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国外科技媒体Tom’s Hardware的一则报道曝光:砺算科技首款6nm自研GPU G100的Geekbench OpenCL测试成绩仅为15524分,与13年前的英伟达GTX 660 Ti几乎持平。

这款由砺算公司研发的国产GPU,采用自研TrueGPU架构,号称融合图形渲染与AI推理能力,支持DirectX 12.2、Vulkan 1.3等主流API。5月底点亮芯片时,曾被猜测具有媲美RTX 4060的潜力。
然而此次测试数据距离此前“对标RTX 4060”的差距,可谓是相隔十万八千里(后者得分高达101198分,是G100的6.5倍)。
6月23日午间,砺算科技发布澄清函:表明G100仍在性能测试过程中,目前测试进展符合预期,并表示近期未向外界公布任何产品技术细节,关于公司产品的任何信息均以砺算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同时透露产品将在7月底正式亮相。

单看那本次曝光出来G100的测试平台配置,没有太大问题:AMDRyzen 7 8700G处理器、64GB DDR5-4800内存及七彩虹Battle-AX B650M-Plus主板,运行环境为Windows 10系统。

此次矛盾主要聚焦在G100曝光的测试参数上:Geekbench检测信息显示G100配备32个计算单元、256MB显存及300MHz核心频率。

Tom’s Hardware分析认为,256MB显存可能是“驱动误报”(对标的RTX 4060显存为8GB),而仅300MHz的超低时钟频率可能源于固件限制或早期开发阶段的技术约束,因此当前参数与跑分“不足以作为最终性能评判依据”。
我们需要清醒认识,作为中国首款6nm自研架构GPU,其点亮与测试验证本身就标志着国产高端显卡技术攻关迈出关键一步,但GPU早期测试具有诸多局限性。
一是工程样片与初步驱动的组合,远不能代表最终性能。砺算G100的真正实力,需等待7月底正式亮相后,以官方及第三方复测结果为准。
二是造芯片如烹米饭,火候未到便急着掀锅盖,注定尝到夹生饭。当初摩尔线程的S80显卡也是通过两年驱动迭代后,性能才提升70%。砺算G100量产版,也许也需要多次驱动优化迭代后,才能展现出真正的实力。
未来需持续关注其驱动开发进展与真实应用场景表现,方能客观评估其真实性能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