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横扫广州楼市?天河一村村民涌入售楼处,拆迁户买了20亿元黄埔区新房

时代财经

9小时前

黄埔区亦公布了阶段性成绩,自去年4月开出首张房票至今年5月30日,黄埔全区通过“房票安置”模式累计完成认购商品房达到1100余套,去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拉动资金流转超20亿元。

相比前一日的热闹景象,7月8日,位于天河区的新盘联投文津府销售中心恢复了一丝平静。

7月7日上午,联投文津府迎来了一个特别的看房团——来自天河区凤凰街道柯木塱村的村民,村民排队入场之后,又将沙盘团团围住,销售中心十分热闹。文津府销售人员也证实,7月7日确实有柯木塱的看房团前来参观。

根据“广州天河发布”公众号,柯木塱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下称“柯木塱村旧改项目”)已于6月28日实现首期改造范围广汕路以南凤凰汇东侧地块的破土动工。按照规划,柯木塱村旧改项目整体采用滚动开发的模式推进改造,首期优先建设安置房,二期腾挪空间引入产业载体,三期完善教育医疗。

有市场消息称,6月,柯木塱村旧改项目曾就广汕路以南项目回迁安置房置换商品房的事项,向村民进行意愿征询,可供置换的商品房源涉及天河区5个楼盘,后又增加4个至9个,其中包括联投文津府。但这一消息目前尚未得到佐证。

时代财经获悉,房票确已在柯木塱村暗流涌动。

村民看房团涌入天河一新盘售楼处

7月7日上午,免费楼巴在广汕公路柯木塱村路段的四个集合点接上村民,出发前往8公里之外的联投文津府看房,为了鼓励村民参与,联投文津府还给到访的村民派发“三选一”福利,即10斤大米、1.8升花生油或者一箱可乐。

除了联投文津府,市场消息涉及的另外8个楼盘亦全部位于天河区。时代财经以购房者的身份走访其中一个项目时,相关工作人员称,项目确实被纳入了房票安置名单。

就房票安置事项,时代财经向柯木塱改造工作专班提出采访请求,但对方未予接受。

不过,据时代财经了解,是否采用房票安置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并非一个确定的安置方式,村民到访联投文津府也仅是参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网传资料显示被征询房票安置意见的对象并非整个柯木塱村旧改项目,而是首期改造范围的广汕路以南片区。

柯木塱村村民的出现之所以引起外界热议,是因为柯木塱村庞大的改造体量,一旦首期落实房票安置,也给后续的安置方式带来想象空间,在外界看来,数量较多的房票进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市场。

根据“广州天河发布”,柯木塱村旧改项目是天河区体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改造范围269.54公顷(即269.5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设量470.67万平方米,涵盖住宅、产业、公共服务等功能,其中,包括365.37万平方米住宅。整个项目共涉及改造户数7179户,户籍总人口12860人。

广州旧改房票安置模式加速落地

房票是指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征收人(区政府)出具给被征收人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即在被征收人与征收人(区政府)签订补偿协议后,将被征收人可获得的权益转换成一张可用于购置房屋的票据,“房票安置”是现有货币补偿和实物安置模式的一种补充形式。

2024年1月4日,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经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次日,荔湾区石围塘旧城改造项目作为试点,发行了广州市第一批房票。

实际上,《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被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至今,房票安置模式是以小范围试点的形式在进行,但今年有着明显加速。

根据时代财经统计,截至目前,广州已有荔湾区、黄埔区、天河区、花都区和南沙区公布过房票发放案例。其中,花都区于5月16日发放首批房票,同日公布杨二村、东边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是首批试行房票安置政策的项目;南沙区则在6月16日向首批18名房票使用人颁发房票凭证,房票总额超5000万元。

黄埔区亦公布了阶段性成绩,自去年4月开出首张房票至今年5月30日,黄埔全区通过“房票安置”模式累计完成认购商品房达到1100余套,去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拉动资金流转超20亿元。该区认为,这一创新模式显著加快村民回迁进程,有效盘活区域房地产市场。

近日,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项目中,天河区向涉及土地收储的企业开出面额高达1亿元的房票,刷新了广州市单张房票面额的最高纪录,根据“广州天河发布”,目前,上述企业已成功运用亿元房票,签订物业购买合同,实现经营场所的升级。

合富研究院报告指出,上半年,广州全市新房网签成交36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7%,原因是多个容积率新规楼盘入市,有效撬动需求,房企积极应对市场,通过让利促进成交,合富研究院特别提及,今年旧改加速亦为上半年的购房需求添加了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部署是“一年开局、三年攻坚、五年见效”,作为攻坚第一年,今年广州计划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其中城中村改造1000亿元以上。

黄埔区亦公布了阶段性成绩,自去年4月开出首张房票至今年5月30日,黄埔全区通过“房票安置”模式累计完成认购商品房达到1100余套,去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拉动资金流转超20亿元。

相比前一日的热闹景象,7月8日,位于天河区的新盘联投文津府销售中心恢复了一丝平静。

7月7日上午,联投文津府迎来了一个特别的看房团——来自天河区凤凰街道柯木塱村的村民,村民排队入场之后,又将沙盘团团围住,销售中心十分热闹。文津府销售人员也证实,7月7日确实有柯木塱的看房团前来参观。

根据“广州天河发布”公众号,柯木塱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下称“柯木塱村旧改项目”)已于6月28日实现首期改造范围广汕路以南凤凰汇东侧地块的破土动工。按照规划,柯木塱村旧改项目整体采用滚动开发的模式推进改造,首期优先建设安置房,二期腾挪空间引入产业载体,三期完善教育医疗。

有市场消息称,6月,柯木塱村旧改项目曾就广汕路以南项目回迁安置房置换商品房的事项,向村民进行意愿征询,可供置换的商品房源涉及天河区5个楼盘,后又增加4个至9个,其中包括联投文津府。但这一消息目前尚未得到佐证。

时代财经获悉,房票确已在柯木塱村暗流涌动。

村民看房团涌入天河一新盘售楼处

7月7日上午,免费楼巴在广汕公路柯木塱村路段的四个集合点接上村民,出发前往8公里之外的联投文津府看房,为了鼓励村民参与,联投文津府还给到访的村民派发“三选一”福利,即10斤大米、1.8升花生油或者一箱可乐。

除了联投文津府,市场消息涉及的另外8个楼盘亦全部位于天河区。时代财经以购房者的身份走访其中一个项目时,相关工作人员称,项目确实被纳入了房票安置名单。

就房票安置事项,时代财经向柯木塱改造工作专班提出采访请求,但对方未予接受。

不过,据时代财经了解,是否采用房票安置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并非一个确定的安置方式,村民到访联投文津府也仅是参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网传资料显示被征询房票安置意见的对象并非整个柯木塱村旧改项目,而是首期改造范围的广汕路以南片区。

柯木塱村村民的出现之所以引起外界热议,是因为柯木塱村庞大的改造体量,一旦首期落实房票安置,也给后续的安置方式带来想象空间,在外界看来,数量较多的房票进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市场。

根据“广州天河发布”,柯木塱村旧改项目是天河区体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改造范围269.54公顷(即269.5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设量470.67万平方米,涵盖住宅、产业、公共服务等功能,其中,包括365.37万平方米住宅。整个项目共涉及改造户数7179户,户籍总人口12860人。

广州旧改房票安置模式加速落地

房票是指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征收人(区政府)出具给被征收人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即在被征收人与征收人(区政府)签订补偿协议后,将被征收人可获得的权益转换成一张可用于购置房屋的票据,“房票安置”是现有货币补偿和实物安置模式的一种补充形式。

2024年1月4日,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经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次日,荔湾区石围塘旧城改造项目作为试点,发行了广州市第一批房票。

实际上,《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被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至今,房票安置模式是以小范围试点的形式在进行,但今年有着明显加速。

根据时代财经统计,截至目前,广州已有荔湾区、黄埔区、天河区、花都区和南沙区公布过房票发放案例。其中,花都区于5月16日发放首批房票,同日公布杨二村、东边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是首批试行房票安置政策的项目;南沙区则在6月16日向首批18名房票使用人颁发房票凭证,房票总额超5000万元。

黄埔区亦公布了阶段性成绩,自去年4月开出首张房票至今年5月30日,黄埔全区通过“房票安置”模式累计完成认购商品房达到1100余套,去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拉动资金流转超20亿元。该区认为,这一创新模式显著加快村民回迁进程,有效盘活区域房地产市场。

近日,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项目中,天河区向涉及土地收储的企业开出面额高达1亿元的房票,刷新了广州市单张房票面额的最高纪录,根据“广州天河发布”,目前,上述企业已成功运用亿元房票,签订物业购买合同,实现经营场所的升级。

合富研究院报告指出,上半年,广州全市新房网签成交36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7%,原因是多个容积率新规楼盘入市,有效撬动需求,房企积极应对市场,通过让利促进成交,合富研究院特别提及,今年旧改加速亦为上半年的购房需求添加了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部署是“一年开局、三年攻坚、五年见效”,作为攻坚第一年,今年广州计划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其中城中村改造1000亿元以上。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