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奥特维(688516)披露股东询价转让结果,公司实际控制人葛志勇、李文及员工持股平台奥创投资、奥利投资以28.35元/股的价格,向17家机构投资者转让合计1575万股,占总股本的4.99%,有效认购倍数达1.15倍。
此次减持套现总额约4.47亿元,其中葛志勇、李文分别套现2.13亿元、1.79亿元,资金用途明确为“自身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股东巧妙减持4.99%的股份,精确止步于5%举牌线之前。此举被业内视为“精巧平衡”,既规避了举牌披露冲击股价,又通过6个月锁定期缓冲抛压。
从业绩高增长到首度滑坡
资料显示,奥特维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专注于光伏、锂电及半导体行业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
自上市以来,公司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光伏设备领域的一匹“黑马”。在2020-2024年,公司的营收年增速均超45%,净利润曾暴涨138%。
但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明显下滑,营收降至15.34亿元,同比下滑21.9%;净利润更是大跌57.56%,仅达1.41亿元,创下上市后最大跌幅。
更严峻的是回款危机。公司的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3.7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28.9亿元。去年公司涉诉19起,被告方包括江苏中清、亿利一道等知名光伏企业,暴露出下游客户现金流紧绷。
光伏设备商的“天花板危机”
奥特维作为覆盖拉棒、硅片、电池、组件全环节的光伏设备龙头,其大约85%的营收均来自光伏设备领域。然而,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导致设备需求缩减。
2024年,公司的生产量急剧下滑超过60%,同行捷佳伟创与晶盛机电同样遭遇业务收缩。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量同比减少了15%,机构预测其全年营收或将下滑17.35%。
尽管奥特维在2024年成功获得了隆基2.7亿元和天合2.1亿元等大订单,但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客户取消或延缓执行合同的风险在增加。
未来的生死棋局
眼下,奥特维手握两大筹码:一是技术壁垒高企,其单晶炉、划焊一体机等核心设备持续占领高端市场份额;二是截至2024年底,公司手持118亿元订单,但需注意潜在的履约风险。
然而,光伏设备商的命运已与下游产业紧密相连,必须与客户协同推进技术迭代。当隆基、天合们为生存而战,奥特维的催收官司和实控人减持,折射出产业链层层传导的寒意。
面对光伏产业链价格触底、技术迭代加速的现状,奥特维已启动三大转型:
首先,在技术层面,公司于2024年推出适配HJT、钙钛矿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0BB(无主栅)串焊机,实现技术升级。其次,在市场布局上,奥特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订单占比已提升至25%,并预计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底投产。此外,公司还致力于生态延伸,通过收购立可数控、参股晶升半导体等措施,着力打造“设备+材料+服务”的全方位生态圈。
随着光伏行业由“规模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型的关键时期到来,奥特维能否凭借资本运作与技术创新实现二次腾飞,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7月8日,奥特维(688516)披露股东询价转让结果,公司实际控制人葛志勇、李文及员工持股平台奥创投资、奥利投资以28.35元/股的价格,向17家机构投资者转让合计1575万股,占总股本的4.99%,有效认购倍数达1.15倍。
此次减持套现总额约4.47亿元,其中葛志勇、李文分别套现2.13亿元、1.79亿元,资金用途明确为“自身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股东巧妙减持4.99%的股份,精确止步于5%举牌线之前。此举被业内视为“精巧平衡”,既规避了举牌披露冲击股价,又通过6个月锁定期缓冲抛压。
从业绩高增长到首度滑坡
资料显示,奥特维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专注于光伏、锂电及半导体行业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
自上市以来,公司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光伏设备领域的一匹“黑马”。在2020-2024年,公司的营收年增速均超45%,净利润曾暴涨138%。
但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明显下滑,营收降至15.34亿元,同比下滑21.9%;净利润更是大跌57.56%,仅达1.41亿元,创下上市后最大跌幅。
更严峻的是回款危机。公司的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3.7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28.9亿元。去年公司涉诉19起,被告方包括江苏中清、亿利一道等知名光伏企业,暴露出下游客户现金流紧绷。
光伏设备商的“天花板危机”
奥特维作为覆盖拉棒、硅片、电池、组件全环节的光伏设备龙头,其大约85%的营收均来自光伏设备领域。然而,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导致设备需求缩减。
2024年,公司的生产量急剧下滑超过60%,同行捷佳伟创与晶盛机电同样遭遇业务收缩。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量同比减少了15%,机构预测其全年营收或将下滑17.35%。
尽管奥特维在2024年成功获得了隆基2.7亿元和天合2.1亿元等大订单,但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客户取消或延缓执行合同的风险在增加。
未来的生死棋局
眼下,奥特维手握两大筹码:一是技术壁垒高企,其单晶炉、划焊一体机等核心设备持续占领高端市场份额;二是截至2024年底,公司手持118亿元订单,但需注意潜在的履约风险。
然而,光伏设备商的命运已与下游产业紧密相连,必须与客户协同推进技术迭代。当隆基、天合们为生存而战,奥特维的催收官司和实控人减持,折射出产业链层层传导的寒意。
面对光伏产业链价格触底、技术迭代加速的现状,奥特维已启动三大转型:
首先,在技术层面,公司于2024年推出适配HJT、钙钛矿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0BB(无主栅)串焊机,实现技术升级。其次,在市场布局上,奥特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订单占比已提升至25%,并预计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底投产。此外,公司还致力于生态延伸,通过收购立可数控、参股晶升半导体等措施,着力打造“设备+材料+服务”的全方位生态圈。
随着光伏行业由“规模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型的关键时期到来,奥特维能否凭借资本运作与技术创新实现二次腾飞,值得业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