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卖身”,武汉国资控股

联商网

1天前

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长江国贸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武汉金融控股为全资股东,将成为实际控制人。...数据显示,良品铺子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221.4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89.0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46.33万元。

出品/联商网

作者/梦萦

“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迎来关键变动。

日前,国内休闲食品龙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拟引入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交易若成行,国有资本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这一调整或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引入国资控股

7月17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宁波汉意拟向长江国贸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7223.988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8.01%;良品投资拟向长江国贸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197.012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99%。

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长江国贸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武汉金融控股为全资股东,将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开市起复牌。

据良品铺子方面表示,本次控制权转让系良品铺子股东与长江国贸基于长期战略协同的市场化选择,交易严格遵循监管规则,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确保中小股东权益。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股权交易,而是为下个十年的发展,提前布局核心竞争力。”良品铺子认为,此次控制权变更,正是控股股东基于公司长远发展做出的审慎选择,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引入产业与资本资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是良品铺子应对行业发展新阶段、主动寻求变革的战略升级,以更好地回馈广大消费者与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据相关方表示,创始人杨红春并未“离场”,将留任高管并保留重要股东身份。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本次交易主体,长江国贸是武汉市属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长江国贸母公司武汉金控集团是武汉国有独资金融企业,也是武汉市唯一一级金融国资平台。

有分析指出,长江国贸聚焦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涉外经贸交流等,通过供应链服务与金融工具创新深度协同,降低全链条运营成本,提升产业链综合效能,将为良品铺子的战略转型注入新动能。

02

上半年亏损超7500万

2020年,良品铺子在A股上市,被称为“高端零食第一股”,市值一度超过340亿元。 

定位高端零食赛道的良品铺子,在上市初期确实实现了业绩增长。但好景不长,公司本计划依托资本市场赋能,进一步扩大规模与提升行业影响力,未料上市后业绩即呈现波动下行态势。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良品铺子分别实现营收78.94亿元、93.24亿元、94.40亿元、80.46亿元以及71.5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44亿元、2.82亿元、3.35亿元、1.80亿元以及-4610.45万。

今年7月14日,良品铺子发布最新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到1.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亿元到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数据显示,良品铺子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221.4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89.0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46.33万元。

根据公告,本期良品铺子亏损的原因为公司2025年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部分产品的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至2025年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店数下降使得销售规模同比下降,此外受到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同日晚间,良品铺子还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继续停牌的公告。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1日上午开市起停牌,因公司预计无法在2025年7月15日开市起复牌,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将于2025年7月15日开市起继续停牌,预计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今年以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良品铺子还经历了两大重要变动。

3月初,公司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杨银芬辞去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务,董事会选举出新一任董事长程虹,并决议由其代行总经理职责;4月末,公司聘任杨红春为总经理。

其中,杨红春和杨银芬是良品铺子的创始人,在程虹之前曾先后担任公司董事长六年与一年三个月,并自2017年起轮流担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03

价格之争到品质之争

近年来,休闲零食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在“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资本纷纷涌入赛道,头部企业加速扩张,推动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

但在扩张的背后,“后遗症”也随之显现,价格战频发、产品同质化严重、渠道布局重叠等问题,直接导致行业整体利润下滑。

从渠道变革来看,量贩渠道凭借“去中间化”和高周转效率形成的低价优势,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已成为占比超40%的第一大销售渠道,成为休闲食品零售领域的新兴力量。这一变化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渠道策略,能否抓住量贩渠道的增长机遇,成为存量竞争中的关键变量。

而面对线上增长乏力、全渠道竞争加剧的压力,良品铺子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其2023年底启动的大规模降价行动,覆盖300余款产品,平均降幅22%,最高达45%,清晰传递出从“高端化”向“性价比”转型的信号,旨在通过营收的大幅提升对冲掉毛利率的下滑。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量贩赛道,参股“零食顽家”,依托多品类覆盖与高效供应链强化性价比优势,开启渠道变革的主动适配。

在今年3月举行的集团战略年会上,良品铺子正式宣布启动经营策略调整,一是要将产品品类由零食拓宽到食品;二是在营销上以挖掘原料产地故事、融合地域文化等方式打造差异化叙事;三是提升以产地、经销商为主的外部生态销量。

业内人士认为,在零食这一典型消费行业中,企业竞争力虽多聚焦于品牌建设与渠道把控,但从消费者角度看,产品品质的体验往往比品牌本身更受重视。尤其在理性消费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愿意为高端零食支付溢价的用户正不断减少。

此外,零食赛道现有渠道模式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竞争对手常以更低价格抢占市场,迫使部分零食企业不得不加大线下门店补贴,通过频繁促销、折扣等方式吸引客流;线上电商领域同样深陷促销比拼的漩涡。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品牌转向性价比路线,或斥巨资投入营销以维持品牌辨识度,这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空间持续萎缩,行业整体利润呈下行态势。

显然,在经历了渠道大战与开店扩张的激烈角逐后,对产品质量的实际掌控能力,才是零食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并实现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

登录 | 注册

联商头条:武汉国资控股良品铺子;全国首座德基奥莱落地南京

武汉市国资委将成为良品铺子实际控制人

巨亏之后,良品铺子大股东要跑了?

良品铺子上半年亏损超7500万,宣布继续停牌

换帅、转型,良品铺子2025年更急了

万亿休闲零食赛道,头部玩家「变阵」?

咖啡,6月开店2053家

回到顶部

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长江国贸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武汉金融控股为全资股东,将成为实际控制人。...数据显示,良品铺子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221.4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89.0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46.33万元。

出品/联商网

作者/梦萦

“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迎来关键变动。

日前,国内休闲食品龙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拟引入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交易若成行,国有资本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这一调整或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引入国资控股

7月17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宁波汉意拟向长江国贸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7223.988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8.01%;良品投资拟向长江国贸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197.012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99%。

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长江国贸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武汉金融控股为全资股东,将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开市起复牌。

据良品铺子方面表示,本次控制权转让系良品铺子股东与长江国贸基于长期战略协同的市场化选择,交易严格遵循监管规则,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确保中小股东权益。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股权交易,而是为下个十年的发展,提前布局核心竞争力。”良品铺子认为,此次控制权变更,正是控股股东基于公司长远发展做出的审慎选择,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引入产业与资本资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是良品铺子应对行业发展新阶段、主动寻求变革的战略升级,以更好地回馈广大消费者与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据相关方表示,创始人杨红春并未“离场”,将留任高管并保留重要股东身份。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本次交易主体,长江国贸是武汉市属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长江国贸母公司武汉金控集团是武汉国有独资金融企业,也是武汉市唯一一级金融国资平台。

有分析指出,长江国贸聚焦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涉外经贸交流等,通过供应链服务与金融工具创新深度协同,降低全链条运营成本,提升产业链综合效能,将为良品铺子的战略转型注入新动能。

02

上半年亏损超7500万

2020年,良品铺子在A股上市,被称为“高端零食第一股”,市值一度超过340亿元。 

定位高端零食赛道的良品铺子,在上市初期确实实现了业绩增长。但好景不长,公司本计划依托资本市场赋能,进一步扩大规模与提升行业影响力,未料上市后业绩即呈现波动下行态势。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良品铺子分别实现营收78.94亿元、93.24亿元、94.40亿元、80.46亿元以及71.5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44亿元、2.82亿元、3.35亿元、1.80亿元以及-4610.45万。

今年7月14日,良品铺子发布最新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到1.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亿元到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数据显示,良品铺子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221.4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89.0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46.33万元。

根据公告,本期良品铺子亏损的原因为公司2025年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部分产品的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至2025年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店数下降使得销售规模同比下降,此外受到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同日晚间,良品铺子还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继续停牌的公告。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1日上午开市起停牌,因公司预计无法在2025年7月15日开市起复牌,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将于2025年7月15日开市起继续停牌,预计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今年以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良品铺子还经历了两大重要变动。

3月初,公司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杨银芬辞去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务,董事会选举出新一任董事长程虹,并决议由其代行总经理职责;4月末,公司聘任杨红春为总经理。

其中,杨红春和杨银芬是良品铺子的创始人,在程虹之前曾先后担任公司董事长六年与一年三个月,并自2017年起轮流担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03

价格之争到品质之争

近年来,休闲零食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在“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资本纷纷涌入赛道,头部企业加速扩张,推动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

但在扩张的背后,“后遗症”也随之显现,价格战频发、产品同质化严重、渠道布局重叠等问题,直接导致行业整体利润下滑。

从渠道变革来看,量贩渠道凭借“去中间化”和高周转效率形成的低价优势,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已成为占比超40%的第一大销售渠道,成为休闲食品零售领域的新兴力量。这一变化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渠道策略,能否抓住量贩渠道的增长机遇,成为存量竞争中的关键变量。

而面对线上增长乏力、全渠道竞争加剧的压力,良品铺子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其2023年底启动的大规模降价行动,覆盖300余款产品,平均降幅22%,最高达45%,清晰传递出从“高端化”向“性价比”转型的信号,旨在通过营收的大幅提升对冲掉毛利率的下滑。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量贩赛道,参股“零食顽家”,依托多品类覆盖与高效供应链强化性价比优势,开启渠道变革的主动适配。

在今年3月举行的集团战略年会上,良品铺子正式宣布启动经营策略调整,一是要将产品品类由零食拓宽到食品;二是在营销上以挖掘原料产地故事、融合地域文化等方式打造差异化叙事;三是提升以产地、经销商为主的外部生态销量。

业内人士认为,在零食这一典型消费行业中,企业竞争力虽多聚焦于品牌建设与渠道把控,但从消费者角度看,产品品质的体验往往比品牌本身更受重视。尤其在理性消费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愿意为高端零食支付溢价的用户正不断减少。

此外,零食赛道现有渠道模式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竞争对手常以更低价格抢占市场,迫使部分零食企业不得不加大线下门店补贴,通过频繁促销、折扣等方式吸引客流;线上电商领域同样深陷促销比拼的漩涡。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品牌转向性价比路线,或斥巨资投入营销以维持品牌辨识度,这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空间持续萎缩,行业整体利润呈下行态势。

显然,在经历了渠道大战与开店扩张的激烈角逐后,对产品质量的实际掌控能力,才是零食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并实现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

登录 | 注册

联商头条:武汉国资控股良品铺子;全国首座德基奥莱落地南京

武汉市国资委将成为良品铺子实际控制人

巨亏之后,良品铺子大股东要跑了?

良品铺子上半年亏损超7500万,宣布继续停牌

换帅、转型,良品铺子2025年更急了

万亿休闲零食赛道,头部玩家「变阵」?

咖啡,6月开店2053家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