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投资浪潮涌动 一键解锁核心赛道

面包财经

19小时前

今年以来,全球科技产业变革与资本市场共振,港股市场迎来结构性行情的“高光时刻”。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国内新质生产力政策持续加码,港股科技板块成为资金竞相追逐的“核心战场”。在此背景下,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于7月10日正式登陆深交所,为投资者一键布局港股互联网、汽车、创新药等科技核心赛道提供了高效透明的工具化产品。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从流动性环境看,2025年上半年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并释放降息信号,全球风险资产估值迎来系统性抬升。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对流动性变化敏感度更高,科技股凭借高弹性特征成为资金首选。

与此同时,国内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从“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到生物医药创新支持政策,从新能源汽车下乡到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科技产业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港股科技龙头政策红利精准灌溉。例如,AI大模型从训练走向应用,智能驾驶从L2向L4跨越,创新药从“跟跑”到“并跑”,港股科技企业正从“模式创新”向“硬科技突破”转型,业绩增长确定性增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跟踪的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市盈率(TTM)为22.05倍,处于近五年7.54%的分位水平,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

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更进一步印证了港股科技板块的吸引力。截至6月30日,年内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超6800亿元,较去年同期翻倍,其中科技、医药、汽车行业成为增持核心领域。理想汽车、阿里巴巴、美团等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备受关注,反映出市场对港股科技龙头的长期配置逻辑。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独特设计,使其成为捕捉港股科技2.0时代红利的核心标尺。该指数以科技主题为选股核心,覆盖通信、互联网、医药生物、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成分股筛选严格遵循基本面标准,确保科技属性纯正。与同类指数高配电子、传媒不同,其行业配置更具前瞻性:在汽车、医药生物行业相对高配,在电子、计算机行业相对低配,有效规避行业过度集中风险。例如,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涵盖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美团等港股新经济标杆企业,权重占比超50%,龙头效应显著。

从历史表现看,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达228.19%,年化收益率11.72%,超越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198.25%)等同类标的(wind,截至2025.7.16)。在2015-2017年移动互联网浪潮、2019-2020年科技股估值修复期,以及2024年中期以来的AI产业趋势中,该指数均展现出强劲的弹性,即使在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多轮上涨的背景下,仍显著跑赢,充分印证其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

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的推出,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工具属性与投资便利性。作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该产品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港股互联网、港股汽车、港股创新药三大黄金赛道,并聚焦通信、电子、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

费率结构方面,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管理费率仅0.30%/年,托管费率0.05%/年,显著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有效降低了投资者长期持有成本。此外,ETF交易效率高,支持T+0回转交易,资金利用率强,适合作为资产配置中的核心工具。

随着AI技术从研发向场景应用渗透,智能驾驶、创新药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加速,港股科技板块有望重演历史行情,成为经济转型与科技升级的重要受益方。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一键配置港股科技龙头,既能分享产业升级红利,又能借助ETF的低费率、高透明度、交易高效等优势,实现长期稳健投资。

今年以来,全球科技产业变革与资本市场共振,港股市场迎来结构性行情的“高光时刻”。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国内新质生产力政策持续加码,港股科技板块成为资金竞相追逐的“核心战场”。在此背景下,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于7月10日正式登陆深交所,为投资者一键布局港股互联网、汽车、创新药等科技核心赛道提供了高效透明的工具化产品。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从流动性环境看,2025年上半年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并释放降息信号,全球风险资产估值迎来系统性抬升。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对流动性变化敏感度更高,科技股凭借高弹性特征成为资金首选。

与此同时,国内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从“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到生物医药创新支持政策,从新能源汽车下乡到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科技产业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港股科技龙头政策红利精准灌溉。例如,AI大模型从训练走向应用,智能驾驶从L2向L4跨越,创新药从“跟跑”到“并跑”,港股科技企业正从“模式创新”向“硬科技突破”转型,业绩增长确定性增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跟踪的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市盈率(TTM)为22.05倍,处于近五年7.54%的分位水平,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

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更进一步印证了港股科技板块的吸引力。截至6月30日,年内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超6800亿元,较去年同期翻倍,其中科技、医药、汽车行业成为增持核心领域。理想汽车、阿里巴巴、美团等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备受关注,反映出市场对港股科技龙头的长期配置逻辑。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独特设计,使其成为捕捉港股科技2.0时代红利的核心标尺。该指数以科技主题为选股核心,覆盖通信、互联网、医药生物、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成分股筛选严格遵循基本面标准,确保科技属性纯正。与同类指数高配电子、传媒不同,其行业配置更具前瞻性:在汽车、医药生物行业相对高配,在电子、计算机行业相对低配,有效规避行业过度集中风险。例如,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涵盖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美团等港股新经济标杆企业,权重占比超50%,龙头效应显著。

从历史表现看,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达228.19%,年化收益率11.72%,超越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198.25%)等同类标的(wind,截至2025.7.16)。在2015-2017年移动互联网浪潮、2019-2020年科技股估值修复期,以及2024年中期以来的AI产业趋势中,该指数均展现出强劲的弹性,即使在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多轮上涨的背景下,仍显著跑赢,充分印证其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

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的推出,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工具属性与投资便利性。作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该产品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港股互联网、港股汽车、港股创新药三大黄金赛道,并聚焦通信、电子、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

费率结构方面,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管理费率仅0.30%/年,托管费率0.05%/年,显著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有效降低了投资者长期持有成本。此外,ETF交易效率高,支持T+0回转交易,资金利用率强,适合作为资产配置中的核心工具。

随着AI技术从研发向场景应用渗透,智能驾驶、创新药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加速,港股科技板块有望重演历史行情,成为经济转型与科技升级的重要受益方。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代码:159269)一键配置港股科技龙头,既能分享产业升级红利,又能借助ETF的低费率、高透明度、交易高效等优势,实现长期稳健投资。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