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向雨
7月8日,川观新闻记者走进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迤沙拉村位于金沙江畔,依山而建,一排排高低错落、红墙灰瓦彝式风格的房子被农田所包围。它以其独特的彝汉融合文化、古朴的民居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吸引着八方来客,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俯瞰迤沙拉村附近的金沙江。
迤沙拉村坐落在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处,地处四川、云南两省交界之地,是攀枝花乃至四川省的“南大门”,108国道贯穿其间,自古以来就是川、滇的重要交通枢纽。迤沙拉村已有6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多建于清康熙年间,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彝族传统民居风格与江南水乡的特色。民居多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因长期的多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迤沙拉村占地面积约150公顷,居民600户2000多人,已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四川省最具保护价值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四川最美古村落”等称号。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迤沙拉村附近的山脊上,一座座风电机组迎风转动。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迤沙拉村附近的山脊上,一座座风电机组迎风转动。
迤沙拉村村民为八方来客表演节目。
迤沙拉村朴树的民俗民风吸引大批摄影师前来创作。
迤沙拉村一角。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李向雨
7月8日,川观新闻记者走进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迤沙拉村位于金沙江畔,依山而建,一排排高低错落、红墙灰瓦彝式风格的房子被农田所包围。它以其独特的彝汉融合文化、古朴的民居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吸引着八方来客,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俯瞰迤沙拉村附近的金沙江。
迤沙拉村坐落在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处,地处四川、云南两省交界之地,是攀枝花乃至四川省的“南大门”,108国道贯穿其间,自古以来就是川、滇的重要交通枢纽。迤沙拉村已有6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多建于清康熙年间,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彝族传统民居风格与江南水乡的特色。民居多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因长期的多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迤沙拉村占地面积约150公顷,居民600户2000多人,已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四川省最具保护价值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四川最美古村落”等称号。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迤沙拉村附近的山脊上,一座座风电机组迎风转动。
俯瞰金沙江边的迤沙拉村。
迤沙拉村附近的山脊上,一座座风电机组迎风转动。
迤沙拉村村民为八方来客表演节目。
迤沙拉村朴树的民俗民风吸引大批摄影师前来创作。
迤沙拉村一角。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