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世纪以来,在传统的老牌大学之外,崛起了一批“高起点”大学,有的历经十几二十年的耕耘,已经形成自身特色。例如,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2011年首次试点招生已有十四载;而由知名科学家施一公领衔,位于杭州的西湖大学,2017年首度招收博士生,2022年首度招收本科生,在教育界也已经异军突起!很多省份历来都有“省内双城记”之说,而浙江的双城,正是直线只有距离130公里,各有特点的杭州和宁波。继西湖大学开花结果后,今年的宁波,又一所“重量级”研究型高校即将正式起航!据媒体报道,10所新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复,其中两所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备受关注,它们分别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大湾区大学。其中东方理工大学2025年只面向浙江省招70名左右本科生。首先值得注意的,还不是东方理工的水平,而是其学费:学费96000元/年,住宿费2000元/年,无疑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与西湖大学国内本科生每学年6000元相比,更是高了一倍还不止,因而市面纷纷疑惑,这到底是因材施教,还是因“财”施教?但表象之下另有乾坤。学校的招生章程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2025级本科生提供四年等额奖学金。也就是说,至少2025届,入读的学生实际上是不需要出一分钱学费的!据九派新闻,校方也表示“虽然写着是等额奖学金,但实际上不需要家长为学生交费,学校也不会以奖学金的方式返还费用。至于明年是否还会有相关福利待遇,现在还说不准”。不仅在学费问题上财大气粗,在专业设置上更是“高大上”:2025年的招生大类只有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中所含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方向)、智能制造工程、数理基础科学。样样都和科技热点相关。特别是人工智能,更是“当红炸子鸡”!第一学年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强化数理基础、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在第一学年末开始选择专业。学校所有专业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在校期间原则上每位学生都能前往海外一流高校进行一学期的交流学习。学校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境外交流。据报道,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举办,由省市共同建设、国家重点支持,是探索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积极尝试。首任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教育家陈十一。值得注意的是,陈院士在2015年到2020年,曾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在陈十一的带领下,东方理工大学吸引了多名“学术大咖”加盟,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据相关报道,学校已引进院士16人,国家级人才52人,对于一所刚刚起步的大学而言,这样的配置堪称豪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只是南方科技大学首次招收本科生——此前数年,该校其实已经招收了三届共计200多博士生,打破了“本科——硕士——博士”的惯例,直接从博士开始,利用积累的优质科研资源和氛围,让本科生一进来就能沐浴在学术的海洋中,为攀登学术高峰做准备——这一路径,也承袭了此前西湖大学的经验!东方理工大学之所以能够“开局即王炸”,与背后的主办方——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是分不开的。或者说,东方理工大学是该基金会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最终结出的硕果。具体而言,宁波市政府出资160亿元选定校址,并规划用地总规模约2300亩(约150万平方米),而该基金会将投资100亿元用于大学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将投入200亿元以上的办学资金,保障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及大学的基本运营费用。整体来看,虞仁荣教育基金会对该大学的投入金额超300亿元。而该基金会的创始者和发起人虞仁荣先生,近年来,其大名在企业家圈子内外更是“如雷贯耳”——从这位宁波走出的的“芯片首富”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企业家以财富回馈社会的新范式,也看到了打造产学研融合基地,探索民办研究型大学新路径的有益探索。据相关报道,今年“五四”青年节,韦尔股份(就是现在的豪威集团)董事长,芯片行业首富,1985届校友虞仁荣回到母校镇海中学,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人生的经验:“教育改变了我。如果没有在镇海中学、清华大学的读书经历,我就不是今天的我”。的确,对于一名镇海农村走出的穷小子而言,教育红利或许不是翻身的唯一形式,但一定是最稳妥的形式。在北上负笈清华四年后,虞仁荣先是做工程师,后成为一名销售经理,到2006年时,他已经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分销商,在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有了一定名气。但也许正是宁波人骨子里那点野性,使得虞仁荣不甘心只做一名高级“打工仔”,到了2007年,他创立了韦尔股份,“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半导体设计业务”与“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并行,一手抓销售进账,为的是现在,一手抓设计研发,为的是未来。到了2017年,公司正式在上交所上市。历经过高考的都知道,光靠“死脑筋”是不可能考上好大学的,能够考上清华,更加说明虞仁荣不可能是一个只会“死脑筋”的人——不是一味自己“造轮子”,更加善于运用并购的力量。韦尔股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并购史!2019年,韦尔股份收购了半导体巨头豪威公司100%的股份。韦尔股份也由此顺利进入到图像传感器领域,成为全球第三大图像传感器厂商,产品广泛用于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领域。今年第一季度,韦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而作为公司的董事长,虞仁荣更以绝对的优势,登顶“中国芯片首富”的地位!纵观整个历史,捐资助学,回馈桑梓一向被视为优秀品格,宁波人更是将这种品格发挥到了极致,从小对包玉刚、邵逸夫等家乡巨贾办学故事耳熟能详的虞仁荣,在功成名就后,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道路。正如他回母校时所言,在生养自己的这片热土,办一所大学培养年轻人,迎接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他最大的梦想。事实上,虞仁荣的所思所想,远比单纯的“捐资办学”更为深刻,也更为痛彻——要解决“卡脖子”问题!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已经是当今科技绝对的“弄潮儿”,而背后离不开芯片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的托举,再往上一层,则要依靠数理、生化环材等基础学科的奠基。但目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这些“新行业”要求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一些方面依然有差距,急需架起两者间的桥梁!以集成电路为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高达30万,仅仅是产值占全国近25%的上海,存在着10万量级的人才缺口。人工智能行业科学家人才也高度紧缺。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供求比例高达1:10。更不用说,从学校学习到企业上手,中间还有一段相当大的“鸿沟”。“鸿沟”的存在,源于很长一段时间,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产学研”脱节现象,而以虞仁荣为代表的企业家,深知行业内的“卡脖子”关键点,在人才的起步培养阶段,便可以“对症下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处,为将来做出底层创新成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基础,大幅缩短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周期——这才是“企业家办学”的精髓所在!作为“宁波帮”的代表人物,虞仁荣深知“好的大学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何其之大,尤其是一所高水平大学”。希望能有更多的优秀后辈们在毕业之后能回到家乡发展,希望未来能为他们搭建平台,无论是读书、教书,抑或创业,“总之能回馈宁波,我希望东方理工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诚然,宁波有着深厚的经济和文化底蕴。不仅近现代“宁波帮”享誉海内外,在两院院士的籍贯统计中,宁波籍更是高居榜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宁波的高教资源,与这种经济文化地位并不能完全匹配。而东方理工大学的“横空出世”,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这种差距,实现地方、院校和企业的共赢!一流的教育、离不开一流的生源。虽然东方理工大学今年第一年招本科,但从其它类似高校的经验来看,想有机会受到这种“小而精”的教育,没两把刷子恐怕难了——在这个信息时代,很难有“捡皮夹子”的机会发生!据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一次开始招收本科生的深圳理工大学,只面向广东招生,录取最低分也要624分,全省排名9667名,超本科线182分。竟然和广东老牌强校,“985”高校中山大学持平。可以想象,东方理工大学今年的入学竞争,必然会非常激烈!据上游新闻,考入该校预计需要今年高考成绩在650分左右。“相当于在浙江省内排名一万名以内。”而且由于今年是首度招生,等到四年毕业后,多多少少还是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当然如果距离高考还早的话,现在或许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按2022年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开工时的规划,十年内在校生规模为1万人,本科、硕士、博士比例为4:3:3。相信未来的有志学子,有更大地概率圆自己的“东方理工之梦”!闻名海内外的西湖,养育了杭州的繁华,进而铸就了“杭州六小龙”的辉煌。而坐拥“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东钱湖的宁波,则以东方理工大学为契机,在通往科教高地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那么这所承载“芯片首富”科教强国梦、汇聚院士天团、锁定前沿科技、吸引顶尖学霸的新型大学,未来将会书写怎样的篇章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呀~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