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增值税调整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股市的机会在哪儿?

丰华财经

10小时前

国债利息恢复征收增值税是债券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性政策,对老百姓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推动了理财配置逻辑的调整,存量债券与公募债券基金仍是低风险理财的优选。
导读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8月8日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及8月8日之后续发行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截屏2025-08-04 10.17.16.png

我们看,政策采用新老划断原则,旨在平衡市场平稳过渡与税收公平性。公告发布后,债券市场出现显著波动:存量债券因稀缺性溢价需求激增,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 1.7%,但随后因机构调整策略出现短暂回升。历史角度看,1992年起为培育债券市场,对政府债及金融债利息免征增值税。而自2016年营改增以来,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旨在培育债券市场、降低政府融资成本。例如,地方政府债券认购倍数普遍超过20倍,显示市场已无需依赖免税政策刺激需求。

此次,根据多方观点,部分国债利息取消免税的核原因主要有:

1、市场成熟度提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24年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合计发行32.6万亿元,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分别发行12.4万亿元、9.8万亿元、10.4万亿元。整体看,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免税政策的历史使命或已完成;

2、税收公平性。此前政府债券免税而企业债征税的差异导致市场扭曲,新政缩小税负差距,推动国债收益率曲线成为更准确的定价基准;

3、财政可持续性:恢复征税可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当前税收增长压力,同时引导资金流向消费和实体经济。

国债利息取消免税,普通投资者最关注两点:

1.对老百姓的影响和理财配置有多大影响?

实际上,个人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中占比极低,且根据当前规定,利息收入可适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收入10万元以下免税政策,因此新政对普通老百姓几乎无直接影响。例如,购买存量国债或通过基金投资国债(国债利息仍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益不受影响。这个优惠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27年12月31日,未来政策是否延续有待观察。

不过,部分国债利息将恢复征税,对老百姓投资理财收益或多或少还是有影响的。比如,从债券角度,新发债券需提高票面利率补偿税收成本,推升发行利率,而存量债券因免税优势更受追捧,导致新老债券收益率分化。 不过,公募基金投资债券的利息收入仍免税,投资者可优先选择此类产品。此外,债市资金部分或流向股市。机构投资者可能因新债税后收益率下降转向高股息股票,高股息板块(如能源、公用事业)可能成为资金流入的首要目标。不过,资金流入规模取决于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内难以量化预测。

2、国债利息将恢复征税,对股市有多大影响?

国债利息将恢复征税,对股市本没有本质上的影响。但从资金流向角度,或对股市带来潜在利好。

从资金替代效应看,新发国债税后收益率下降,与银行理财、存款的收益差距进一步缩小,债券资产性价比降低,促使资金寻找高收益替代标的。A 股高股息板块凭借 “类固收” 属性成为首要选择,股市相对吸引力显著提升。

政策层面的资金增量同样值得期待。2025年险资权益投资上限或提升至40%-50%,理论上可释放超1.5万亿资金,A股将成为主要承接池;北向资金整体回流,政策调整后,外资对高股息与硬科技龙头的布局可能加速。此外,宏观流动性环境持续改善,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发行支持 “两重”“两新” 领域,下半年降准、降息窗口临近,宽松资金将更倾向于流向股市等高收益资产。

总之,国债利息恢复征收增值税是债券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性政策,对老百姓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推动了理财配置逻辑的调整,存量债券与公募债券基金仍是低风险理财的优选。对股市而言,政策通过资金替代效应、增量资金入市与宽松环境支撑,形成多重利好,高股息防御类板块与硬科技成长赛道有望成为资金重点流向领域。整体来看,新政在平衡税收公平与财政需求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结构优化与老百姓的理财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国债利息恢复征收增值税是债券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性政策,对老百姓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推动了理财配置逻辑的调整,存量债券与公募债券基金仍是低风险理财的优选。
导读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8月8日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及8月8日之后续发行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截屏2025-08-04 10.17.16.png

我们看,政策采用新老划断原则,旨在平衡市场平稳过渡与税收公平性。公告发布后,债券市场出现显著波动:存量债券因稀缺性溢价需求激增,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 1.7%,但随后因机构调整策略出现短暂回升。历史角度看,1992年起为培育债券市场,对政府债及金融债利息免征增值税。而自2016年营改增以来,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旨在培育债券市场、降低政府融资成本。例如,地方政府债券认购倍数普遍超过20倍,显示市场已无需依赖免税政策刺激需求。

此次,根据多方观点,部分国债利息取消免税的核原因主要有:

1、市场成熟度提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24年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合计发行32.6万亿元,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分别发行12.4万亿元、9.8万亿元、10.4万亿元。整体看,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免税政策的历史使命或已完成;

2、税收公平性。此前政府债券免税而企业债征税的差异导致市场扭曲,新政缩小税负差距,推动国债收益率曲线成为更准确的定价基准;

3、财政可持续性:恢复征税可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当前税收增长压力,同时引导资金流向消费和实体经济。

国债利息取消免税,普通投资者最关注两点:

1.对老百姓的影响和理财配置有多大影响?

实际上,个人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中占比极低,且根据当前规定,利息收入可适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收入10万元以下免税政策,因此新政对普通老百姓几乎无直接影响。例如,购买存量国债或通过基金投资国债(国债利息仍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益不受影响。这个优惠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27年12月31日,未来政策是否延续有待观察。

不过,部分国债利息将恢复征税,对老百姓投资理财收益或多或少还是有影响的。比如,从债券角度,新发债券需提高票面利率补偿税收成本,推升发行利率,而存量债券因免税优势更受追捧,导致新老债券收益率分化。 不过,公募基金投资债券的利息收入仍免税,投资者可优先选择此类产品。此外,债市资金部分或流向股市。机构投资者可能因新债税后收益率下降转向高股息股票,高股息板块(如能源、公用事业)可能成为资金流入的首要目标。不过,资金流入规模取决于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内难以量化预测。

2、国债利息将恢复征税,对股市有多大影响?

国债利息将恢复征税,对股市本没有本质上的影响。但从资金流向角度,或对股市带来潜在利好。

从资金替代效应看,新发国债税后收益率下降,与银行理财、存款的收益差距进一步缩小,债券资产性价比降低,促使资金寻找高收益替代标的。A 股高股息板块凭借 “类固收” 属性成为首要选择,股市相对吸引力显著提升。

政策层面的资金增量同样值得期待。2025年险资权益投资上限或提升至40%-50%,理论上可释放超1.5万亿资金,A股将成为主要承接池;北向资金整体回流,政策调整后,外资对高股息与硬科技龙头的布局可能加速。此外,宏观流动性环境持续改善,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发行支持 “两重”“两新” 领域,下半年降准、降息窗口临近,宽松资金将更倾向于流向股市等高收益资产。

总之,国债利息恢复征收增值税是债券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性政策,对老百姓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推动了理财配置逻辑的调整,存量债券与公募债券基金仍是低风险理财的优选。对股市而言,政策通过资金替代效应、增量资金入市与宽松环境支撑,形成多重利好,高股息防御类板块与硬科技成长赛道有望成为资金重点流向领域。整体来看,新政在平衡税收公平与财政需求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结构优化与老百姓的理财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