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合盛硅业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合盛集团通知,因其自身资金需求和上市公司发展需要,合盛集团于2025年7月16日与肖秀艮签署了《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拟将持有的6000万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8%)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每股43.90元的价格转让给肖秀艮,转让总价为26.34亿元。
本次权益变动前,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合盛硅业股份929,105,229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78.59%;本次权益变动后,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合盛硅业股份869,105,22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51%。
光伏盈利“常青树”
尽管公告显示本次减持是因合盛集团自身资金需求和上市公司发展需要,维科网光伏注意到,这是合盛硅业上市以来,合盛集团首次对合盛硅业进行减持,且减持金额达到了26.34亿元,或与合盛硅业业绩亏损有关。
资料显示,合盛硅业由合盛集团于2005年投资成立,十多年来专注硅基新材料,一步步拓展到工业硅、有机硅等领域,2017年正式上市。如今,合盛硅业不仅是我国仅有的工业硅和有机硅双龙头企业,还是全球最完整硅基全产业链公司。
其中,工业硅是光伏多晶硅原材料。近几年随着全球光伏市场持续高增,合盛硅业也获得了“大丰收”。
2021年,合盛硅业更是实现营收213.85亿元,同比增长138.46%;归母净利润82.22亿元,同比增长485.52%。
此后,合盛硅业还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不仅投建了硅片、电池、组件产能,甚至还能提供光伏焊带、光伏胶膜、光伏玻璃、光伏边框等产品,是行业内极少数能提供光伏全系列产品的上市企业。
然而,随着光伏产业链价格下滑,合盛硅业业绩也同步下滑,但依然能保持盈利。2024年,在下游多晶硅企业基本陷入亏损情况下,合盛硅业依然能实现营收266.92亿元,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可以说是光伏行业的“盈利常青树”。
第二季度利润亏损
但在今年第二季度,合盛硅业也扛不住了。
今年第一季度,合盛硅业实现营收52.28亿元,归母净利润2.6亿元,继续保持盈利。而且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还从2023年的-25.94亿元变为16.48亿元。
7月15日,合盛硅业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却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到-3亿元。按此计算,合盛硅业在第二季度亏损5.6亿元至6.6亿元。
对此,合盛硅业表示在光伏行业自律公约影响下,多晶硅整体开工率处于低位;同时,受工业硅、多晶硅供需阶段性失衡以及期现套保等方面影响,工业硅、多晶硅期现市场价格均持续下行,特别自二季度开始,光伏抢装潮逐渐退坡,终端需求阶段性降温,价格跌幅明显扩大。
受此影响,公司工业硅销售价格同比出现较大下滑,光伏板块受停工损失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综合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债务压力大
在光伏产业链价格依然处于低位,短期盈利依然存在风险背景下,合盛硅业在第二季度的亏损,或许只是个开始。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合盛硅业拥有货币资金21.66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却高达158.36亿元,资金缺口超百亿元。同时,公司长期借款高达139.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