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基金三只ETF“同标的规模NO.1”,原因在这!

ETF之王

2周前

昨天闲着没事干的时候,老K整理了一下现在各家基金公司的ETF情况,其中当我整理到嘉实基金的时候,我发现有三只ETF最近好像受到了资金的青睐,甚至交投一度很活跃~~。

昨天闲着没事干的时候,老K整理了一下现在各家基金公司的ETF情况,其中当我整理到嘉实基金的时候,我发现有三只ETF最近好像受到了资金的青睐,甚至交投一度很活跃~~

而且仔细观察了一下之后,这三只ETF其实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方向,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交集,但是却能在同一时间都拥有不错的交投活跃度,这才是我意外的点。

接下来,我挨个给大家介绍一下:

科创芯片ETF(588200)

科创芯片ETF(588200)跟踪的是科创芯片指数,也是市场上第一批跟踪这个指数的ETF,是绝对意义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且,这只ETF成立的时候,并不是芯片高光的时候,相反正是低迷的时候,但是当时嘉实基金敢逆势发行这只ETF,可想而知前瞻性和勇气是很大的。

事实也证明,嘉实基金的选择没错!从一开始募集规模的3.6亿元,到现在最新规模来到了313.72亿元,长时间占据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板行业主题ETF,足以证明这只ETF的实力!

除了规模大之外,这只ETF的成交额也一直很活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8日,科创芯片ETF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额为19.22亿元,这个数字遥遥领先其它行业主题ETF,甚至跟大部分宽基ETF相比也不逊色。(规模及成交额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7.18)

为什么这只ETF的规模和成交额能这么出色?

我认为可能跟最近芯片行业的利好有关:

先是在6月29日,彭博社报道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基金--大基金三期,即将在未来数月进行首批重大投资,并将重点支持光刻机与芯片设计软件(EDA)两大关键短板领域,对芯片又是一重大利好。

紧接着前几天,英伟达CEO宣布,公司旗下的H20芯片可以卖进中国,当时直接让芯片概念大涨了一波。

而科创板作为我国芯片领域尖端龙头的聚集地,一旦有了利好,有了行情,科创芯片指数自然也大概率是率先受益的一方,相关产品自然会受到资金青睐,这都是连锁反应~~

稀土ETF嘉实(516150)

稀土ETF嘉实(516150)跟踪的是稀土产业指数,属于纯粹的只投资稀土的ETF。

我看了一下,截至7月18日,嘉实基金的三只跟踪稀土产业指数的指数基金(一只ETF+两只场外联接基金)的总规模超过了40亿元,只看ETF的话规模也接近30亿元,在同类指数基金中都属于规模最大的~~

而且我还发现,这只ETF的成交额也比较在线,过去半个月的日均成交额是2.55亿元,考虑到这个规模,其实这个成交额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一直以来,大家似乎都忽视了稀土的战略价值,尤其是我国在稀土产业的成绩单~~

当前,全球的稀土产业呈现出了三大趋势:价格中枢上移、政策护航资源安全、全球供应链重构。

而中国在这三个趋势中,都是毫无争议的全球主角,毕竟要政策有政策,要技术有技术,要资源有资源。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稀土产业或将迎来“资源价值重估+技术迭代+全球博弈”的黄金期,谁率先手握优势,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占据话语权和主动权,很显然,现在的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里,而且攥得很紧。

软件ETF(159852)

软件ETF(159852)跟踪的是中证软件指数,这个指数完整覆盖了从技术层,到产品层,再到生态层的整个软件产业链,十分有代表性~~

而且,这只ETF的规模也是目前软件主题ETF中最大的,最新规模超过了41亿元,优势十分明显~~

除了规模大之外,这只ETF的成交额也算是活跃的,过去半个月的日均成交额将近3亿元,这在目前的普通行业主题ETF中已经很好了。

关于软件行业,我国的发展其实一直都比较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了11.2%;利润总额6721亿元,增长率12.8%;出口227.1亿美元,增长3.3%。

而进入“十五五”规划的起点,我国的软件行业依然值得期待,尤其是AI已经从技术渗透、生产变革、商业创新三方面重塑软件行业,对于软件行业整体发展来说是个利好。

之前我在一家券商机构的研报中看到一段话,说的是在“十五五”期间,整个软件行业的业务收入可能会达到20万亿元,但是这其中可能也会存在增长是否线性、市场是否饱和,规划需兼顾前瞻性与落脚点等问题,所以在保持乐观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

总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之所以上面这三只ETF无论是规模还是成交额都很活跃,除了行业发展的前景较好之外,背后基金公司的实力也是重中之重!

嘉实基金在ETF领域的实力不需要我多说,能将ETF这颗小树苗,培养成如今的ETF参天大树,无论是宽基还是细分领域,都有一系列经典ETF矩阵,不仅体现出了作为ETF先行者的积淀,更是逐渐成为了将ETF与客户连接在一起的力行者,这样的基金公司能持续打造出优质ETF,我其实不意外~~

昨天闲着没事干的时候,老K整理了一下现在各家基金公司的ETF情况,其中当我整理到嘉实基金的时候,我发现有三只ETF最近好像受到了资金的青睐,甚至交投一度很活跃~~。

昨天闲着没事干的时候,老K整理了一下现在各家基金公司的ETF情况,其中当我整理到嘉实基金的时候,我发现有三只ETF最近好像受到了资金的青睐,甚至交投一度很活跃~~

而且仔细观察了一下之后,这三只ETF其实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方向,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交集,但是却能在同一时间都拥有不错的交投活跃度,这才是我意外的点。

接下来,我挨个给大家介绍一下:

科创芯片ETF(588200)

科创芯片ETF(588200)跟踪的是科创芯片指数,也是市场上第一批跟踪这个指数的ETF,是绝对意义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且,这只ETF成立的时候,并不是芯片高光的时候,相反正是低迷的时候,但是当时嘉实基金敢逆势发行这只ETF,可想而知前瞻性和勇气是很大的。

事实也证明,嘉实基金的选择没错!从一开始募集规模的3.6亿元,到现在最新规模来到了313.72亿元,长时间占据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板行业主题ETF,足以证明这只ETF的实力!

除了规模大之外,这只ETF的成交额也一直很活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8日,科创芯片ETF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额为19.22亿元,这个数字遥遥领先其它行业主题ETF,甚至跟大部分宽基ETF相比也不逊色。(规模及成交额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7.18)

为什么这只ETF的规模和成交额能这么出色?

我认为可能跟最近芯片行业的利好有关:

先是在6月29日,彭博社报道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基金--大基金三期,即将在未来数月进行首批重大投资,并将重点支持光刻机与芯片设计软件(EDA)两大关键短板领域,对芯片又是一重大利好。

紧接着前几天,英伟达CEO宣布,公司旗下的H20芯片可以卖进中国,当时直接让芯片概念大涨了一波。

而科创板作为我国芯片领域尖端龙头的聚集地,一旦有了利好,有了行情,科创芯片指数自然也大概率是率先受益的一方,相关产品自然会受到资金青睐,这都是连锁反应~~

稀土ETF嘉实(516150)

稀土ETF嘉实(516150)跟踪的是稀土产业指数,属于纯粹的只投资稀土的ETF。

我看了一下,截至7月18日,嘉实基金的三只跟踪稀土产业指数的指数基金(一只ETF+两只场外联接基金)的总规模超过了40亿元,只看ETF的话规模也接近30亿元,在同类指数基金中都属于规模最大的~~

而且我还发现,这只ETF的成交额也比较在线,过去半个月的日均成交额是2.55亿元,考虑到这个规模,其实这个成交额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一直以来,大家似乎都忽视了稀土的战略价值,尤其是我国在稀土产业的成绩单~~

当前,全球的稀土产业呈现出了三大趋势:价格中枢上移、政策护航资源安全、全球供应链重构。

而中国在这三个趋势中,都是毫无争议的全球主角,毕竟要政策有政策,要技术有技术,要资源有资源。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稀土产业或将迎来“资源价值重估+技术迭代+全球博弈”的黄金期,谁率先手握优势,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占据话语权和主动权,很显然,现在的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里,而且攥得很紧。

软件ETF(159852)

软件ETF(159852)跟踪的是中证软件指数,这个指数完整覆盖了从技术层,到产品层,再到生态层的整个软件产业链,十分有代表性~~

而且,这只ETF的规模也是目前软件主题ETF中最大的,最新规模超过了41亿元,优势十分明显~~

除了规模大之外,这只ETF的成交额也算是活跃的,过去半个月的日均成交额将近3亿元,这在目前的普通行业主题ETF中已经很好了。

关于软件行业,我国的发展其实一直都比较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了11.2%;利润总额6721亿元,增长率12.8%;出口227.1亿美元,增长3.3%。

而进入“十五五”规划的起点,我国的软件行业依然值得期待,尤其是AI已经从技术渗透、生产变革、商业创新三方面重塑软件行业,对于软件行业整体发展来说是个利好。

之前我在一家券商机构的研报中看到一段话,说的是在“十五五”期间,整个软件行业的业务收入可能会达到20万亿元,但是这其中可能也会存在增长是否线性、市场是否饱和,规划需兼顾前瞻性与落脚点等问题,所以在保持乐观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

总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之所以上面这三只ETF无论是规模还是成交额都很活跃,除了行业发展的前景较好之外,背后基金公司的实力也是重中之重!

嘉实基金在ETF领域的实力不需要我多说,能将ETF这颗小树苗,培养成如今的ETF参天大树,无论是宽基还是细分领域,都有一系列经典ETF矩阵,不仅体现出了作为ETF先行者的积淀,更是逐渐成为了将ETF与客户连接在一起的力行者,这样的基金公司能持续打造出优质ETF,我其实不意外~~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