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季报发布 权益市场向好的基础仍然稳固

睿远基金

1周前

市场对部分成长股给予的溢价仍然较高,而其中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创造稳定的自由现金流,估值中博弈成分较重;反过来说,对于新增供给受限、商业模式优秀的成长类公司,因其能够持续创造较高的资本回报和稳定的自由现金流,我们愿意付出合理的估值成为股东。

2025年上半年已经过去,在经历四月调整之后,A股市场整体恢复良好,多个热门行业受到市场关注。展望下半年,基金经理们对于宏观市场有着怎样的观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领域和投资机会,就让我们从睿远基金旗下公募基金刚刚披露的2025年二季报当中,略窥一二吧。

二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在中美关税争端影响下在季度初出现了明显的调整,但随后很快启稳并逐步上行,上证综指甚至在季度末创出了年度新高。这一轮波动较大的V型走势,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二季度分别小幅上涨4.1%和3.3%。二季度美元指数显著走弱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降息降准均落地,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1年和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从季初的1.54%、1.81%下降至季末的1.34%、1.65%。

从A股行业表现上看,军工和银行表现出色,食品饮料和半导体相对落后。具体而言,银行整体表现依旧突出,而代表成长的固态电池、PCB产业链、军工兵装、核聚变等板块热点频出。银行红利和创新科技分别代表确定性收益和不确定性无法证伪的板块,市场对此青睐。

从A股市场风格表现上看,万得微盘股指数大幅领先其他风格,偏向红利风格的上证50和180指数也表现较优。在资金面宽松、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板块出现快速的轮动,风格上以大金融为代表的红利指数,和以科创及北证为代表的小微盘表现较好。

香港市场受益于低估值和香港金管局释放流动性,IPO和二级市场都表现活跃,其中原材料行业、医疗行业和金融行业表现领先。

资金流向来看,国内外资金流向了估值有低估、政策面有支持、行业有热点的港股市场,其突出表现也体现在A股公司到H股发行上市的爆发式增长。

热点问答

>二季度,基金经理股票持仓有什么调整?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报告指出:二季度末,本基金股票类资产配置超过了92%,整个季度保持高仓位运行,港股标的和PCB标的净值贡献明显。整体配置上,以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和医药板块为重点。环比一季度,前十大持仓净值占比不变,个股净值占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最明显的是PCB产业链个股涨幅明显,其占比显著提高。出口链短暂冲击背景下,我们逆势增加了相关公司的持仓。前十大持仓中,传统能源公司的净值占比减少,一方面我们考虑了市场风格影响,另一方面公司面临较大的基本面压力。一季度持仓的港股互联网公司,移动运营商和新能源公司依旧在前列。我们增加了医药板块的配置,涉及的子行业有创新药、受益AI带动的传统医学等。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我们对组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减持了估值较高和盈利前景不确定的标的,增持了估值更低和自由现金流回报水平较高的标的。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综合对于持仓公司基本面稳健性以及估值性价比的动态评估,本基金依旧延续了较高的股票仓位。在持仓结构中,本季度主要的加仓方向为估值低位且预期收益率较高的品种,包括消费电子龙头、优质保险股等;相应地,对于受益于DeepSeek事件推动估值快速上行的互联网龙头和市场竞争存在加剧风险的电网相关公司则做了一定的减仓。

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在四季报中提到:二季度整体股票仓位变化不大,结构上主要加仓了估值较低的金融板块,以及估值端已经较为充分体现关税冲击但竞争力较强的消费电子龙头。

>债市的配置思路和投资机会是什么?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转债方面,在整体市场估值相对较高的背景下,赚“容易钱”的时候已经过去,二季度本基金进一步降低了转债仓位,并收缩了持仓范围,现有持仓依旧以低估值的债性转债品种为主,当前阶段继续以自下而上寻找低估结构性机会为主。

纯债方面,二季度主要的趋势性机会产生于季度初对等关税冲击下中长端收益率的快速下行,此后便延续震荡至季末。本基金及时加仓了长端利率债,部分对冲了权益资产的波动,对于组合运行的平稳性做出一定的正贡献。

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在四季报中提到:转债方面,二季度整体转债市场依然处于高位的估值水平,我们继续维持转债资产整体性价比低于持仓的优质公司这一观点,因此在转债上本基金依然维持了低仓位,并以债性转债为主。

纯债方面,二季度市场并未呈现趋势性机会,主要的波动来自于外部事件冲击以及权益市场带来的跷跷板效应。本基金二季度主要操作包括:及时加仓了长端利率债,从而较好地对冲了权益资产的波动;在5月下旬信用利差压缩至历史底部区域时,将部分中短端信用债切换为同期限利率债,对于组合收益也起到了一定增厚效果。

>基金经理对宏观市场有什么观察与评价?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报告指出:二季度,中美关税协议起起伏伏,经历了四月初所谓的“对等关税”冲击,到五月中旬,双方调整加征措施,在90天内暂停相互24%关税的实施,引发了全球市场震荡。国内资本市场在各方努力下平稳度过。进入七月,随着关税大限临近,与美方谈判进入关键时刻,“打打谈谈”或是下一阶段的常态。

二季度,四月和五月PPI环比都下降0.4%,但同比降幅继续扩大。在此背景下,国内开始整治“内卷式”发展,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矫正要素价格的“扭曲”,实现全社会商品价格的抬升。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宏观经济2025年来整体国内经济在维持韧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弹性,“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都贡献了不小的亮点: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驱动的抢出口带动下,1-5月美元口径出口金额增速高达+6.0%;而在以旧换新政策驱动下,1-5月社零累计同比为+5.0%,国内消费增速中枢相较政策落地前也呈现出一定的回升。相对而言,投资端在国内有效需求偏弱的背景下延续了2024年来低位波动的态势。

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在四季报中提到:二季度国内经济依旧延续了较强韧性,拆分“量价”维度来看:“量”的层面,对等关税政策下的抢出口与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推动生产端保持较高增速,1-5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达6.3%,对GDP增速拉动明显;“价”的层面,物价维持低位运行,后续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相关政策对于促进物价合理回升的效果值得关注。

>基金经理对一些热门行业如何评价?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经过二季度的恢复性上涨后,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一批低估值、高股息公司估值均有所上升,A股中优秀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市净率回到1倍左右,保险公司的市净率大多回到了1倍以上,港股中电信运营商的市盈率也达到十倍以上。另一方面,在消费行业中出现有冰火两重天,传统消费品公司需求不振,股价表现乏力;收入增长预期较好的港股新消费公司受到投资者追捧,估值大幅上扬。如果从二季度市场表现结构观察,一方面长线资金仍在持续增持低估值红利公司,另一方面成长、题材和小微也表现活跃,香港市场IPO火热,显示权益市场氛围出现了明显回暖。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消费行业尽管整体数据尚未回暖,但局部出现了一些高热度的子行业,例如茶饮、潮玩、美妆等。新消费成了最火的概念,但新消费其实是一个过于笼统的概念,茶饮、潮玩、美妆等子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内生的ROE模型。如果笼统认为新消费适用于同一种估值体系并不是一个精准的模型。诚然,新消费是目前渗透水平比较低、增长空间相对更高的公司,但仍受制于商业模式的优劣之分;而传统消费往往是目前渗透率已经很高、看似增长空间较低的公司,但是其中有一部分ROE、现金流都极其优秀,后续很可能有进一步的投资机会。

创新药行业也是本季度的热点。PD1/VGFR靶点在海外MNC药企尝试研发失败后,出人意料在中国出现了成功的临床进展,引发在上一期免疫治疗大药即将专利到期会造成专利悬崖后MNC对收入大规模下降的担忧。以FDA对已有有效治疗标准的瘤种的要求,PD1/VGFR需要实现OS比例优于既有疗法(自随机化开始直至指定的时间节点为止,生存的受试者占组内总数的比例)。这一指标是否能实现尚未确认。MNC为了抢占研发先机不得不掷以豪赌,虽胜负犹未确认,仍说明了中国创新药行业有了一批质量更高的创新。

>展望下半年,投资上会重点关注什么?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在季报中提到:七月到八月,上市公司的中报将陆续披露,我们将通过中报评估已有持仓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同时积极寻找景气度向上的行业和公司,通过各种估值方法和交叉验证提高选股的赔率和胜率。下半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驱动因素,如储备箱中各类推进经济向前的工具释放、高层经济工作会议和相关政策的推出、预算内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进度加快等。我们将均衡配置,优化组合,力争控制好净值回撤。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我们认为权益市场向好的基础仍然稳固,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基本面正处于启稳回升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未来伴随产能出清和竞争烈度减轻,企业盈利有望逐步回升并恢复一定的成长性;另一方面,高股息公司的静态股息率回报仍远超过无风险利率,资金仍会继续流向权益资产,相对于巨大的资产配置需求,当前高股息资产仍然是稀缺的。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从经济视角来看,下半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来自于上半年抢出口和抢生产的效应导致了需求的部分前置,上述动能回落后对于下半年需求侧形成一定压力,同时以旧换新政策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将在下半年面临高基数的挑战;机遇则来自中美关税谈判进一步深入带来的税率下调可能性,以及二季度就业数据逐步走弱后美国降息概率提升推动的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

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在四季报中提到:海外需求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国内生产和财政端一定的前置效应也对下半年造成了一定压力,但随着增量政策逐渐落地,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平稳。另外,随着反“内卷式”竞争相关政策的逐渐落地,我们密切关注价格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其对各类资产的影响。

>2025年下半年基金经理看好哪些投资机会?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我们密切关注企业成长带来的回报,只是当前行业整体性的成长机会较小,需要甄别出结构性成长机会,而这些机会可能是由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也可是由创新供给驱动的,或者是由成功出海的海外需求拉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企业个体也千差万别,其中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成长路径都不尽相同,研究难度加大。

市场对部分成长股给予的溢价仍然较高,而其中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创造稳定的自由现金流,估值中博弈成分较重;反过来说,对于新增供给受限、商业模式优秀的成长类公司,因其能够持续创造较高的资本回报和稳定的自由现金流,我们愿意付出合理的估值成为股东。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我们继续以谨慎乐观态度审视经济基本面,配置上依旧看好无风险利率低位的环境下性价比更占优的权益类资产,同时也积极看待债和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配合对组合风险收益比的改善。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科技板块估值达到了一个相对低位,后半年,如果在AI研发进展证实与美国AI行业较近,维持住或缩短6个月差距,科技板块将有明显的投资机会。

市场对部分成长股给予的溢价仍然较高,而其中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创造稳定的自由现金流,估值中博弈成分较重;反过来说,对于新增供给受限、商业模式优秀的成长类公司,因其能够持续创造较高的资本回报和稳定的自由现金流,我们愿意付出合理的估值成为股东。

2025年上半年已经过去,在经历四月调整之后,A股市场整体恢复良好,多个热门行业受到市场关注。展望下半年,基金经理们对于宏观市场有着怎样的观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领域和投资机会,就让我们从睿远基金旗下公募基金刚刚披露的2025年二季报当中,略窥一二吧。

二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在中美关税争端影响下在季度初出现了明显的调整,但随后很快启稳并逐步上行,上证综指甚至在季度末创出了年度新高。这一轮波动较大的V型走势,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二季度分别小幅上涨4.1%和3.3%。二季度美元指数显著走弱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降息降准均落地,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1年和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从季初的1.54%、1.81%下降至季末的1.34%、1.65%。

从A股行业表现上看,军工和银行表现出色,食品饮料和半导体相对落后。具体而言,银行整体表现依旧突出,而代表成长的固态电池、PCB产业链、军工兵装、核聚变等板块热点频出。银行红利和创新科技分别代表确定性收益和不确定性无法证伪的板块,市场对此青睐。

从A股市场风格表现上看,万得微盘股指数大幅领先其他风格,偏向红利风格的上证50和180指数也表现较优。在资金面宽松、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板块出现快速的轮动,风格上以大金融为代表的红利指数,和以科创及北证为代表的小微盘表现较好。

香港市场受益于低估值和香港金管局释放流动性,IPO和二级市场都表现活跃,其中原材料行业、医疗行业和金融行业表现领先。

资金流向来看,国内外资金流向了估值有低估、政策面有支持、行业有热点的港股市场,其突出表现也体现在A股公司到H股发行上市的爆发式增长。

热点问答

>二季度,基金经理股票持仓有什么调整?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报告指出:二季度末,本基金股票类资产配置超过了92%,整个季度保持高仓位运行,港股标的和PCB标的净值贡献明显。整体配置上,以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和医药板块为重点。环比一季度,前十大持仓净值占比不变,个股净值占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最明显的是PCB产业链个股涨幅明显,其占比显著提高。出口链短暂冲击背景下,我们逆势增加了相关公司的持仓。前十大持仓中,传统能源公司的净值占比减少,一方面我们考虑了市场风格影响,另一方面公司面临较大的基本面压力。一季度持仓的港股互联网公司,移动运营商和新能源公司依旧在前列。我们增加了医药板块的配置,涉及的子行业有创新药、受益AI带动的传统医学等。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我们对组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减持了估值较高和盈利前景不确定的标的,增持了估值更低和自由现金流回报水平较高的标的。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综合对于持仓公司基本面稳健性以及估值性价比的动态评估,本基金依旧延续了较高的股票仓位。在持仓结构中,本季度主要的加仓方向为估值低位且预期收益率较高的品种,包括消费电子龙头、优质保险股等;相应地,对于受益于DeepSeek事件推动估值快速上行的互联网龙头和市场竞争存在加剧风险的电网相关公司则做了一定的减仓。

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在四季报中提到:二季度整体股票仓位变化不大,结构上主要加仓了估值较低的金融板块,以及估值端已经较为充分体现关税冲击但竞争力较强的消费电子龙头。

>债市的配置思路和投资机会是什么?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转债方面,在整体市场估值相对较高的背景下,赚“容易钱”的时候已经过去,二季度本基金进一步降低了转债仓位,并收缩了持仓范围,现有持仓依旧以低估值的债性转债品种为主,当前阶段继续以自下而上寻找低估结构性机会为主。

纯债方面,二季度主要的趋势性机会产生于季度初对等关税冲击下中长端收益率的快速下行,此后便延续震荡至季末。本基金及时加仓了长端利率债,部分对冲了权益资产的波动,对于组合运行的平稳性做出一定的正贡献。

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在四季报中提到:转债方面,二季度整体转债市场依然处于高位的估值水平,我们继续维持转债资产整体性价比低于持仓的优质公司这一观点,因此在转债上本基金依然维持了低仓位,并以债性转债为主。

纯债方面,二季度市场并未呈现趋势性机会,主要的波动来自于外部事件冲击以及权益市场带来的跷跷板效应。本基金二季度主要操作包括:及时加仓了长端利率债,从而较好地对冲了权益资产的波动;在5月下旬信用利差压缩至历史底部区域时,将部分中短端信用债切换为同期限利率债,对于组合收益也起到了一定增厚效果。

>基金经理对宏观市场有什么观察与评价?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报告指出:二季度,中美关税协议起起伏伏,经历了四月初所谓的“对等关税”冲击,到五月中旬,双方调整加征措施,在90天内暂停相互24%关税的实施,引发了全球市场震荡。国内资本市场在各方努力下平稳度过。进入七月,随着关税大限临近,与美方谈判进入关键时刻,“打打谈谈”或是下一阶段的常态。

二季度,四月和五月PPI环比都下降0.4%,但同比降幅继续扩大。在此背景下,国内开始整治“内卷式”发展,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矫正要素价格的“扭曲”,实现全社会商品价格的抬升。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宏观经济2025年来整体国内经济在维持韧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弹性,“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都贡献了不小的亮点: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驱动的抢出口带动下,1-5月美元口径出口金额增速高达+6.0%;而在以旧换新政策驱动下,1-5月社零累计同比为+5.0%,国内消费增速中枢相较政策落地前也呈现出一定的回升。相对而言,投资端在国内有效需求偏弱的背景下延续了2024年来低位波动的态势。

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在四季报中提到:二季度国内经济依旧延续了较强韧性,拆分“量价”维度来看:“量”的层面,对等关税政策下的抢出口与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推动生产端保持较高增速,1-5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达6.3%,对GDP增速拉动明显;“价”的层面,物价维持低位运行,后续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相关政策对于促进物价合理回升的效果值得关注。

>基金经理对一些热门行业如何评价?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经过二季度的恢复性上涨后,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一批低估值、高股息公司估值均有所上升,A股中优秀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市净率回到1倍左右,保险公司的市净率大多回到了1倍以上,港股中电信运营商的市盈率也达到十倍以上。另一方面,在消费行业中出现有冰火两重天,传统消费品公司需求不振,股价表现乏力;收入增长预期较好的港股新消费公司受到投资者追捧,估值大幅上扬。如果从二季度市场表现结构观察,一方面长线资金仍在持续增持低估值红利公司,另一方面成长、题材和小微也表现活跃,香港市场IPO火热,显示权益市场氛围出现了明显回暖。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消费行业尽管整体数据尚未回暖,但局部出现了一些高热度的子行业,例如茶饮、潮玩、美妆等。新消费成了最火的概念,但新消费其实是一个过于笼统的概念,茶饮、潮玩、美妆等子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内生的ROE模型。如果笼统认为新消费适用于同一种估值体系并不是一个精准的模型。诚然,新消费是目前渗透水平比较低、增长空间相对更高的公司,但仍受制于商业模式的优劣之分;而传统消费往往是目前渗透率已经很高、看似增长空间较低的公司,但是其中有一部分ROE、现金流都极其优秀,后续很可能有进一步的投资机会。

创新药行业也是本季度的热点。PD1/VGFR靶点在海外MNC药企尝试研发失败后,出人意料在中国出现了成功的临床进展,引发在上一期免疫治疗大药即将专利到期会造成专利悬崖后MNC对收入大规模下降的担忧。以FDA对已有有效治疗标准的瘤种的要求,PD1/VGFR需要实现OS比例优于既有疗法(自随机化开始直至指定的时间节点为止,生存的受试者占组内总数的比例)。这一指标是否能实现尚未确认。MNC为了抢占研发先机不得不掷以豪赌,虽胜负犹未确认,仍说明了中国创新药行业有了一批质量更高的创新。

>展望下半年,投资上会重点关注什么?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在季报中提到:七月到八月,上市公司的中报将陆续披露,我们将通过中报评估已有持仓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同时积极寻找景气度向上的行业和公司,通过各种估值方法和交叉验证提高选股的赔率和胜率。下半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驱动因素,如储备箱中各类推进经济向前的工具释放、高层经济工作会议和相关政策的推出、预算内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进度加快等。我们将均衡配置,优化组合,力争控制好净值回撤。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我们认为权益市场向好的基础仍然稳固,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基本面正处于启稳回升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未来伴随产能出清和竞争烈度减轻,企业盈利有望逐步回升并恢复一定的成长性;另一方面,高股息公司的静态股息率回报仍远超过无风险利率,资金仍会继续流向权益资产,相对于巨大的资产配置需求,当前高股息资产仍然是稀缺的。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从经济视角来看,下半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来自于上半年抢出口和抢生产的效应导致了需求的部分前置,上述动能回落后对于下半年需求侧形成一定压力,同时以旧换新政策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将在下半年面临高基数的挑战;机遇则来自中美关税谈判进一步深入带来的税率下调可能性,以及二季度就业数据逐步走弱后美国降息概率提升推动的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

睿远稳益增强30天持有债券基金在四季报中提到:海外需求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国内生产和财政端一定的前置效应也对下半年造成了一定压力,但随着增量政策逐渐落地,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平稳。另外,随着反“内卷式”竞争相关政策的逐渐落地,我们密切关注价格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其对各类资产的影响。

>2025年下半年基金经理看好哪些投资机会?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我们密切关注企业成长带来的回报,只是当前行业整体性的成长机会较小,需要甄别出结构性成长机会,而这些机会可能是由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也可是由创新供给驱动的,或者是由成功出海的海外需求拉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企业个体也千差万别,其中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成长路径都不尽相同,研究难度加大。

市场对部分成长股给予的溢价仍然较高,而其中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创造稳定的自由现金流,估值中博弈成分较重;反过来说,对于新增供给受限、商业模式优秀的成长类公司,因其能够持续创造较高的资本回报和稳定的自由现金流,我们愿意付出合理的估值成为股东。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报告指出:我们继续以谨慎乐观态度审视经济基本面,配置上依旧看好无风险利率低位的环境下性价比更占优的权益类资产,同时也积极看待债和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配合对组合风险收益比的改善。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季报中指出:科技板块估值达到了一个相对低位,后半年,如果在AI研发进展证实与美国AI行业较近,维持住或缩短6个月差距,科技板块将有明显的投资机会。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