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股反复震荡爆发。今天带来一只PCB+光通信+消费电子业绩暴增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股价近3个月上涨超67%。
2、2025年一季报显示,该股总营收为86.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56亿元,营收总收入同比增长11.07%,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57.55%。
3、公司大手笔收购光通信领域企业,开拓消费电子、新能源后的第三条增长曲线。
4、近期,工信部提出加快制定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重点支持 5G、数据中心、新能源等领域,与公司的业务布局高度契合。
PCB行业产业链解析
上游原材料领域,覆铜板企业加速高端替代,生益科技Megtron 6 材料打破日本企业垄断,使高频高速覆铜板成本降低 30%;铜箔向 4μm 以下超薄规格突破,龙电华鑫的复合铜箔 2025 年产能将达 30 亿平方米,适配新能源与 AI 设备需求。中游制造环节,中国已占据全球 55% 的 PCB 产能,东山精密通过 AI 视觉检测系统将缺陷识别率提升至 99%,深南电路实现率超 92%,20 层以上高多层板和封装基板产能持续向国内头部企业集中。下游应用呈现结构性爆发,AI 服务器单台 PCB 价值量超 5000 元,2025 年全球 AI 服务器 PCB 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40%;新能源汽车单车 PCB 价值从燃油车的 500 元跃升至 2000 元,L3 级智能驾驶车型带动高阶 HDI 板需求激增,消费电子与 5G 通信设备需求则稳步复苏,形成多领域驱动的增长格局。
PCB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层面,半加成法(mSAP)成为主流工艺,可实现 10μm 线宽精度,SAP 技术进一步将 IC 载板线宽 / 线距缩至 10/10μm;材料端低损耗介质(Df≤0.002)和生物基环氧树脂加速渗透,1.6T 光模块配套 PCB 已进入试样阶段。需求端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AI 算力需求推动 800G 及以上光模块 PCB 出货量激增,预计 2025 年相关市场规模突破 200 亿元;智能汽车领域,域控制器、车载雷达等部件带动 FPC 和高导热基板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 25%。
政策催化不断
国内政策聚焦新基建与产业升级,工信部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 明确支持 5G、数据中心等领域,福建省等地方政府计划 2025 年新增 15 万个数据中心标准机架,直接拉动高端 PCB 需求;双碳政策推动行业绿色转型,零碳工厂认证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与绿电交易倾斜。
国际层面,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要求 2025 年起高风险 AI 系统使用可追溯 PCB 组件,倒逼企业升级供应链管理;美国芯片法案虽限制高端设备出口,但加速了国内 PCB 设备国产化进程。行业标准体系持续完善,IATF 16949 认证成为车用 PCB 企业的准入门槛,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印制电路板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进一步规范高阶产品技术指标,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具备技术突破能力与海外布局的龙头企业将主导市场整合。
公司目前为全球第二的柔性线路板企业,全球第三的印刷电路板企业,在LED部分小间距细分领域市场全球第一,是行业知名的基站通讯设备部件和触控模组供应商。
扫码回复“8-PCB”领取资料并可免费诊股。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近期,科技股反复震荡爆发。今天带来一只PCB+光通信+消费电子业绩暴增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股价近3个月上涨超67%。
2、2025年一季报显示,该股总营收为86.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56亿元,营收总收入同比增长11.07%,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57.55%。
3、公司大手笔收购光通信领域企业,开拓消费电子、新能源后的第三条增长曲线。
4、近期,工信部提出加快制定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重点支持 5G、数据中心、新能源等领域,与公司的业务布局高度契合。
PCB行业产业链解析
上游原材料领域,覆铜板企业加速高端替代,生益科技Megtron 6 材料打破日本企业垄断,使高频高速覆铜板成本降低 30%;铜箔向 4μm 以下超薄规格突破,龙电华鑫的复合铜箔 2025 年产能将达 30 亿平方米,适配新能源与 AI 设备需求。中游制造环节,中国已占据全球 55% 的 PCB 产能,东山精密通过 AI 视觉检测系统将缺陷识别率提升至 99%,深南电路实现率超 92%,20 层以上高多层板和封装基板产能持续向国内头部企业集中。下游应用呈现结构性爆发,AI 服务器单台 PCB 价值量超 5000 元,2025 年全球 AI 服务器 PCB 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40%;新能源汽车单车 PCB 价值从燃油车的 500 元跃升至 2000 元,L3 级智能驾驶车型带动高阶 HDI 板需求激增,消费电子与 5G 通信设备需求则稳步复苏,形成多领域驱动的增长格局。
PCB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层面,半加成法(mSAP)成为主流工艺,可实现 10μm 线宽精度,SAP 技术进一步将 IC 载板线宽 / 线距缩至 10/10μm;材料端低损耗介质(Df≤0.002)和生物基环氧树脂加速渗透,1.6T 光模块配套 PCB 已进入试样阶段。需求端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AI 算力需求推动 800G 及以上光模块 PCB 出货量激增,预计 2025 年相关市场规模突破 200 亿元;智能汽车领域,域控制器、车载雷达等部件带动 FPC 和高导热基板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 25%。
政策催化不断
国内政策聚焦新基建与产业升级,工信部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 明确支持 5G、数据中心等领域,福建省等地方政府计划 2025 年新增 15 万个数据中心标准机架,直接拉动高端 PCB 需求;双碳政策推动行业绿色转型,零碳工厂认证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与绿电交易倾斜。
国际层面,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要求 2025 年起高风险 AI 系统使用可追溯 PCB 组件,倒逼企业升级供应链管理;美国芯片法案虽限制高端设备出口,但加速了国内 PCB 设备国产化进程。行业标准体系持续完善,IATF 16949 认证成为车用 PCB 企业的准入门槛,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印制电路板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进一步规范高阶产品技术指标,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具备技术突破能力与海外布局的龙头企业将主导市场整合。
公司目前为全球第二的柔性线路板企业,全球第三的印刷电路板企业,在LED部分小间距细分领域市场全球第一,是行业知名的基站通讯设备部件和触控模组供应商。
扫码回复“8-PCB”领取资料并可免费诊股。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