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沐曦集成完成上市辅导 国产GPU芯片公司加速冲刺IPO

新华财经

4周前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一家以GPU芯片设计为主的集成电路高科技公司,专注于研发设计全功能GPU芯片及相关产品,公司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新华财经上海6月23日电(记者高少华)继6月18日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上市辅导后,6月23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另一家国产GPU厂商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经完成IPO辅导。自2024年下半年国内GPU厂商争相启动上市进程以来,迄今已有摩尔线程、沐曦集成两家完成上市辅导。

资料显示,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一家以GPU芯片设计为主的集成电路高科技公司,专注于研发设计全功能GPU芯片及相关产品,公司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摩尔线程以255亿元的估值排名第261位。

沐曦集成2020年9月成立于上海,致力于为异构计算提供全栈GPU芯片及解决方案。沐曦股份布局全栈GPU芯片产品,推出了曦思N系列GPU产品用于智算推理,曦云C系列GPU产品用于通用计算,以及曦彩G系列GPU产品用于图形渲染。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产GPU厂商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沐曦集成先后启动IPO事宜,“中国版英伟达”概念一时受到资本热捧。

近日,随着摩尔线程首家通过上市辅导,集微咨询资深分析师王凌锋认为,对比已在A股上市的GPU厂商寒武纪,如果摩尔线程能够成功上市,其将是真正意义上的“GPU第一股”,代表的是近年来我国包含摩尔线程在内的整个国产算力芯片行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GPU在算力体系中承担着并行计算和图形渲染的核心任务,尤其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及图形处理领域大幅加速运算效率。根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2025年全球GPU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050亿美元,同比增长32.8%,2028年将增长至2465亿美元。

在业界看来,当前这一轮国产GPU厂商冲刺上市的一大契机在于,美国限制将其高端AI芯片供给中国市场,而国内算力需求正在激增,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根据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效质量发展计划》,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国产GPU产品随着性能和易用性的提升,正逐渐获得国内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应用企业的青睐,未来几年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华西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认为,目前AI与各个领域结合并落地,同时带动训练端与推理端对GPU芯片的需求,随着DeepSeek-R1的推出,大大降低了大模型推理和训练对于GPU芯片各方面性能的要求,这让原本在性能上相对落后的国产GPU芯片公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一家以GPU芯片设计为主的集成电路高科技公司,专注于研发设计全功能GPU芯片及相关产品,公司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新华财经上海6月23日电(记者高少华)继6月18日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上市辅导后,6月23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另一家国产GPU厂商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经完成IPO辅导。自2024年下半年国内GPU厂商争相启动上市进程以来,迄今已有摩尔线程、沐曦集成两家完成上市辅导。

资料显示,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一家以GPU芯片设计为主的集成电路高科技公司,专注于研发设计全功能GPU芯片及相关产品,公司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摩尔线程以255亿元的估值排名第261位。

沐曦集成2020年9月成立于上海,致力于为异构计算提供全栈GPU芯片及解决方案。沐曦股份布局全栈GPU芯片产品,推出了曦思N系列GPU产品用于智算推理,曦云C系列GPU产品用于通用计算,以及曦彩G系列GPU产品用于图形渲染。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产GPU厂商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沐曦集成先后启动IPO事宜,“中国版英伟达”概念一时受到资本热捧。

近日,随着摩尔线程首家通过上市辅导,集微咨询资深分析师王凌锋认为,对比已在A股上市的GPU厂商寒武纪,如果摩尔线程能够成功上市,其将是真正意义上的“GPU第一股”,代表的是近年来我国包含摩尔线程在内的整个国产算力芯片行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GPU在算力体系中承担着并行计算和图形渲染的核心任务,尤其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及图形处理领域大幅加速运算效率。根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2025年全球GPU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050亿美元,同比增长32.8%,2028年将增长至2465亿美元。

在业界看来,当前这一轮国产GPU厂商冲刺上市的一大契机在于,美国限制将其高端AI芯片供给中国市场,而国内算力需求正在激增,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根据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效质量发展计划》,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国产GPU产品随着性能和易用性的提升,正逐渐获得国内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应用企业的青睐,未来几年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华西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认为,目前AI与各个领域结合并落地,同时带动训练端与推理端对GPU芯片的需求,随着DeepSeek-R1的推出,大大降低了大模型推理和训练对于GPU芯片各方面性能的要求,这让原本在性能上相对落后的国产GPU芯片公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