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与蜂巢能源近期相继公布公司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节点,推动下一代动力电池商业化进程。
7月21日,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全固态电池整体进度已经由实验室走向中试生产交付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同时根据客户反馈情况与公司战略规划,公司计划在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进一步放大至GWh级别。
据悉,孚能科技已规划三代全固态电池产品,计划逐步实现能量密度从400Wh/kg到500Wh/kg及以上的水平持续攀升。
按计划,孚能科技于今年推出并即将交付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该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高硅负极,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到2026年,孚能科技将推出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升级至富锂锰基/高镍正极,并采用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至500Wh/kg。2027年,公司将推出第三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实现能量密度向500Wh/kg以上水平跃迁。
基于研发及产业化的顺利推进,孚能科技的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有望提前。根据公司规划,2025年8月将完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送样;年底前实现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并实现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交付;2026至2027年将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并配套建设GWh级生产线;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大规模量产目标。
除上述提及的战略合作伙伴客户外,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也获得了多家知名新能源车企的青睐,后续有望陆续送样。
而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孚能科技的表现也很突出。目前公司半固态电池的成本相比液态电池只高5-10%,并已实现GWh级别出货。
其中,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不仅将在今年量产并交付多个头部车企定点项目,而且还在eVTOL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7月16日,阿联酋Autocraft与上海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采购协议,采购350架E20 eVTOL飞行器,成为中国迄今最大单笔eVTOL采购订单。孚能科技作为该机型独家配套电池供应商,将提供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按动力电池占飞行器整机价值量达25-30%计算,这笔10亿美元的订单,有望为孚能科技带来17.94-21.53亿元的订单金额。
蜂巢能源也在“冲刺”固态电池量产。据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2025年四季度,公司将在产能规模为2.3GWh的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其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容量为140Ah。
值得指出的是,有媒体报道称,这也是蜂巢能源将为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供应的半固态电池,拟于2027年大规模供应。
据悉,蜂巢能源的固态电池布局分为半固态和全固态两个阶段推进,今年将量产第一代软包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第二代78Ah半固态新品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主要用于续航里程超长的eVTOL和人形机器人产业。
全固态电池方面,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为400Wh/kg,容量是68Ah,采用第三代热复合飞叠技术,简化工艺流程,生产效率提升100%,具备量产可行性。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7月15日,蜂巢能源透露,公司已获得一家央企的eVTOL项目定点,将为其提供固态电池。
总的来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前进,低空经济成关键战场。随着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德尔股份等企业的中试线/量产线密集投建,固态电池加速从“实验室样品”到“量产应用”的冲刺。
孚能科技与蜂巢能源近期相继公布公司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节点,推动下一代动力电池商业化进程。
7月21日,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全固态电池整体进度已经由实验室走向中试生产交付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同时根据客户反馈情况与公司战略规划,公司计划在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进一步放大至GWh级别。
据悉,孚能科技已规划三代全固态电池产品,计划逐步实现能量密度从400Wh/kg到500Wh/kg及以上的水平持续攀升。
按计划,孚能科技于今年推出并即将交付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该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高硅负极,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到2026年,孚能科技将推出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升级至富锂锰基/高镍正极,并采用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至500Wh/kg。2027年,公司将推出第三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实现能量密度向500Wh/kg以上水平跃迁。
基于研发及产业化的顺利推进,孚能科技的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有望提前。根据公司规划,2025年8月将完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送样;年底前实现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并实现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交付;2026至2027年将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并配套建设GWh级生产线;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大规模量产目标。
除上述提及的战略合作伙伴客户外,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也获得了多家知名新能源车企的青睐,后续有望陆续送样。
而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孚能科技的表现也很突出。目前公司半固态电池的成本相比液态电池只高5-10%,并已实现GWh级别出货。
其中,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不仅将在今年量产并交付多个头部车企定点项目,而且还在eVTOL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7月16日,阿联酋Autocraft与上海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采购协议,采购350架E20 eVTOL飞行器,成为中国迄今最大单笔eVTOL采购订单。孚能科技作为该机型独家配套电池供应商,将提供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按动力电池占飞行器整机价值量达25-30%计算,这笔10亿美元的订单,有望为孚能科技带来17.94-21.53亿元的订单金额。
蜂巢能源也在“冲刺”固态电池量产。据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2025年四季度,公司将在产能规模为2.3GWh的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其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容量为140Ah。
值得指出的是,有媒体报道称,这也是蜂巢能源将为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供应的半固态电池,拟于2027年大规模供应。
据悉,蜂巢能源的固态电池布局分为半固态和全固态两个阶段推进,今年将量产第一代软包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第二代78Ah半固态新品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主要用于续航里程超长的eVTOL和人形机器人产业。
全固态电池方面,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为400Wh/kg,容量是68Ah,采用第三代热复合飞叠技术,简化工艺流程,生产效率提升100%,具备量产可行性。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7月15日,蜂巢能源透露,公司已获得一家央企的eVTOL项目定点,将为其提供固态电池。
总的来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前进,低空经济成关键战场。随着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德尔股份等企业的中试线/量产线密集投建,固态电池加速从“实验室样品”到“量产应用”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