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里的“科技密码”|在怀仁感受创新之风吹入传统产业

新华指数

2天前

2023年,怀仁市成立了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在日用瓷产品检验检测方面填补了山西全参数监测的空白,也为当地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地处雁门关外的山西朔州怀仁市被誉为北方日用瓷都,这里陶土资源储量丰富,生产陶瓷的历史始于春秋、兴于辽金、盛于明清,民间窑火千年不断。近年来,通过打造陶瓷产业集群,当地陶瓷产业已形成了从原料、生产、烤花、包装材料、陶瓷机械、窑具窑炉制造、模具制造、花纸设计等完整的产业链。

特别是2022年《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以来,作为首批“十大专业镇”的怀仁实现了陶瓷产业质、量的双重跃升。截至2024年底,怀仁陶瓷专业镇主导产业实现营收33.25亿元,陶瓷产业辐射当地7个乡镇80多个村,从业人员达到5.6万人,已成为怀仁的强市和富民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怀仁陶瓷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此前发布的《新华·怀仁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24)》显示,怀仁陶瓷创新化指数从2021年的100.00点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150.52点,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69%。一股创新之风正为怀仁陶瓷注入新的活力。

企业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力

怀仁1.jpg

图为锦泰陶瓷自动化生产线

目前,怀仁市陶瓷企业现已装备自动化生产设备200多台(套)。同时,依托1家省级、2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持续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活动。全市陶瓷企业现有2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锦泰陶瓷、盛瑞陶瓷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朔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怀仁3.jpg

图为锦泰陶瓷生产的产品

2024年,怀仁市53家陶瓷企业共注册商标数为92件;怀仁陶瓷行业有效授权专利数为130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70件,外观设计44件。

从清洁车间到清洁能源,绿色创新成了越来越多企业的主动作为。怀仁市亿家亲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敏介绍,2024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完成3兆瓦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和节能窑具改造升级,使公司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搭建平台,形成创新乘数效应

2023年,怀仁市成立了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在日用瓷产品检验检测方面填补了山西全参数监测的空白,也为当地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今年已累计为10家日用陶瓷企业34个品种12个参数出具检测报告34份。” 怀仁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武建军介绍,目前中心检测项目可覆盖日用瓷器、骨质瓷器、镁质强化瓷器等34类产品,包括吸水率、抗热震性、白度、光泽度、铅镉迁移量等119项参数。

怀仁2.jpg

图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做陶瓷产品检测

此外,怀仁市还在北京建起陶瓷产品驻京展示营销服务平台并全面运营。怀仁市陶瓷科技艺术创新中心项目也将于2025年内完工。

人才培养,筑牢产业升级之基

当地以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为抓手,为陶瓷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并向全国输送陶瓷领域专业人才。该学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不错,也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怀仁4.jpg

图为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作品

该学院还开展了丰富的陶瓷专业交流活动,先后承办了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中陶奖-怀仁杯)、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暨2024年全国轻工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吸引了一大批有创意、有思想,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优秀学子在这里求学深造。

为人才创新提供环境与土壤,该学院还围绕打造陶瓷品牌专业建立了大师工作室19个、创建了众创空间,为陶瓷材料、工艺、设计创新做好人才积累。以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教研室主任、90后陶瓷艺术家白月为例,2024年11月,她的绞胎瓷作品《以爱之名》系列在第十二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上斩获金奖,古老的绞胎瓷技艺在怀仁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李志兰)

2023年,怀仁市成立了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在日用瓷产品检验检测方面填补了山西全参数监测的空白,也为当地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地处雁门关外的山西朔州怀仁市被誉为北方日用瓷都,这里陶土资源储量丰富,生产陶瓷的历史始于春秋、兴于辽金、盛于明清,民间窑火千年不断。近年来,通过打造陶瓷产业集群,当地陶瓷产业已形成了从原料、生产、烤花、包装材料、陶瓷机械、窑具窑炉制造、模具制造、花纸设计等完整的产业链。

特别是2022年《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以来,作为首批“十大专业镇”的怀仁实现了陶瓷产业质、量的双重跃升。截至2024年底,怀仁陶瓷专业镇主导产业实现营收33.25亿元,陶瓷产业辐射当地7个乡镇80多个村,从业人员达到5.6万人,已成为怀仁的强市和富民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怀仁陶瓷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此前发布的《新华·怀仁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24)》显示,怀仁陶瓷创新化指数从2021年的100.00点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150.52点,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69%。一股创新之风正为怀仁陶瓷注入新的活力。

企业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力

怀仁1.jpg

图为锦泰陶瓷自动化生产线

目前,怀仁市陶瓷企业现已装备自动化生产设备200多台(套)。同时,依托1家省级、2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持续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活动。全市陶瓷企业现有2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锦泰陶瓷、盛瑞陶瓷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朔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怀仁3.jpg

图为锦泰陶瓷生产的产品

2024年,怀仁市53家陶瓷企业共注册商标数为92件;怀仁陶瓷行业有效授权专利数为130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70件,外观设计44件。

从清洁车间到清洁能源,绿色创新成了越来越多企业的主动作为。怀仁市亿家亲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敏介绍,2024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完成3兆瓦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和节能窑具改造升级,使公司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搭建平台,形成创新乘数效应

2023年,怀仁市成立了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在日用瓷产品检验检测方面填补了山西全参数监测的空白,也为当地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今年已累计为10家日用陶瓷企业34个品种12个参数出具检测报告34份。” 怀仁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武建军介绍,目前中心检测项目可覆盖日用瓷器、骨质瓷器、镁质强化瓷器等34类产品,包括吸水率、抗热震性、白度、光泽度、铅镉迁移量等119项参数。

怀仁2.jpg

图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做陶瓷产品检测

此外,怀仁市还在北京建起陶瓷产品驻京展示营销服务平台并全面运营。怀仁市陶瓷科技艺术创新中心项目也将于2025年内完工。

人才培养,筑牢产业升级之基

当地以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为抓手,为陶瓷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并向全国输送陶瓷领域专业人才。该学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不错,也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怀仁4.jpg

图为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作品

该学院还开展了丰富的陶瓷专业交流活动,先后承办了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中陶奖-怀仁杯)、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暨2024年全国轻工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吸引了一大批有创意、有思想,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优秀学子在这里求学深造。

为人才创新提供环境与土壤,该学院还围绕打造陶瓷品牌专业建立了大师工作室19个、创建了众创空间,为陶瓷材料、工艺、设计创新做好人才积累。以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教研室主任、90后陶瓷艺术家白月为例,2024年11月,她的绞胎瓷作品《以爱之名》系列在第十二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上斩获金奖,古老的绞胎瓷技艺在怀仁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李志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