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下一个高阶“蜜雪冰城”?

财经早餐

2周前

图片

在传统文化中,酒和茶在不同的场合各司其职。酒如挚友,多在欢聚时共饮,倾诉衷肠;茶似良师,多于独处时细品,启迪心灵。但在资本市场上,两者的表现却如云泥之别!
虽然历经了极为剧烈的回调,但截至目前,A股市场白酒板块的总市值依然超过3万亿元,其中,昔日的“股王”茅台,虽然距离高点已经跌去近四成,但比起最低点的“腰斩”已经有所起色,目前市值超过1.8万亿元。
相比白酒这个“庞然大物”,茶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有些一言难尽:截至目前,A股没有一家纯正的茶上市公司,而2023年登陆港股的“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目前市值还不到4亿港元,与茶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极其不匹配!
但转机已现:一家“三起三落”的茶企,在冲刺IPO的长跑路上终于迎来曙光。
图片
三起三落,终迎上市曙光?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发布关于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转战港股IPO半年后,八马茶业终于拿到了赴港上市通行证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7月17日,八马茶业此前于1月17日递交的港股招股书因满六个月未完成上市而宣告失效。根据规则,若公司能在未来三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并重新提交,仍可延续上市进程。这意味着,即使后续进程顺利,八马茶业的IPO之路累计已近十年!
2015年12月,八马茶业顶着铁观音第一股的名号,挂牌新三板。仅过两年多,2018年4月,八马茶业便宣布终止挂牌,给出的原因是长期战略规划调整的需要
从新三板摘牌一年多之后,八马茶业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信息公示,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于2019年7月24日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随后历经了3轮问询并全部予以回复到了2022年5月,八马茶业历经三年,最终撤回了创业板的上市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的定位,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而八马茶业在这次提交的招股书中,披露的研发投入占比极低,研发人员仅有10人。
上市的理想,绝不会因为这一点小挫折就被磨灭:又过了四个月,2022年9月,八马茶业披露招股书,拟在深市主板上市。
可是主板的路依旧不是那么好走的:就在2023年1月12日,证监会发布近2万字的反馈意见,提出了46个具体问题,主要包括股东结构、股东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关联交易情况等。2023年9月,八马茶业未回答问询,便以“监管环境变化”为由,撤回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也就是说,这次八马茶业在港交所上市,已经是其第4次尝试进军资本市场。
正如蜜雪冰城今天的辉煌,离不开4万多家加盟店一样,八马茶业能够冲刺IPO,展现出“茶叶第一股”的潜力,背后也是数以千计加盟商的托举。而这家企业浓厚的家族背景,以及和多家公司通过联姻构建的关系网,不但是各路八卦的热门话题,也引起了监管对其治理模式的关注。
图片
3000多家加盟商
托起一个茶叶帝国
任何一个高端品牌,背后往往离不开“讲故事”的赋能。八马茶业在官网中表示,始于1736,红茶、岩茶、铁观音,三大名茶全国销量第一。来自同一个三百年制茶世家”。
这里的1736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据官网介绍,八马茶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736年(清朝乾隆元年),王文礼的先祖王士让发现铁观音后献于内廷,被列为贡茶。到了清朝咸丰年间,王士让的后人前往南洋销售铁观音,在东南亚创立“信记茶行”,开始将铁观音推向全世界。
现代的八马茶业则始创于1997年,由王文礼创立。招股书中自称“中国高端茶领导者”,主要销售茶叶及茶具、茶食、茶饮等非茶叶产品,是一家在全国有着约3500家门店的茶业连锁企业。其官网的介绍更是自称“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并创立了信记号(普洱茶)、王信记(武夷茶)、万山红等子品牌。
从2022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由于招股书尚未更新,这已经是最新数据),公司茶叶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86.5%、88.7%及88.1%;而上文中所述“三个第一”,则来源于资本市场“老面孔”——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
根据报告,按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铁观音销售量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岩茶销售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应该说,作为一家“卖茶的”企业,八马茶业的业绩还算是不错的:2022年和2023年,八马茶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47亿元,与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增长6.12%,已经有了放缓的迹象。销售茶叶的毛利率则分别为56.5%、55.5%及58.8%。
图片
八马茶业报告期毛利率一直在50%以上
图片来源:招股书(下同)
正如前文所言,加盟商在八马茶业的商业版图中地位举足轻重。走进一家八马茶业的加盟店,感受到的首先是整洁的布置,素雅的环境,还有台子上井井有条的茶具,一看就给人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觉!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八马茶业的线下门店数量为3498家,其中加盟店数量为3224家,占比高达92%。不过,八马茶业新开门店数量在减少,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店新增170家,远低于2023年度的475家,而门店关闭数量在增加。
而八马茶业的经营模式,与蜜雪冰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向加盟商销售茶叶,即使在八马茶业的营收中没有占据“垄断”比例,也是其相当大的一块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八马茶业向加盟商销售产品的收入分别为9.12亿元、10.73亿元、8.18亿元,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2%、50.6%及49.7%。
这一比例和蜜雪冰城95%以上的占比虽然不能比,但在八马茶业自身各销售渠道的占比也居于首位,而其它渠道主要是线下直营店与线上平台,两者合计与加盟商占比基本“平分秋色”。截至最新数据,八马茶业线上全平台粉丝数量突破4000万,全渠道会员数量超过2600万。
同期公司加盟商数量为1033名、1202名及1241名,加盟商平均采购额分别为89.2万元、89.3万元、65.9万元;加盟商单店平均采购额分别为35.36万元、35.13万元、25.37万元。无论是加盟商单家采购额还是加盟店单店采购额,2024年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不过招股书也提到,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加盟商数量不断增加。
图片
加盟商销售占据营收“半壁江山”
这么多的茶叶,究竟是谁在买呢?或者说,在茶饮走红的当下,这种传统的“原叶茶”主要销路在哪里呢?笔者孤陋寡闻,确实难以探其究竟!
据上海证券报,深圳市中心区的八马茶业门店生意普遍冷清。有的门店全天进店人数不超过10人,有的门店全天零售额只有几百元甚至为零。有店员表示,八马线下门店茶叶主要卖给高净值商务人士和政企大客户,而不是靠做散客生意——原来很可能又是“买的不喝,喝的不买”。
和八马茶业的经营模式相比,更能勾起各路八卦兴趣的点在于——创始人及其亲属复杂的持股关系,以及富豪圈的联姻!
图片
创始人家族
隐秘的资本版图
招股书显示,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55.9%的投票权,一组控股股东均为家庭成员。其中,王文彬、王文礼及王文超互为兄弟,陈雅静为王文彬的配偶,吴小宁为王文礼的配偶,王小萍为王氏三兄弟的姊妹。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核心岗位均由家庭成员担任。
这一点看来,八马茶业的持股集中度不如蜜雪冰城:后者创始人张红超和张红甫兄弟分别各持股超过40%,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可控制超80%的股份。
但是八马茶业相关人士在公司的影响力,似乎远不止控股那么简单:不仅管理层主要为王氏家族成员,八马茶业的加盟商里,也呈现出浓厚的“熟人化”特征,王氏家族成员和公司前员工的身影相当活跃。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有77家加盟商是前员工或由前员工控制的公司,这些前员工合计运营加盟店数量达300家,几乎占据加盟店总量的十分之一。
2024年前三季度,八马茶业向前员工加盟商销售的收入,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5.1%。以八马茶业前五大客户之一的河南“瑞之茗商贸有限公司”为例,其控股股东正是八马茶业一名员工的配偶。而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此前监管关注的重点!
“厉害了”的,不仅有八马茶业的员工,还有八马茶业的亲家们!
八马茶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文彬、陈雅静的女儿王佳佳,其丈夫为高力,控股高力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两人的另一个女儿王佳琳,其丈夫是周士渊,周士渊的父亲周永伟则是七匹狼男装的创始人。两个人的儿子王焜恒的岳父则是安踏的实控人之一丁世忠,王焜恒与丁世忠的女儿丁斯晴结婚。
图片
尾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高端茶叶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参与者于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为6.2%。虽然按销售收入计,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的市场份额于2023年为1.7%,位居第一位,但也说明了这个市场高度分散,目前远没有到跑出龙头的程度!
相比之下,蜜雪冰城在现制茶饮行业早已成为绝对的No.1:蜜雪冰城在中国现制茶饮市场的份额达20.2%,是第二名(古茗,9.1%)的两倍以上,远超其他头部品牌(茶百道8.0%、霸王茶姬5.0%、沪上阿姨4.6%),在10元以下价格带更是以57%的市占率遥遥领先。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茶叶近年来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至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由人民币827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052亿元。到2028年,高端茶叶分部市场规模按销售收入计预计将增加至人民币1404亿元。
图片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茶叶行业如果能出现几个上市公司,无疑可以极大提振行业的信心。而八马茶业,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重复蜜雪冰城的故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图片

在传统文化中,酒和茶在不同的场合各司其职。酒如挚友,多在欢聚时共饮,倾诉衷肠;茶似良师,多于独处时细品,启迪心灵。但在资本市场上,两者的表现却如云泥之别!
虽然历经了极为剧烈的回调,但截至目前,A股市场白酒板块的总市值依然超过3万亿元,其中,昔日的“股王”茅台,虽然距离高点已经跌去近四成,但比起最低点的“腰斩”已经有所起色,目前市值超过1.8万亿元。
相比白酒这个“庞然大物”,茶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有些一言难尽:截至目前,A股没有一家纯正的茶上市公司,而2023年登陆港股的“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目前市值还不到4亿港元,与茶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极其不匹配!
但转机已现:一家“三起三落”的茶企,在冲刺IPO的长跑路上终于迎来曙光。
图片
三起三落,终迎上市曙光?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发布关于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转战港股IPO半年后,八马茶业终于拿到了赴港上市通行证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7月17日,八马茶业此前于1月17日递交的港股招股书因满六个月未完成上市而宣告失效。根据规则,若公司能在未来三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并重新提交,仍可延续上市进程。这意味着,即使后续进程顺利,八马茶业的IPO之路累计已近十年!
2015年12月,八马茶业顶着铁观音第一股的名号,挂牌新三板。仅过两年多,2018年4月,八马茶业便宣布终止挂牌,给出的原因是长期战略规划调整的需要
从新三板摘牌一年多之后,八马茶业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信息公示,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于2019年7月24日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随后历经了3轮问询并全部予以回复到了2022年5月,八马茶业历经三年,最终撤回了创业板的上市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的定位,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而八马茶业在这次提交的招股书中,披露的研发投入占比极低,研发人员仅有10人。
上市的理想,绝不会因为这一点小挫折就被磨灭:又过了四个月,2022年9月,八马茶业披露招股书,拟在深市主板上市。
可是主板的路依旧不是那么好走的:就在2023年1月12日,证监会发布近2万字的反馈意见,提出了46个具体问题,主要包括股东结构、股东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关联交易情况等。2023年9月,八马茶业未回答问询,便以“监管环境变化”为由,撤回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也就是说,这次八马茶业在港交所上市,已经是其第4次尝试进军资本市场。
正如蜜雪冰城今天的辉煌,离不开4万多家加盟店一样,八马茶业能够冲刺IPO,展现出“茶叶第一股”的潜力,背后也是数以千计加盟商的托举。而这家企业浓厚的家族背景,以及和多家公司通过联姻构建的关系网,不但是各路八卦的热门话题,也引起了监管对其治理模式的关注。
图片
3000多家加盟商
托起一个茶叶帝国
任何一个高端品牌,背后往往离不开“讲故事”的赋能。八马茶业在官网中表示,始于1736,红茶、岩茶、铁观音,三大名茶全国销量第一。来自同一个三百年制茶世家”。
这里的1736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据官网介绍,八马茶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736年(清朝乾隆元年),王文礼的先祖王士让发现铁观音后献于内廷,被列为贡茶。到了清朝咸丰年间,王士让的后人前往南洋销售铁观音,在东南亚创立“信记茶行”,开始将铁观音推向全世界。
现代的八马茶业则始创于1997年,由王文礼创立。招股书中自称“中国高端茶领导者”,主要销售茶叶及茶具、茶食、茶饮等非茶叶产品,是一家在全国有着约3500家门店的茶业连锁企业。其官网的介绍更是自称“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并创立了信记号(普洱茶)、王信记(武夷茶)、万山红等子品牌。
从2022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由于招股书尚未更新,这已经是最新数据),公司茶叶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86.5%、88.7%及88.1%;而上文中所述“三个第一”,则来源于资本市场“老面孔”——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
根据报告,按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铁观音销售量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岩茶销售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应该说,作为一家“卖茶的”企业,八马茶业的业绩还算是不错的:2022年和2023年,八马茶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47亿元,与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增长6.12%,已经有了放缓的迹象。销售茶叶的毛利率则分别为56.5%、55.5%及58.8%。
图片
八马茶业报告期毛利率一直在50%以上
图片来源:招股书(下同)
正如前文所言,加盟商在八马茶业的商业版图中地位举足轻重。走进一家八马茶业的加盟店,感受到的首先是整洁的布置,素雅的环境,还有台子上井井有条的茶具,一看就给人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觉!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八马茶业的线下门店数量为3498家,其中加盟店数量为3224家,占比高达92%。不过,八马茶业新开门店数量在减少,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店新增170家,远低于2023年度的475家,而门店关闭数量在增加。
而八马茶业的经营模式,与蜜雪冰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向加盟商销售茶叶,即使在八马茶业的营收中没有占据“垄断”比例,也是其相当大的一块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八马茶业向加盟商销售产品的收入分别为9.12亿元、10.73亿元、8.18亿元,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2%、50.6%及49.7%。
这一比例和蜜雪冰城95%以上的占比虽然不能比,但在八马茶业自身各销售渠道的占比也居于首位,而其它渠道主要是线下直营店与线上平台,两者合计与加盟商占比基本“平分秋色”。截至最新数据,八马茶业线上全平台粉丝数量突破4000万,全渠道会员数量超过2600万。
同期公司加盟商数量为1033名、1202名及1241名,加盟商平均采购额分别为89.2万元、89.3万元、65.9万元;加盟商单店平均采购额分别为35.36万元、35.13万元、25.37万元。无论是加盟商单家采购额还是加盟店单店采购额,2024年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不过招股书也提到,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加盟商数量不断增加。
图片
加盟商销售占据营收“半壁江山”
这么多的茶叶,究竟是谁在买呢?或者说,在茶饮走红的当下,这种传统的“原叶茶”主要销路在哪里呢?笔者孤陋寡闻,确实难以探其究竟!
据上海证券报,深圳市中心区的八马茶业门店生意普遍冷清。有的门店全天进店人数不超过10人,有的门店全天零售额只有几百元甚至为零。有店员表示,八马线下门店茶叶主要卖给高净值商务人士和政企大客户,而不是靠做散客生意——原来很可能又是“买的不喝,喝的不买”。
和八马茶业的经营模式相比,更能勾起各路八卦兴趣的点在于——创始人及其亲属复杂的持股关系,以及富豪圈的联姻!
图片
创始人家族
隐秘的资本版图
招股书显示,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55.9%的投票权,一组控股股东均为家庭成员。其中,王文彬、王文礼及王文超互为兄弟,陈雅静为王文彬的配偶,吴小宁为王文礼的配偶,王小萍为王氏三兄弟的姊妹。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核心岗位均由家庭成员担任。
这一点看来,八马茶业的持股集中度不如蜜雪冰城:后者创始人张红超和张红甫兄弟分别各持股超过40%,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可控制超80%的股份。
但是八马茶业相关人士在公司的影响力,似乎远不止控股那么简单:不仅管理层主要为王氏家族成员,八马茶业的加盟商里,也呈现出浓厚的“熟人化”特征,王氏家族成员和公司前员工的身影相当活跃。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有77家加盟商是前员工或由前员工控制的公司,这些前员工合计运营加盟店数量达300家,几乎占据加盟店总量的十分之一。
2024年前三季度,八马茶业向前员工加盟商销售的收入,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5.1%。以八马茶业前五大客户之一的河南“瑞之茗商贸有限公司”为例,其控股股东正是八马茶业一名员工的配偶。而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此前监管关注的重点!
“厉害了”的,不仅有八马茶业的员工,还有八马茶业的亲家们!
八马茶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文彬、陈雅静的女儿王佳佳,其丈夫为高力,控股高力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两人的另一个女儿王佳琳,其丈夫是周士渊,周士渊的父亲周永伟则是七匹狼男装的创始人。两个人的儿子王焜恒的岳父则是安踏的实控人之一丁世忠,王焜恒与丁世忠的女儿丁斯晴结婚。
图片
尾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高端茶叶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参与者于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为6.2%。虽然按销售收入计,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的市场份额于2023年为1.7%,位居第一位,但也说明了这个市场高度分散,目前远没有到跑出龙头的程度!
相比之下,蜜雪冰城在现制茶饮行业早已成为绝对的No.1:蜜雪冰城在中国现制茶饮市场的份额达20.2%,是第二名(古茗,9.1%)的两倍以上,远超其他头部品牌(茶百道8.0%、霸王茶姬5.0%、沪上阿姨4.6%),在10元以下价格带更是以57%的市占率遥遥领先。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茶叶近年来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至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由人民币827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052亿元。到2028年,高端茶叶分部市场规模按销售收入计预计将增加至人民币1404亿元。
图片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茶叶行业如果能出现几个上市公司,无疑可以极大提振行业的信心。而八马茶业,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重复蜜雪冰城的故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