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冬纺织:迈过寒冬,扬帆出海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3天前

迈冬纺织不仅推广了产品、拓宽了渠道,更让外贸团队深入掌握了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贸易规则、采购偏好及谈判技巧。

炎炎七月,苏州迈冬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势头如同这盛夏的气温一般,蒸蒸日上。自摩洛哥之行归来后,公司负责人王擎巍形容自己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指针,每天都在连轴转。

“这次摩洛哥之行,我们对接了多个国家的客户,不仅收到了当地工厂的合作邀约,还顺利拿下了法国、波兰等国的订单。”谈及出海收获,王擎巍难掩喜悦。他保守预估,今年公司外贸销量占比将突破10%。

摩洛哥之行开辟新蓝海

“美国加征关税后,不少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作为专注户外箱包面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迈冬纺织在国内市场深耕多年,已构建起成熟的渠道网络和稳定的业务体系。尽管关税调整未对其造成直接冲击,但作为众多外贸企业的供应商,迈冬纺织也被迫分担了部分额外成本。“那段时间压力很大,我们不得不降价10%-20%,几乎把利润都让出去了。”回忆起那段日子,王擎巍仍有诸多感慨。

企业里近百名员工,大多是跟随他十多年的老部下。“员工工资只增不减”,这是王擎巍对团队的承诺。可眼前的困境如何破解?“出海”,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

说干就干,公司迅速通过招聘组建起专业外贸团队。今年5月底,王擎巍带着数百款主打产品,加入苏州市稳外贸工作专班组织的“百团千企”出海计划。在摩洛哥的短短数日,通过参与当地专业展会,多家纺织企业对迈冬纺织产生浓厚兴趣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目前摩洛哥客户已经下单7万多米面料,这是我们出海的第一份成绩单。”王擎巍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创新+品质出海的底气所在

首次出海告捷,让王擎巍信心倍增。事实上,多年来他始终专注“练内功”,出海不过是万事俱备后的“东风”。

在公司研发组办公室,成千上万块面料样品整齐陈列。“这款是今年主推的5G印花面料,采用TPU后加工技术,立体感强,特别适合做学生书包;这款具备阻燃功能,可用于消防员服饰;这款集防晒防雨于一体,是户外背包的理想选材。”公司研发组组长钟雪强介绍起功能性面料时,如数家珍。

迈冬纺织年产能达3000万米,现有2900多个品种,年均新增面料上百种,在行业内稳居领先地位。“产品种类齐全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也是我们在海外展会上吸引关注的关键。”王擎巍解释道。更重要的是,从织布到后整理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让产品性价比优势显著。“虽然此前未直接出口,但我们的面料通过国内企业加工成成品后远销海外,品质早已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双轨并行内外联动驶向春天

“8月和10月,已有两批海外客户预约来公司实地考察。”从摩洛哥归来后,迈冬纺织外贸组便进入高速运转状态:接听海外咨询电话、筛选样品邮寄、洽谈合作细节……“每天都有十来个新咨询电话,不少客户已经敲定了合作意向。”公司外贸组员工张盟介绍道。

外贸组的成立,标志着公司从“间接为外贸企业供货”转向“直接开拓海外终端市场”,成功打破了此前依赖国内市场的单一增长模式。通过承接海外订单,企业不仅提升了利润空间,更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竞争与关税压力带来的经营困境。

首次参展的成功,让王擎巍对海外市场更有信心。“9月和12月的国际展会我都报名了。”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新品研发,为接下来的海外参展做足准备。

此次出海,迈冬纺织不仅推广了产品、拓宽了渠道,更让外贸团队深入掌握了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贸易规则、采购偏好及谈判技巧。“与同行的交流也让我们收获良多,这些都将帮助我们优化研发方向和营销策略,让产品在全球市场更具竞争力。”王擎巍说。谈及“迈冬”之名,王擎巍直言:“就是希望企业能迈过寒冬,走向春天。”

尽管出海之路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王擎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今年争取实现一两千万元的海外营收,公司坚持‘两条腿’走路——内销稳根基、外销拓增量,把外贸市场真正做起来。”这份充满信心的规划,正指引着迈冬纺织在全球化浪潮中稳步前行。

迈冬纺织不仅推广了产品、拓宽了渠道,更让外贸团队深入掌握了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贸易规则、采购偏好及谈判技巧。

炎炎七月,苏州迈冬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势头如同这盛夏的气温一般,蒸蒸日上。自摩洛哥之行归来后,公司负责人王擎巍形容自己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指针,每天都在连轴转。

“这次摩洛哥之行,我们对接了多个国家的客户,不仅收到了当地工厂的合作邀约,还顺利拿下了法国、波兰等国的订单。”谈及出海收获,王擎巍难掩喜悦。他保守预估,今年公司外贸销量占比将突破10%。

摩洛哥之行开辟新蓝海

“美国加征关税后,不少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作为专注户外箱包面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迈冬纺织在国内市场深耕多年,已构建起成熟的渠道网络和稳定的业务体系。尽管关税调整未对其造成直接冲击,但作为众多外贸企业的供应商,迈冬纺织也被迫分担了部分额外成本。“那段时间压力很大,我们不得不降价10%-20%,几乎把利润都让出去了。”回忆起那段日子,王擎巍仍有诸多感慨。

企业里近百名员工,大多是跟随他十多年的老部下。“员工工资只增不减”,这是王擎巍对团队的承诺。可眼前的困境如何破解?“出海”,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

说干就干,公司迅速通过招聘组建起专业外贸团队。今年5月底,王擎巍带着数百款主打产品,加入苏州市稳外贸工作专班组织的“百团千企”出海计划。在摩洛哥的短短数日,通过参与当地专业展会,多家纺织企业对迈冬纺织产生浓厚兴趣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目前摩洛哥客户已经下单7万多米面料,这是我们出海的第一份成绩单。”王擎巍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创新+品质出海的底气所在

首次出海告捷,让王擎巍信心倍增。事实上,多年来他始终专注“练内功”,出海不过是万事俱备后的“东风”。

在公司研发组办公室,成千上万块面料样品整齐陈列。“这款是今年主推的5G印花面料,采用TPU后加工技术,立体感强,特别适合做学生书包;这款具备阻燃功能,可用于消防员服饰;这款集防晒防雨于一体,是户外背包的理想选材。”公司研发组组长钟雪强介绍起功能性面料时,如数家珍。

迈冬纺织年产能达3000万米,现有2900多个品种,年均新增面料上百种,在行业内稳居领先地位。“产品种类齐全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也是我们在海外展会上吸引关注的关键。”王擎巍解释道。更重要的是,从织布到后整理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让产品性价比优势显著。“虽然此前未直接出口,但我们的面料通过国内企业加工成成品后远销海外,品质早已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双轨并行内外联动驶向春天

“8月和10月,已有两批海外客户预约来公司实地考察。”从摩洛哥归来后,迈冬纺织外贸组便进入高速运转状态:接听海外咨询电话、筛选样品邮寄、洽谈合作细节……“每天都有十来个新咨询电话,不少客户已经敲定了合作意向。”公司外贸组员工张盟介绍道。

外贸组的成立,标志着公司从“间接为外贸企业供货”转向“直接开拓海外终端市场”,成功打破了此前依赖国内市场的单一增长模式。通过承接海外订单,企业不仅提升了利润空间,更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竞争与关税压力带来的经营困境。

首次参展的成功,让王擎巍对海外市场更有信心。“9月和12月的国际展会我都报名了。”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新品研发,为接下来的海外参展做足准备。

此次出海,迈冬纺织不仅推广了产品、拓宽了渠道,更让外贸团队深入掌握了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贸易规则、采购偏好及谈判技巧。“与同行的交流也让我们收获良多,这些都将帮助我们优化研发方向和营销策略,让产品在全球市场更具竞争力。”王擎巍说。谈及“迈冬”之名,王擎巍直言:“就是希望企业能迈过寒冬,走向春天。”

尽管出海之路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王擎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今年争取实现一两千万元的海外营收,公司坚持‘两条腿’走路——内销稳根基、外销拓增量,把外贸市场真正做起来。”这份充满信心的规划,正指引着迈冬纺织在全球化浪潮中稳步前行。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