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第三次访华,都聊了啥?

通信产业网

2周前

这也是黄仁勋今年第三次到访中国大陆,密集的行程背后,是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可见,从唐装亮相到皮衣畅谈,黄仁勋的第三次访华传递出清晰信号,英伟达将以“持续投资”应对市场变化,以“开放合作”拥抱中国生态。

7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现身北京,参加2025链博会开幕式,并在会后接受了媒体群访。这也是黄仁勋今年第三次到访中国大陆,密集的行程背后,是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e83e22c02b95d309ab76b24eb6d21f9.jpg

在交流中,黄仁勋回应了多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包括美国政府对其访华的态度、H20芯片订单、中国AI公司表现、与中国公司合作计划,以及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看法等。

访华初心:拥抱中国供应链,延续三十载合作基因

谈及今年第三次访华的目的,黄仁勋首先强调了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中国供应链的“复杂性、先进性”体现在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与技术水平的深度融合,而跨国企业的广泛参与更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相互依存性。“中国的供应链规模庞大且技术领先,这是全球少有的优势。”

作为一家成立30余年的企业,英伟达与中国市场的联结早已深入肌理。黄仁勋回忆,他首次来华时,百度、阿里、腾讯、小米等企业尚未诞生,而如今这些企业已成为英伟达的重要合作伙伴。“能在英伟达还年轻的时候就与中国企业并肩成长,是我的荣幸。”这种长期主义的合作理念,也体现在对未来的规划中——他明确表示,“市场发展太快,竞争太激烈,任何停滞都是倒退”,英伟达不仅会维持现有业务,更会持续投资中国市场,“每一天都不能停歇”。

H20芯片与供应链:解禁后待释放需求,9个月周期考验产能

H20芯片的市场动态是此次交流的焦点之一。针对解禁后的需求情况,黄仁勋坦言,由于近期忙于媒体沟通,尚未与客户深入对接,但“客户需要时间做决策”。他同时透露,英伟达正全力推进供应链恢复,但芯片从晶圆下单到成品交付的周期长达9个月,“Hopper架构产品的产能恢复需要持续努力”。

对于H20的竞争力,黄仁勋强调其“出色的内存带宽”特别适配中国市场的创新模型,如DeepSeek、千问等大语言模型的推理需求。不过,当前H20的订单仍受制于美国政府的许可审批,“一旦获批,我们会立刻接收订单”。他也提到,行业普遍存在的“算力焦虑”亟待缓解,而英伟达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满足客户需求”。

中美关系与AI竞争:合作是本质,开放是关键

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黄仁勋多次强调AI领域的“开放性”与“合作性”。他认为,AI的独特之处在于基础技术共享的透明度——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全球研究者能实现“虚拟合作”,这种开放特性决定了“合作是AI发展的本质”。

针对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黄仁勋表示,企业的责任是“向政府说明政策的本意与意外影响”,但最终需尊重政策制定。“我们能做的是保持敏捷,适应变化。”他同时提到,技术领先需要依托大市场,“美国和中国都有机会在AI领域保持领先,而这需要与全球开发者合作”。

谈及与中美政府的关系平衡,他认为“没有秘诀,唯有持续沟通”。作为全球性企业,英伟达需要帮助各国政府理解技术价值,从而推动合理政策的制定。

当然,黄仁勋对中国AI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将AI生态拆解为“计算机、模型、应用”三个层面,直言中国在模型创新与应用落地方面“进展迅猛”。例如,DeepSeek推出的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效率极高”,已在医疗、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而微信、TikTok等应用则展现了中国在技术落地层面的独特优势,“移动支付的普及让美国都显得滞后”。

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他特别提到华为“在芯片、系统、网络等多领域的深厚积累,华为是一家非常强大的公司。”并坦言“任何低估中国制造能力的人都是天真的”。他认为,中国AI的强大根基在于教育体系——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科学与数学优势为AI发展提供了沃土”。

针对CUDA技术的开源争议,黄仁勋表示,CUDA的文档是公开的,“兼容CUDA的产品我们完全不介意”,这种开放态度与X86架构的封闭性形成鲜明对比,也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留出了空间。

中国市场与新兴领域:电动汽车成惊喜,机器人与数字孪生潜力巨大

除了AI与芯片,黄仁勋还谈及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惊叹。他近期与雷军会面时,亲身体验了小米新款电动车,直言“技术不可思议,工艺精致,车内技术堪称世界顶尖”。在他看来,中国电动汽车在过去五年的进步“是世界最大惊喜之一”,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的产品“从技术到品质都与众不同”。

在机器人与数字孪生领域,英伟达推出的RTXPro产品被寄予厚望。该产品基于Blackwell架构,融合计算图形与AI功能,专为虚拟工厂、自动驾驶传感器模拟等场景设计。黄仁勋认为,中国在“机器人创新、智能工厂建设、供应链完备性”方面的优势,将让RTXPro“大放异彩”。

他同时看好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潜力,认为“劳动力短缺、AI技术突破、制造基础完备”三大因素将推动产业爆发,“自动化提升将显著拉动全球GDP增长”。

可见,从唐装亮相到皮衣畅谈,黄仁勋的第三次访华传递出清晰信号,英伟达将以“持续投资”应对市场变化,以“开放合作”拥抱中国生态。无论是H20芯片的产能恢复,还是RTXPro在数字孪生领域的布局,亦或是对中国电动汽车、机器人产业的看好,都显示出这家芯片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正如黄仁勋所言:“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科技市场,且仍在快速增长。要打造伟大的公司,必须服务好这里的客户。” 

这也是黄仁勋今年第三次到访中国大陆,密集的行程背后,是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可见,从唐装亮相到皮衣畅谈,黄仁勋的第三次访华传递出清晰信号,英伟达将以“持续投资”应对市场变化,以“开放合作”拥抱中国生态。

7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现身北京,参加2025链博会开幕式,并在会后接受了媒体群访。这也是黄仁勋今年第三次到访中国大陆,密集的行程背后,是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e83e22c02b95d309ab76b24eb6d21f9.jpg

在交流中,黄仁勋回应了多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包括美国政府对其访华的态度、H20芯片订单、中国AI公司表现、与中国公司合作计划,以及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看法等。

访华初心:拥抱中国供应链,延续三十载合作基因

谈及今年第三次访华的目的,黄仁勋首先强调了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中国供应链的“复杂性、先进性”体现在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与技术水平的深度融合,而跨国企业的广泛参与更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相互依存性。“中国的供应链规模庞大且技术领先,这是全球少有的优势。”

作为一家成立30余年的企业,英伟达与中国市场的联结早已深入肌理。黄仁勋回忆,他首次来华时,百度、阿里、腾讯、小米等企业尚未诞生,而如今这些企业已成为英伟达的重要合作伙伴。“能在英伟达还年轻的时候就与中国企业并肩成长,是我的荣幸。”这种长期主义的合作理念,也体现在对未来的规划中——他明确表示,“市场发展太快,竞争太激烈,任何停滞都是倒退”,英伟达不仅会维持现有业务,更会持续投资中国市场,“每一天都不能停歇”。

H20芯片与供应链:解禁后待释放需求,9个月周期考验产能

H20芯片的市场动态是此次交流的焦点之一。针对解禁后的需求情况,黄仁勋坦言,由于近期忙于媒体沟通,尚未与客户深入对接,但“客户需要时间做决策”。他同时透露,英伟达正全力推进供应链恢复,但芯片从晶圆下单到成品交付的周期长达9个月,“Hopper架构产品的产能恢复需要持续努力”。

对于H20的竞争力,黄仁勋强调其“出色的内存带宽”特别适配中国市场的创新模型,如DeepSeek、千问等大语言模型的推理需求。不过,当前H20的订单仍受制于美国政府的许可审批,“一旦获批,我们会立刻接收订单”。他也提到,行业普遍存在的“算力焦虑”亟待缓解,而英伟达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满足客户需求”。

中美关系与AI竞争:合作是本质,开放是关键

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黄仁勋多次强调AI领域的“开放性”与“合作性”。他认为,AI的独特之处在于基础技术共享的透明度——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全球研究者能实现“虚拟合作”,这种开放特性决定了“合作是AI发展的本质”。

针对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黄仁勋表示,企业的责任是“向政府说明政策的本意与意外影响”,但最终需尊重政策制定。“我们能做的是保持敏捷,适应变化。”他同时提到,技术领先需要依托大市场,“美国和中国都有机会在AI领域保持领先,而这需要与全球开发者合作”。

谈及与中美政府的关系平衡,他认为“没有秘诀,唯有持续沟通”。作为全球性企业,英伟达需要帮助各国政府理解技术价值,从而推动合理政策的制定。

当然,黄仁勋对中国AI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将AI生态拆解为“计算机、模型、应用”三个层面,直言中国在模型创新与应用落地方面“进展迅猛”。例如,DeepSeek推出的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效率极高”,已在医疗、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而微信、TikTok等应用则展现了中国在技术落地层面的独特优势,“移动支付的普及让美国都显得滞后”。

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他特别提到华为“在芯片、系统、网络等多领域的深厚积累,华为是一家非常强大的公司。”并坦言“任何低估中国制造能力的人都是天真的”。他认为,中国AI的强大根基在于教育体系——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科学与数学优势为AI发展提供了沃土”。

针对CUDA技术的开源争议,黄仁勋表示,CUDA的文档是公开的,“兼容CUDA的产品我们完全不介意”,这种开放态度与X86架构的封闭性形成鲜明对比,也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留出了空间。

中国市场与新兴领域:电动汽车成惊喜,机器人与数字孪生潜力巨大

除了AI与芯片,黄仁勋还谈及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惊叹。他近期与雷军会面时,亲身体验了小米新款电动车,直言“技术不可思议,工艺精致,车内技术堪称世界顶尖”。在他看来,中国电动汽车在过去五年的进步“是世界最大惊喜之一”,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的产品“从技术到品质都与众不同”。

在机器人与数字孪生领域,英伟达推出的RTXPro产品被寄予厚望。该产品基于Blackwell架构,融合计算图形与AI功能,专为虚拟工厂、自动驾驶传感器模拟等场景设计。黄仁勋认为,中国在“机器人创新、智能工厂建设、供应链完备性”方面的优势,将让RTXPro“大放异彩”。

他同时看好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潜力,认为“劳动力短缺、AI技术突破、制造基础完备”三大因素将推动产业爆发,“自动化提升将显著拉动全球GDP增长”。

可见,从唐装亮相到皮衣畅谈,黄仁勋的第三次访华传递出清晰信号,英伟达将以“持续投资”应对市场变化,以“开放合作”拥抱中国生态。无论是H20芯片的产能恢复,还是RTXPro在数字孪生领域的布局,亦或是对中国电动汽车、机器人产业的看好,都显示出这家芯片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正如黄仁勋所言:“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科技市场,且仍在快速增长。要打造伟大的公司,必须服务好这里的客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