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7月23日,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609.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股涨幅356.00%,成交额22.22亿元,换手率82.89%,总市值飙升至108.89亿元。
这家被业内戏称为国家电网“亲儿子”的企业,因其控股股东山大资本背靠山东大学国资体系,且核心业务深度绑定电网系统,上市即获资本狂热追捧。
1、山大电力的资本首秀
开盘87.70元,收盘66.85元——山大电力的股价走势如同坐上过山车。尽管全天振幅高达148.50%,但356%的最终涨幅仍创下近期IPO首日涨幅纪录。
以发行价14.66元计算,打新投资者中一签收益超2.6万元。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将这家原本计划募资5亿元的企业,最终推向募资净额5.28亿元的高位,超募2844.99万元。
支撑这场资本盛宴的是山大电力亮眼的业绩增长曲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78亿元增至6.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从7698万元跃升至1.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8%。
今年一季度业绩继续向好,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12.02%,净利润1731.58万元增长15.91%。
2、“跛脚”前行的业务格局
山大电力并非浪得虚名。作为山东大学国资体系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股权结构显示:山东大学通过山大资本间接持股40.148%,牢牢掌控企业命脉。
在电力系统细分领域,这家公司是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2022至2024年,该板块收入从4.03亿元增至5.76亿元,占主营业务比例均超84%。其拳头产品故障录波监测装置、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在国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布局充电桩和储能两大方向。同期新能源领域收入在7400万至7900万元间波动,占比从15.53%下滑至12.06%。尽管2024年充电桩收入同比增77.8%,但整体规模仍较小。
这种失衡状态在客户结构上更为凸显——近70%的收入来自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客户集中度风险直接写入了招股书风险提示章节。
3、深交所两度拷问成长性
在今年4月10日的上市委审议会议上,监管层对山大电力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第一是核心业务可持续性的问题。报告期内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中标率从11.35%跌至4.75%,行业排名从榜首滑落至第六。上市委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并要求结合技术先进性评估市场拓展空间。
第二是新能源业务成长性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储能市场爆发期,公司相关收入三年来徘徊在6600万-7900万元区间,占比从15.53%萎缩至12.06%。被监管层要求“说明发行人新能源业务收入较小的原因,发行人是否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相关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
山大电力在回复中将新能源业务疲弱归因于2022年单笔储能示范项目推高基数,强调剔除该因素后实际“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对技术先进性的说明仍显单薄。
4、新能源能否扛起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监管问询和市场审视,山大电力将破局希望押注在新能源领域。
公司此次IPO募资5亿元,发行4072万股,发行价14.66元/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净募资5.28亿元,超募2845万元。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电网故障分析设备、充电桩生产及源网荷储系统研发三大方向。
尽管山大电力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但其储能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电化学储能产品营收始终在低位徘徊:分别为509.73万元、145.66万元和233.87万元。这一数据在新能源业务总营收中占比不足3%,与公司描绘的储能蓝图形成鲜明对比。
招股书披露,公司储能产品包括电化学储能设备和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容量涵盖100kWh-5MWh。在技术层面,山大电力已开发出微电网监控系统、电能路由器、交直流变流器等核心设备。市场拓展能力成为关键质疑点。尽管公司宣称产品适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多种场景,但实际商业化落地效果尚未显现。
面对质疑,山大电力拟将募集的5500千万投向“源网荷储”领域。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为重点投资方向,旨在构建“光储充”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在充电桩项目上,山大电力拟投入4000万元建设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生产线。依托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科研资源,学术基因能否在充电桩红海中杀出血路,成为关键变量。
结语:
背靠山东大学科研体系,坐拥电网系统订单资源,山大电力手握令同行艳羡的先天优势。
但深交所的质询如同悬顶之剑:募投项目中投向充电桩和源网荷储的赌注,能否撕开新能源业务的增长天花板?356%的首日涨幅是起点而非答案,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来源:NE-SALON新能荟LX
原文标题 : 国网“亲儿子”首秀狂飙356%,新能源业务成长性曾被问询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7月23日,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609.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股涨幅356.00%,成交额22.22亿元,换手率82.89%,总市值飙升至108.89亿元。
这家被业内戏称为国家电网“亲儿子”的企业,因其控股股东山大资本背靠山东大学国资体系,且核心业务深度绑定电网系统,上市即获资本狂热追捧。
1、山大电力的资本首秀
开盘87.70元,收盘66.85元——山大电力的股价走势如同坐上过山车。尽管全天振幅高达148.50%,但356%的最终涨幅仍创下近期IPO首日涨幅纪录。
以发行价14.66元计算,打新投资者中一签收益超2.6万元。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将这家原本计划募资5亿元的企业,最终推向募资净额5.28亿元的高位,超募2844.99万元。
支撑这场资本盛宴的是山大电力亮眼的业绩增长曲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78亿元增至6.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从7698万元跃升至1.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8%。
今年一季度业绩继续向好,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12.02%,净利润1731.58万元增长15.91%。
2、“跛脚”前行的业务格局
山大电力并非浪得虚名。作为山东大学国资体系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股权结构显示:山东大学通过山大资本间接持股40.148%,牢牢掌控企业命脉。
在电力系统细分领域,这家公司是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2022至2024年,该板块收入从4.03亿元增至5.76亿元,占主营业务比例均超84%。其拳头产品故障录波监测装置、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在国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布局充电桩和储能两大方向。同期新能源领域收入在7400万至7900万元间波动,占比从15.53%下滑至12.06%。尽管2024年充电桩收入同比增77.8%,但整体规模仍较小。
这种失衡状态在客户结构上更为凸显——近70%的收入来自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客户集中度风险直接写入了招股书风险提示章节。
3、深交所两度拷问成长性
在今年4月10日的上市委审议会议上,监管层对山大电力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第一是核心业务可持续性的问题。报告期内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中标率从11.35%跌至4.75%,行业排名从榜首滑落至第六。上市委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并要求结合技术先进性评估市场拓展空间。
第二是新能源业务成长性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储能市场爆发期,公司相关收入三年来徘徊在6600万-7900万元区间,占比从15.53%萎缩至12.06%。被监管层要求“说明发行人新能源业务收入较小的原因,发行人是否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相关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
山大电力在回复中将新能源业务疲弱归因于2022年单笔储能示范项目推高基数,强调剔除该因素后实际“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对技术先进性的说明仍显单薄。
4、新能源能否扛起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监管问询和市场审视,山大电力将破局希望押注在新能源领域。
公司此次IPO募资5亿元,发行4072万股,发行价14.66元/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净募资5.28亿元,超募2845万元。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电网故障分析设备、充电桩生产及源网荷储系统研发三大方向。
尽管山大电力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但其储能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电化学储能产品营收始终在低位徘徊:分别为509.73万元、145.66万元和233.87万元。这一数据在新能源业务总营收中占比不足3%,与公司描绘的储能蓝图形成鲜明对比。
招股书披露,公司储能产品包括电化学储能设备和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容量涵盖100kWh-5MWh。在技术层面,山大电力已开发出微电网监控系统、电能路由器、交直流变流器等核心设备。市场拓展能力成为关键质疑点。尽管公司宣称产品适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多种场景,但实际商业化落地效果尚未显现。
面对质疑,山大电力拟将募集的5500千万投向“源网荷储”领域。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为重点投资方向,旨在构建“光储充”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在充电桩项目上,山大电力拟投入4000万元建设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生产线。依托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科研资源,学术基因能否在充电桩红海中杀出血路,成为关键变量。
结语:
背靠山东大学科研体系,坐拥电网系统订单资源,山大电力手握令同行艳羡的先天优势。
但深交所的质询如同悬顶之剑:募投项目中投向充电桩和源网荷储的赌注,能否撕开新能源业务的增长天花板?356%的首日涨幅是起点而非答案,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来源:NE-SALON新能荟LX
原文标题 : 国网“亲儿子”首秀狂飙356%,新能源业务成长性曾被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