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研究院会员爆料,华为今年将推出AR眼镜。这意味着,沉寂了5年的华为,要在XR赛道上重新亮剑。
01华为的"三步走":从试水到领先
华为在AR/VR领域的布局,要从2016年说起。那一年,华为推出了第一款VR产品——HUAWEI VR。本质上这是个"手机盒子",需要插入华为手机才能使用。延迟20毫秒,95度视场角,与暴风魔镜合作提供内容。
2016年华为发布其第一款VR产品,图源:芯智讯
2016年华为发布其第一款VR产品,图源:余承东
很多人当时觉得这是个玩具。但华为的工程师们知道,这只是试水。2017年,华为发布了真正的一体机——HUAWEI VR2。双FAST LCD屏幕,单眼1600×1440分辨率,采用菲涅尔镜片光学方案。2017年华为发布其第2款VR产品,图源:黑匣
光学领域的小试牛刀则出现在2019年。华为VR Glass横空出世:重量仅166克(相当于一部手机),而4年后苹果发布的Vision Pro仅仅头显重量就达到了620克。2019年华为发布其第3款VR产品,图源:华为
它是全球第一款量产采用Pancake技术的VR眼镜。这项技术通过折叠光路,大幅提升了显示体验的同时将厚度大幅减少。而如今稳坐XR第一交椅的Meta,直到2022年才推出第一款Pancake产品Quest Pro,整整晚了华为三年。
02制裁下的"猥琐发育"
2019年,华为遭遇美国制裁。AR/VR这种"重要不紧急"的项目被搁置,大量人才流失。一部分去了OPPO、vivo等同样看重XR的厂商,一部分进入了上游供应链。比如现在给Rokid做光波导的供应商,核心成员就来自华为的光波研发团队。华为在2012实验室光机光波导方面的技术积累,就这样散落到了整个产业链中。Rokid Glasses,图源:Rokid
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华为没有砍掉AR/VR团队。这个团队一直在"猥琐发育",默默积累技术。反观其他厂商,OPPO曾经有庞大的XR团队,先后开发出三代AR产品,但前年团队确遭到整体裁撤,"割得很干净,死在黎明前",有前团队成员如是说。
03为什么是现在?
华为选择在2025年重新发力AR,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凤凰涅槃,重新出发五年前的制裁,对华为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但正如尼采所说,"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麒麟芯片的回归,标志着华为已经基本摆脱了美国制裁的束缚。从麒麟9000S到9010,华为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上的自主能力日趋成熟。对于AR眼镜这样需要强大算力支撑的设备而言,拥有自研芯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华为可以针对AR应用场景进行专门的芯片优化,而不用受制于通用芯片的性能瓶颈。更重要的是,鸿蒙NEXT的正式商用,为华为构建了完整的操作系统生态。这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更是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态的核心枢纽。AR眼镜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硬件产品,而是整个鸿蒙生态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与华为手机、平板、手表、汽车等设备无缝协同,形成真正的万物互联体验。品牌力的恢复,也为华为AR眼镜的推广奠定了用户基础。华为Mate系列、P系列重新站稳高端市场,消费者对华为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依然很高。
图片由AI生成,纯属杜撰,如有巧合,则纯属巧合
地利:风起云涌,时机已至
2025年,被业界称为"AI眼镜元年"。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今年CES展会上,47款AI和AR眼镜产品集中亮相,从初创公司到科技巨头,几乎所有玩家都在押注这个赛道。这种集体行动,往往预示着一个行业拐点的到来。消费者教育的完成,是华为入局的最佳时机。Meta Ray-Ban AI眼镜在2024年销量超过150万台,这个数字证明了消费级AI及AR眼镜的商业可行性。华为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已经被教育过的市场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也为华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IDC预测2024-2029年中国AR/VR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41.1%,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支付能力更强,为华为AR眼镜提供了最佳的试验田。人和: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华为在AR/VR领域的技术积累,绝非一日之功。虽然经历了人才流失的阵痛,但华为AR/VR核心团队始终保持稳定。这支团队经过5年的"猥琐发育",不仅技术更加成熟,对市场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他们知道什么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什么是技术真正能实现的。专利护城河的深厚,体现了华为在AR领域的技术实力。110多项专利,95%是发明专利,这些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壁垒。供应链的优势,则为华为AR眼镜的量产提供了保障。从光学器件到精密制造,华为都有深厚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华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磨合,已经形成了高效的协同机制。
04剑指苹果、Meta
这款即将发布的AR眼镜,华为的定位很明确:高端产品,干的就是苹果和Meta!对于消费者来说,华为无异于提供了更多选择。而对于友商来说,国内二线厂商可以安心睡大觉——华为这次玩的是高端局,不存在面竞争。那谁会焦虑呢,嗯……关于华为AR眼镜,你如何看待?是行业新星还是“依托答辩”?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原文标题 : 狼来了?!
XR研究院会员爆料,华为今年将推出AR眼镜。这意味着,沉寂了5年的华为,要在XR赛道上重新亮剑。
01华为的"三步走":从试水到领先
华为在AR/VR领域的布局,要从2016年说起。那一年,华为推出了第一款VR产品——HUAWEI VR。本质上这是个"手机盒子",需要插入华为手机才能使用。延迟20毫秒,95度视场角,与暴风魔镜合作提供内容。
2016年华为发布其第一款VR产品,图源:芯智讯
2016年华为发布其第一款VR产品,图源:余承东
很多人当时觉得这是个玩具。但华为的工程师们知道,这只是试水。2017年,华为发布了真正的一体机——HUAWEI VR2。双FAST LCD屏幕,单眼1600×1440分辨率,采用菲涅尔镜片光学方案。2017年华为发布其第2款VR产品,图源:黑匣
光学领域的小试牛刀则出现在2019年。华为VR Glass横空出世:重量仅166克(相当于一部手机),而4年后苹果发布的Vision Pro仅仅头显重量就达到了620克。2019年华为发布其第3款VR产品,图源:华为
它是全球第一款量产采用Pancake技术的VR眼镜。这项技术通过折叠光路,大幅提升了显示体验的同时将厚度大幅减少。而如今稳坐XR第一交椅的Meta,直到2022年才推出第一款Pancake产品Quest Pro,整整晚了华为三年。
02制裁下的"猥琐发育"
2019年,华为遭遇美国制裁。AR/VR这种"重要不紧急"的项目被搁置,大量人才流失。一部分去了OPPO、vivo等同样看重XR的厂商,一部分进入了上游供应链。比如现在给Rokid做光波导的供应商,核心成员就来自华为的光波研发团队。华为在2012实验室光机光波导方面的技术积累,就这样散落到了整个产业链中。Rokid Glasses,图源:Rokid
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华为没有砍掉AR/VR团队。这个团队一直在"猥琐发育",默默积累技术。反观其他厂商,OPPO曾经有庞大的XR团队,先后开发出三代AR产品,但前年团队确遭到整体裁撤,"割得很干净,死在黎明前",有前团队成员如是说。
03为什么是现在?
华为选择在2025年重新发力AR,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凤凰涅槃,重新出发五年前的制裁,对华为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但正如尼采所说,"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麒麟芯片的回归,标志着华为已经基本摆脱了美国制裁的束缚。从麒麟9000S到9010,华为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上的自主能力日趋成熟。对于AR眼镜这样需要强大算力支撑的设备而言,拥有自研芯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华为可以针对AR应用场景进行专门的芯片优化,而不用受制于通用芯片的性能瓶颈。更重要的是,鸿蒙NEXT的正式商用,为华为构建了完整的操作系统生态。这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更是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态的核心枢纽。AR眼镜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硬件产品,而是整个鸿蒙生态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与华为手机、平板、手表、汽车等设备无缝协同,形成真正的万物互联体验。品牌力的恢复,也为华为AR眼镜的推广奠定了用户基础。华为Mate系列、P系列重新站稳高端市场,消费者对华为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依然很高。
图片由AI生成,纯属杜撰,如有巧合,则纯属巧合
地利:风起云涌,时机已至
2025年,被业界称为"AI眼镜元年"。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今年CES展会上,47款AI和AR眼镜产品集中亮相,从初创公司到科技巨头,几乎所有玩家都在押注这个赛道。这种集体行动,往往预示着一个行业拐点的到来。消费者教育的完成,是华为入局的最佳时机。Meta Ray-Ban AI眼镜在2024年销量超过150万台,这个数字证明了消费级AI及AR眼镜的商业可行性。华为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已经被教育过的市场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也为华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IDC预测2024-2029年中国AR/VR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41.1%,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支付能力更强,为华为AR眼镜提供了最佳的试验田。人和: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华为在AR/VR领域的技术积累,绝非一日之功。虽然经历了人才流失的阵痛,但华为AR/VR核心团队始终保持稳定。这支团队经过5年的"猥琐发育",不仅技术更加成熟,对市场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他们知道什么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什么是技术真正能实现的。专利护城河的深厚,体现了华为在AR领域的技术实力。110多项专利,95%是发明专利,这些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壁垒。供应链的优势,则为华为AR眼镜的量产提供了保障。从光学器件到精密制造,华为都有深厚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华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磨合,已经形成了高效的协同机制。
04剑指苹果、Meta
这款即将发布的AR眼镜,华为的定位很明确:高端产品,干的就是苹果和Meta!对于消费者来说,华为无异于提供了更多选择。而对于友商来说,国内二线厂商可以安心睡大觉——华为这次玩的是高端局,不存在面竞争。那谁会焦虑呢,嗯……关于华为AR眼镜,你如何看待?是行业新星还是“依托答辩”?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原文标题 : 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