与储能板块收入带来约101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67%。与此同时,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减少约33亿美元,储能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整车业务下滑。

进入2025年一季度,储能出货再度跳升至10.4 GWh,能源发电与储能板块收入27亿美元、毛利率28.8%,已成为最赚钱的业务。

2024年度,Tesla稳坐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交流侧)出货量第一的交椅,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Fluence、海博思创紧随其后。

中资以中国市场为据点,逐步向海外进军,Tesla以北美市场做支撑,逐步向欧洲、中东、非洲、亚太拓展,今年双方正面交锋的频次及烈度持续上升。

在与CATL、BYD和阳光电源“短兵相接”后,特斯拉面临着对手的蚕食和定价压力,通过快速复制的Megafactory模式意图在成本侧“逼近”中国对手。

加州Lathrop工厂经过一年多爬坡,年产能稳定在40 GWh;2025年2月,上海临港厂用九个月建成并投产,同样规划40 GWh,首季度即发运逾百台Megapack。今年3月,德州沃勒县又批准了税收减免协议,第三座Megafactory将落户休斯敦西郊,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规模与前两厂相当。

一旦三厂全部满产,特斯拉理论上每年可提供约120 GWh储能系统,相当于2024年全球电网侧新增装机的一半左右。

特别是上海储能Megafactory的落地给了特斯拉破局的机会,让特斯拉一方面利用华东完整的LFP产业链将制造成本再降两成以上,另一方面可出口至亚太与欧洲,形成“美国高毛利、中国高周转”的双基地布局,降低政策与汇率风险。

据彭博社分析,特斯拉股价、与美国政府的良好关系以及从投资者处源源不断融资的能力是马斯克建立商业帝国的杀手锏,但由于政治上的幼稚和新技术的不成熟,这三种魔法均在逐渐失效。

正如《马斯克传》作者艾萨克森所认为的,马斯克在性格上的种种缺陷,和他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是分不开的存在,现在看来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一样。

原文标题 : 马斯克与特朗普分手,特斯拉交出最惨Q2答卷

由于马斯克高频卷入党派纷争以及本届美国政府的肆意所为,严重损害了马斯克在公众面前友好科技的形象,特斯拉成高度政治化品牌,路人缘急剧恶化,引发了部分美国人抵制特斯拉的浪潮。

官场失意,商场失利,马斯克的魔法在逐渐失效。

撰文 |许峰廿

出品 | 零碳知识局

在与特朗普公开决裂后,马斯克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成绩单。

今天凌晨,特斯拉发布Q2财报,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5亿美元,同比下滑12%,连续第二个季度走低,净利润约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 16%。

导致下滑的主因仍是汽车板块:销量减少、平均售价下降使得营收降至 166亿美元,同比跌 16%,季度交付量仅 38.4万辆,较去年减少 14%。

与“失速”的汽车业务相比,能源生产与储能板块继续扩张。本季录得 27.9亿美元营收(占集团 12%),虽同比微跌 7%,但毛利润环比、同比双双增长,达到历史新高的8.46亿美元,本季部署 9.6GWh储能产品,其中首批上海Megafactory生产的Megapack 已对外交付。

“纵然关税和供应链带来逆风,我们的能源业务依旧快速扩张。”

马斯克在财报会上表示,MegaPack 正在迅速提升产能,新一轮升级也将让它更出色。第二季度,我们的电力部署再创纪录。我深信电池将成为一个规模空前的巨大市场——许多人还没意识到需求会有多庞大。打个比方,美国电网的持续输出功率约 1太瓦,但平均负荷不足 0.5太瓦;若引入电池,发电厂便可 24小时满负荷运转,从而把美国年发电量提升到如今的两倍以上,仅靠电池就能实现。

“这意义重大,的确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以前可以躺赚的碳积分收入只有寥寥4.39亿,暴跌51%,这都要归因于“那个男人”。

“特马决裂”

特朗普刚当选那阵,马斯克还是炙手可热的“红顶商人”,他被请进总统顾问圈指点江山、出入椭圆形办公室如入自家客厅,统领政府效率部(DOGE),削冗员减开支,一度攀至他个人政治权力的最高点。

“我爱@realdonaldtrump,爱到一个直男能爱上另一个男人的极限。”两人还在“蜜月期”时,马斯克发帖表达对川普的疯狂喜爱。

马斯克头戴“川普做什么都是对的”帽子

但同样性格乖张,爱在社交媒体上煽动情绪的两人,在经济政策上存在根本分歧,一位是极端气候怀疑论者,一位则要是靠电动车、光储产品赚钱的绿色科技巨头。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提高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后,马斯克公开与白宫唱反调,在X上称关税对特斯拉“影响重大”,要求推翻他的全面关税计划,但没有成功。

美国产Model Y约有四分之一零部件并非美国制造,关键环节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中国同时是其第二大市场,营收占比约两成。摩根士丹利估算:在美生产的特斯拉电池中约20%直接来自中国、30%由在墨西哥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若对中资电池征税,单车成本将上升约3000—5000美元。

再聪明的弄臣也敌不过任性的暴君,直到“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对出台,双方关于补贴政策分歧爆发后,关系急转直下。

因为特朗普推动这一法案,对特斯拉的业务几乎是灾难性的。

它把特斯拉的两条关键“财路”同时掐断,消费者端的7,500美元联邦EV购车抵税被提前终止,让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法案还将企业不达标的CAFE油耗罚金直接降为“0”,其他车企不再受CAFE标准制约向特斯拉购买碳积分,这块“卖空气”得来收入遭受重创。

据分析师计算,特斯拉大约四分之三的碳信用收入来自CAFE标准。在新法律出台后的几天内,他们将特斯拉2025年碳信用收入的估计下调了近40%至约15亿美元。他们预计明年将暴跌至5.95亿美元,然后在2027年彻底干涸。

碳积分年年都是特斯拉的“现金奶牛”,多次贡献净利润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块收入从2019年的不到6亿美元一路涨到2024年逼近30亿美元。

从财报来看,如果没有出售给内燃机汽车制造商的这些信用收入,特斯拉第一季度将亏损,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斯克游说无望后,双方彻底撕破脸,两位粉丝过亿的社交媒体大v相互攻讦,骂战不短。

马斯克在X上抨击“大而美法案”是“令人作呕的怪物”。

特朗普则在7月1日的发布会上说:“他不爽,是因为他在丧失自己的电动车‘特权’。”(指补贴),并威胁“他可能失去的远不止这些。”

马斯克气急败坏地指控特朗普是杰弗里·爱泼斯坦犯罪的同谋,并暗示特朗普对此进行过掩盖,还在特朗普应该被弹劾,并由副总统JD·万斯接任的帖子下面回复yes。特朗普则反击称要取消SpaceX的所有合同。

马斯克还宣称:没有他,特朗普根本不可能当选。

辞职离开白宫后,马斯克将注意力重新转向自己的生意,也几乎白宫媒体材料以及共和党议员的新闻简报中消失,但外面已经变天了。

由于马斯克高频卷入党派纷争以及本届美国政府的肆意所为,严重损害了马斯克在公众面前友好科技的形象,特斯拉成高度政治化品牌,路人缘急剧恶化,引发了部分美国人抵制特斯拉的浪潮。

部分自由派用户转向竞争对手(如Rivian、福特电动车),而保守派本就对EV持怀疑态度,双边“都不爱买”,在全球竞争中逐渐落后于比亚迪。

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汽车板块(含租赁和碳积分)收入139.67亿美元,同比下降20%;若加上售后与其他服务,总收入166.05亿美元,同比仍跌16%。

Q1共交付33.7万辆,较去年同期少约5.1万辆,为2022年二季度以来最低。主因是四大工厂同步换线升级New Model Y,加之持续“以价换量”压低平均售价。

被吹上天的Cybertruck季度销量不过约5000辆,远低于最初马斯克夸下的25—50万量一年的海口;股价自大选后高点回落逾三成,多位高管离职。

尽管SpaceX依旧是美国航天依赖最深的私企,但白宫不是傻子,不会容忍因对单供应商的依赖而产生国家安全风险,开始扶植其他竞争对手,而Starlink在美国的盈利能力也饱受质疑。

马斯克的商业帝国开始摇摇欲坠。

仍然坚挺的生意

“大而美法案”将风、光两大板块的税收抵免提前终止,但电化学储能的激励政策框架整体得以保留,税收抵免的有效期还延长了8年,只是附加了更严格的“国产化”和“防中资”门槛,算是不幸中万幸。

与黯淡的车市形成鲜明对比,储能业务正成为特斯拉的新大腿。

2016-2024年,储能收入从12.58亿元增至725.02亿元人民币,9年放大56.63倍;累计收入2031.71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比重由2.59%升至10.32%。

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部署31.4 GWh储能系统,能源发电与储能板块收入带来约101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67%。与此同时,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减少约33亿美元,储能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整车业务下滑。

进入2025年一季度,储能出货再度跳升至10.4 GWh,能源发电与储能板块收入27亿美元、毛利率28.8%,已成为最赚钱的业务。

2024年度,Tesla稳坐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交流侧)出货量第一的交椅,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Fluence、海博思创紧随其后。

中资以中国市场为据点,逐步向海外进军,Tesla以北美市场做支撑,逐步向欧洲、中东、非洲、亚太拓展,今年双方正面交锋的频次及烈度持续上升。

在与CATL、BYD和阳光电源“短兵相接”后,特斯拉面临着对手的蚕食和定价压力,通过快速复制的Megafactory模式意图在成本侧“逼近”中国对手。

加州Lathrop工厂经过一年多爬坡,年产能稳定在40 GWh;2025年2月,上海临港厂用九个月建成并投产,同样规划40 GWh,首季度即发运逾百台Megapack。今年3月,德州沃勒县又批准了税收减免协议,第三座Megafactory将落户休斯敦西郊,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规模与前两厂相当。

一旦三厂全部满产,特斯拉理论上每年可提供约120 GWh储能系统,相当于2024年全球电网侧新增装机的一半左右。

特别是上海储能Megafactory的落地给了特斯拉破局的机会,让特斯拉一方面利用华东完整的LFP产业链将制造成本再降两成以上,另一方面可出口至亚太与欧洲,形成“美国高毛利、中国高周转”的双基地布局,降低政策与汇率风险。

据彭博社分析,特斯拉股价、与美国政府的良好关系以及从投资者处源源不断融资的能力是马斯克建立商业帝国的杀手锏,但由于政治上的幼稚和新技术的不成熟,这三种魔法均在逐渐失效。

正如《马斯克传》作者艾萨克森所认为的,马斯克在性格上的种种缺陷,和他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是分不开的存在,现在看来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一样。

原文标题 : 马斯克与特朗普分手,特斯拉交出最惨Q2答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