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职业餐饮网
作者/小鱼
海底捞新开“拌饭”外卖专营店!
近日,职餐记者在点“外卖”的时候,发现北京区域出现多家“海底捞.拌饭”的专营店,主卖捞饭、拌饭和盖码饭,炒饭四大系列,人均25元。
通过搜索发现,不仅是职餐总部所在的北京,武汉、西安等地均已上线,共计上百家。
这其实这不是海底捞第一次布局线上外卖店了,早在之前,海底捞就曾推出“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外卖专营店。
那这次,海底捞的拌饭外卖专营店有着怎样的新模式? 这一动作“背后”暗藏哪些“深意”呢?
01
海底捞开“拌饭专营店”
卖捞饭、炒饭、拌饭和盖码饭,人均25元!
早在今年 3 月,海底捞外送官方账号便透露,已在全国门店上线下饭火锅菜的全新拌饭系列。
如今,海底捞将 “拌饭” 系列独立拆分,打造专业外卖专营店,足见其深耕外卖赛道的决心。
1、在北京、成都、武汉、西安等地批量上线多家“拌饭”专营店
此前海底捞多家门店推出工作日自助午餐,引起热议。
与此前以单店试点自助午餐不同,海底捞此次推出的“拌饭店”显然有备而来,集中在多个城市同步上新。
自今年 5 月起,北京多个商圈及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已集中涌现上百家海底捞?拌饭外卖专营店。从销售数据上看,这些门店刚投入运营不久,数据仍有提升空间。
据了解,海底捞拌饭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下饭火锅菜自然 “生长” 的结果 —— 从火锅菜延伸至盖码饭,再到如今的拌饭,顺势切入米饭快餐市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款“捞饭”,正是源自海底捞顾客的DIY吃法——“牛肉粒+番茄锅底+米饭”以及“虾滑+番茄锅底+米饭”。
2、产品主卖捞饭、拌饭、炒饭和盖码饭,人均25左右
海底捞的拌饭专营店产品线十分丰富,其产品体系涵盖捞饭、拌饭、炒饭和盖码饭四大系列共 19 款主食。
进入海底捞?拌饭的外卖页面,“好饭三层香 、酱香?肉香?大米香” 的宣传口号格外醒目。
从产品上看,四大系列共19款产品各有特色。
火锅捞饭主打番茄风味,包含浓香番茄牛肉粒捞饭、番茄大颗粒虾滑捞饭2款产品;招牌拌饭系列包含5款人气餐品,涵盖嫩烧果木烟熏鸡胸肉拌饭,招牌肥牛饭等菜品,
特色码饭系列有7款产品,包含麻辣磷虾盖码饭、番茄牛腩饭、香辣肉酱虾仁盖码饭等;炒饭系列的 5 款产品,包含红葱脆骨蛋炒饭、黑松露鱼籽牛肉炒饭等。
从价格上看,以上四大系列的产品券前价格集中在25.9-38.9元之间, 同其他冒菜、小火锅价格差不多。 叠加外卖平台的红包补助,浓香番茄牛肉粒捞饭到手价约25元。
为丰富用餐体验,店铺还推出琵琶腿小吃,并同步上市7款饮料,主食搭配小食饮品,为消费者提供多元选择。
3、依托品牌资源,设立外卖子品牌
所谓外卖子品牌,是指在原有品牌体系内,基于不同产品线或消费场景,拆解并独立运营的新品牌形态。
此次海底捞推出的“海底捞?拌饭”,正是从“下饭火锅菜”中拆分出的热门单品,延伸形成的独立拌饭品牌。
新品牌不仅能承接原有的产品热度,还可充分借力海底捞成熟的供应链、线上运营与履约体系,在品类定位与市场传播上更具针对性,也更易获得消费者关注与转化。
02
用 “外卖子品牌” ,开拓新赛道,掘金万亿外卖市场!
若说过去千人千面时代,餐饮只需满足 “吃好” 即可增长。
而如今一人千面时代,同一消费者在不同场景需求各异,对餐企要求更高。存量竞争下,几乎所有餐企都在全力寻找增量。
火锅品牌也从 “守着火锅卖火锅” 转向 “围着火锅做拓展”。 海底捞这次在全国批量上线拌饭.外卖专营店的举动,既是一线门店的自救,更是万亿餐饮市场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法则。
1、去年外送业务达12.54亿,拌饭店继续“发力”万亿外卖市场
近几年,外卖市场规模逐渐增加,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扩大。随着外卖行业逐步成熟,以及餐饮行业数字化渗透程度的逐步提高。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为16357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9567亿元。
作为火锅品类领军者的海底捞,自然不会错失战略机遇,正积极布局以抢占市场红利。
早在2022年,海底捞就已重塑外卖体系,组建了社区营运事业部,强化“到家”服务业,形成了“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同时满足“堂食+零售+自提”的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数据印证了布局成效:根据海底捞年报,其外送业务收入从 2019 年的 4.48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2.8 亿元。
2023 年,海底捞进一步深化到家业务,在传统火锅外卖基础上,通过深度用户画像分析,新增 “海底捞外送?欢乐宴” 与 “海底捞下饭火锅菜” 两条业务线,形成差异化服务矩阵。受益于上述举措,2024 年其外卖收入同比增长 20.4%,达 12.54 亿元。
而 “海底捞拌饭” 的推出,也许就是品牌在外卖市场的进一步深耕 —— 在高客单价火锅外送业务之外,开辟全新线上增长曲线,持续挖掘万亿级外卖市场的增量空间。
2、设立外卖子品牌,突破原有经营模式,拓宽增长路径
火锅品类向来以聚餐场景为核心,长期呈现 “堂食为主、外卖为辅” 的格局。
然而当前火锅堂食市场已陷入红海厮杀,过去一年行业闭店超 21 万家。这一残酷数据背后,折射出火锅赛道天花板渐显、竞争格局剧烈重构的现实。
为突破经营困局,不少品牌将目光投向外卖市场的盈利潜力,通过设立外卖子品牌打破传统模式,实现外卖平台上的多元化经营与品牌延伸。例如左庭右院推出子品牌 “鲜牛肉烫捞”,就是这一策略的实践。
此次海底捞推出拌饭店,连同此前上线的下饭火锅菜等外卖店,显然也是在持续加码外卖子品牌布局,以此寻求新的增长突破口。
那么,为何餐饮品牌纷纷聚焦线上布局子品牌?
首先,可以获得多的曝光和销量。通过在外卖平台上设置不同的“分身”品牌,商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曝光和销量,而不会影响主品牌。
其次,自身优势的放大。商家可以进一步放大和强化自身的卖点与优势,做快、做小、做低客单价,通过提供不同种类或价位的产品来拓展客户群。
再次,成本效益高。无需投入巨额资金开设新店,仅凭借单店租金成本,就能拓展出多个外卖流量入口。商家可通过优化现有门店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现运营目标,还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与服务。
职业餐饮网小结:
海底捞批量上线拌饭外卖专营店,是其深耕外卖赛道的关键落子。
依托现有资源,品牌以 “外卖子品牌” 模式突破场景局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拓宽增长路径,为自身开辟全新增量空间。
在存量竞争加剧的当下,“线下筑基、线上拓维” 已成为行业显著新趋势。餐企通过夯实线下门店根基、拓展线上多元场景形成协同发展格局,而海底捞的实践,或将为更多餐企提供了可借鉴的破局范本。
登录 | 注册
拆解巴奴与海底捞,谁更值得被投资
巴奴火锅想做第二个海底捞
人均140元的巴奴火锅,没海底捞会赚钱
海底捞怎么卖起了盒饭?
海底捞开卖20元“炒菜”自助午餐,火锅店抢快餐生意?
海底捞“降维”求生?
波司登营收利润连续8年创同期历史新高
回到顶部
出品/职业餐饮网
作者/小鱼
海底捞新开“拌饭”外卖专营店!
近日,职餐记者在点“外卖”的时候,发现北京区域出现多家“海底捞.拌饭”的专营店,主卖捞饭、拌饭和盖码饭,炒饭四大系列,人均25元。
通过搜索发现,不仅是职餐总部所在的北京,武汉、西安等地均已上线,共计上百家。
这其实这不是海底捞第一次布局线上外卖店了,早在之前,海底捞就曾推出“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外卖专营店。
那这次,海底捞的拌饭外卖专营店有着怎样的新模式? 这一动作“背后”暗藏哪些“深意”呢?
01
海底捞开“拌饭专营店”
卖捞饭、炒饭、拌饭和盖码饭,人均25元!
早在今年 3 月,海底捞外送官方账号便透露,已在全国门店上线下饭火锅菜的全新拌饭系列。
如今,海底捞将 “拌饭” 系列独立拆分,打造专业外卖专营店,足见其深耕外卖赛道的决心。
1、在北京、成都、武汉、西安等地批量上线多家“拌饭”专营店
此前海底捞多家门店推出工作日自助午餐,引起热议。
与此前以单店试点自助午餐不同,海底捞此次推出的“拌饭店”显然有备而来,集中在多个城市同步上新。
自今年 5 月起,北京多个商圈及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已集中涌现上百家海底捞?拌饭外卖专营店。从销售数据上看,这些门店刚投入运营不久,数据仍有提升空间。
据了解,海底捞拌饭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下饭火锅菜自然 “生长” 的结果 —— 从火锅菜延伸至盖码饭,再到如今的拌饭,顺势切入米饭快餐市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款“捞饭”,正是源自海底捞顾客的DIY吃法——“牛肉粒+番茄锅底+米饭”以及“虾滑+番茄锅底+米饭”。
2、产品主卖捞饭、拌饭、炒饭和盖码饭,人均25左右
海底捞的拌饭专营店产品线十分丰富,其产品体系涵盖捞饭、拌饭、炒饭和盖码饭四大系列共 19 款主食。
进入海底捞?拌饭的外卖页面,“好饭三层香 、酱香?肉香?大米香” 的宣传口号格外醒目。
从产品上看,四大系列共19款产品各有特色。
火锅捞饭主打番茄风味,包含浓香番茄牛肉粒捞饭、番茄大颗粒虾滑捞饭2款产品;招牌拌饭系列包含5款人气餐品,涵盖嫩烧果木烟熏鸡胸肉拌饭,招牌肥牛饭等菜品,
特色码饭系列有7款产品,包含麻辣磷虾盖码饭、番茄牛腩饭、香辣肉酱虾仁盖码饭等;炒饭系列的 5 款产品,包含红葱脆骨蛋炒饭、黑松露鱼籽牛肉炒饭等。
从价格上看,以上四大系列的产品券前价格集中在25.9-38.9元之间, 同其他冒菜、小火锅价格差不多。 叠加外卖平台的红包补助,浓香番茄牛肉粒捞饭到手价约25元。
为丰富用餐体验,店铺还推出琵琶腿小吃,并同步上市7款饮料,主食搭配小食饮品,为消费者提供多元选择。
3、依托品牌资源,设立外卖子品牌
所谓外卖子品牌,是指在原有品牌体系内,基于不同产品线或消费场景,拆解并独立运营的新品牌形态。
此次海底捞推出的“海底捞?拌饭”,正是从“下饭火锅菜”中拆分出的热门单品,延伸形成的独立拌饭品牌。
新品牌不仅能承接原有的产品热度,还可充分借力海底捞成熟的供应链、线上运营与履约体系,在品类定位与市场传播上更具针对性,也更易获得消费者关注与转化。
02
用 “外卖子品牌” ,开拓新赛道,掘金万亿外卖市场!
若说过去千人千面时代,餐饮只需满足 “吃好” 即可增长。
而如今一人千面时代,同一消费者在不同场景需求各异,对餐企要求更高。存量竞争下,几乎所有餐企都在全力寻找增量。
火锅品牌也从 “守着火锅卖火锅” 转向 “围着火锅做拓展”。 海底捞这次在全国批量上线拌饭.外卖专营店的举动,既是一线门店的自救,更是万亿餐饮市场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法则。
1、去年外送业务达12.54亿,拌饭店继续“发力”万亿外卖市场
近几年,外卖市场规模逐渐增加,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扩大。随着外卖行业逐步成熟,以及餐饮行业数字化渗透程度的逐步提高。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为16357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9567亿元。
作为火锅品类领军者的海底捞,自然不会错失战略机遇,正积极布局以抢占市场红利。
早在2022年,海底捞就已重塑外卖体系,组建了社区营运事业部,强化“到家”服务业,形成了“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同时满足“堂食+零售+自提”的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数据印证了布局成效:根据海底捞年报,其外送业务收入从 2019 年的 4.48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2.8 亿元。
2023 年,海底捞进一步深化到家业务,在传统火锅外卖基础上,通过深度用户画像分析,新增 “海底捞外送?欢乐宴” 与 “海底捞下饭火锅菜” 两条业务线,形成差异化服务矩阵。受益于上述举措,2024 年其外卖收入同比增长 20.4%,达 12.54 亿元。
而 “海底捞拌饭” 的推出,也许就是品牌在外卖市场的进一步深耕 —— 在高客单价火锅外送业务之外,开辟全新线上增长曲线,持续挖掘万亿级外卖市场的增量空间。
2、设立外卖子品牌,突破原有经营模式,拓宽增长路径
火锅品类向来以聚餐场景为核心,长期呈现 “堂食为主、外卖为辅” 的格局。
然而当前火锅堂食市场已陷入红海厮杀,过去一年行业闭店超 21 万家。这一残酷数据背后,折射出火锅赛道天花板渐显、竞争格局剧烈重构的现实。
为突破经营困局,不少品牌将目光投向外卖市场的盈利潜力,通过设立外卖子品牌打破传统模式,实现外卖平台上的多元化经营与品牌延伸。例如左庭右院推出子品牌 “鲜牛肉烫捞”,就是这一策略的实践。
此次海底捞推出拌饭店,连同此前上线的下饭火锅菜等外卖店,显然也是在持续加码外卖子品牌布局,以此寻求新的增长突破口。
那么,为何餐饮品牌纷纷聚焦线上布局子品牌?
首先,可以获得多的曝光和销量。通过在外卖平台上设置不同的“分身”品牌,商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曝光和销量,而不会影响主品牌。
其次,自身优势的放大。商家可以进一步放大和强化自身的卖点与优势,做快、做小、做低客单价,通过提供不同种类或价位的产品来拓展客户群。
再次,成本效益高。无需投入巨额资金开设新店,仅凭借单店租金成本,就能拓展出多个外卖流量入口。商家可通过优化现有门店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现运营目标,还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与服务。
职业餐饮网小结:
海底捞批量上线拌饭外卖专营店,是其深耕外卖赛道的关键落子。
依托现有资源,品牌以 “外卖子品牌” 模式突破场景局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拓宽增长路径,为自身开辟全新增量空间。
在存量竞争加剧的当下,“线下筑基、线上拓维” 已成为行业显著新趋势。餐企通过夯实线下门店根基、拓展线上多元场景形成协同发展格局,而海底捞的实践,或将为更多餐企提供了可借鉴的破局范本。
登录 | 注册
拆解巴奴与海底捞,谁更值得被投资
巴奴火锅想做第二个海底捞
人均140元的巴奴火锅,没海底捞会赚钱
海底捞怎么卖起了盒饭?
海底捞开卖20元“炒菜”自助午餐,火锅店抢快餐生意?
海底捞“降维”求生?
波司登营收利润连续8年创同期历史新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