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广西忻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6日上午,古蓬镇上浪村板内屯的蚕房内欢声笑语不断,30多名群众正忙着将方格簇上的蚕茧剥落。白花花的蚕茧宛如一粒粒“银锭”,即将变成村集体经济收入。
蚕茧获丰收群众笑开颜
“我们今天摘的是第四批蚕茧。”古蓬镇上浪村委副主任蓝美珠一边熟练地摘着蚕茧一边介绍。蚕房内,群众们分工协作,搬运方格簇、摘茧、整理分类,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今年古蓬镇上浪村委在板内养蚕基地主要养殖“四龄蚕”,对比“三龄蚕”,“四龄蚕”具有成活率高、抗病力强、节省桑叶和石灰等成本、品质和产量高等优势,产量增收约35%以上。例如,“四龄蚕”比“三龄蚕”一年养殖周期少约36天,蚕农可以多饲养2-4批,每批可节省3个工作日。
每块方格簇上密密麻麻地分布一半以上的蚕茧。蓝美珠拿起一板方格簇,仔细数了数:“如果一板都结满了茧那就有320多个。现在的收购价是29元一斤,一满板的话大约有15元的收益。”她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天预估能摘400斤以上的蚕茧,这批蚕茧质量好,价格也不错。”
摘茧有技巧质量是关键
“小小的蚕茧是群众的致富宝,但是摘蚕茧也需要一定技巧。”蓝美珠边说边示范,“用一根手指把它顶出来,然后摘下来,这样摘得干净。”她的动作娴熟而轻柔。
“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一些茧外表有多余的蚕丝,就要把这种蚕丝清理掉,蚕茧的质量才会好。”蓝美珠解释,蚕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收购价格,因此蚕农们都会格外细心,确保每一个蚕茧都干净、完整。
小蚕茧大产业织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上浪村的桑蚕产业是忻城县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上浪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蚕桑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许多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加入蚕桑产业的大军。小小的蚕房,不仅承载着群众勤劳的汗水,更织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丝路”。
从蚕房到市场,从茧丝到财富,古蓬镇上浪村的群众用勤劳和智慧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蚕茧虽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不仅是村民致富的“金钥匙”,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7月的广西忻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6日上午,古蓬镇上浪村板内屯的蚕房内欢声笑语不断,30多名群众正忙着将方格簇上的蚕茧剥落。白花花的蚕茧宛如一粒粒“银锭”,即将变成村集体经济收入。
蚕茧获丰收群众笑开颜
“我们今天摘的是第四批蚕茧。”古蓬镇上浪村委副主任蓝美珠一边熟练地摘着蚕茧一边介绍。蚕房内,群众们分工协作,搬运方格簇、摘茧、整理分类,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今年古蓬镇上浪村委在板内养蚕基地主要养殖“四龄蚕”,对比“三龄蚕”,“四龄蚕”具有成活率高、抗病力强、节省桑叶和石灰等成本、品质和产量高等优势,产量增收约35%以上。例如,“四龄蚕”比“三龄蚕”一年养殖周期少约36天,蚕农可以多饲养2-4批,每批可节省3个工作日。
每块方格簇上密密麻麻地分布一半以上的蚕茧。蓝美珠拿起一板方格簇,仔细数了数:“如果一板都结满了茧那就有320多个。现在的收购价是29元一斤,一满板的话大约有15元的收益。”她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天预估能摘400斤以上的蚕茧,这批蚕茧质量好,价格也不错。”
摘茧有技巧质量是关键
“小小的蚕茧是群众的致富宝,但是摘蚕茧也需要一定技巧。”蓝美珠边说边示范,“用一根手指把它顶出来,然后摘下来,这样摘得干净。”她的动作娴熟而轻柔。
“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一些茧外表有多余的蚕丝,就要把这种蚕丝清理掉,蚕茧的质量才会好。”蓝美珠解释,蚕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收购价格,因此蚕农们都会格外细心,确保每一个蚕茧都干净、完整。
小蚕茧大产业织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上浪村的桑蚕产业是忻城县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上浪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蚕桑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许多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加入蚕桑产业的大军。小小的蚕房,不仅承载着群众勤劳的汗水,更织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丝路”。
从蚕房到市场,从茧丝到财富,古蓬镇上浪村的群众用勤劳和智慧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蚕茧虽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不仅是村民致富的“金钥匙”,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