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政策重视程度再度提升
7月1日,中央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或许会成为下半年乃至近几年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中央财经委负责对经济工作的重大方向、重大政策、体制改革进行统筹决策与监督执行等,大家熟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就是由财经委酝酿、决策和推动的。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这个机构与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两会等重要会议的具体区别,但从人员配置上也能看出其重要性。此次会议的主题有两个,分别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列的位置,给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近年来,我国对深海科技及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一系列政策与会议部署凸显其战略地位。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将其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6月8日,新华社发布《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引》,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顶层方向;6月25日,上海市海洋局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意见,地方层面加速落实;6月26日,广东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发展;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深海科技列为核心议题之一。
从产业基础看,我国海洋经济已具备庞大体量,产业链覆盖范围广、经济拉动作用显著,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深海装备制造、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深海科技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突破方向,不仅涉及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更关乎国家资源安全与战略主动权,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推动我国加速布局深海科技
2025年两会后,深海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推动我国加速布局。一方面,国际资源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战虽有所缓和,但美国动作频繁——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加快海底勘探及商业开采许可证审批,推动美国在国际水域的矿物开采与加工能力。全球国际矿物资源开采通常由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下的国际矿产资源局管理(我国为成员国),但美国、加拿大等非公约国单独推动公海开采,形成“鲶鱼效应”。
目前美国深海矿产开发已进入商业化阶段,而我国仍处于试采阶段,技术差距带来强烈的发展紧迫感。另一方面,数据安全倒逼自主能力提升,2025年5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关闭此前免费开放的多个海洋数据库,该数据库广泛用于全球海洋分析与海质研究,我国亦高度依赖。这一事件倒逼我国加速提升海洋观测网建设及海洋数据资源积累能力,推动深海科技自主创新。在此背景下,发展深海科技成为我国实现海洋强国目标、保障资源安全、抢占国际竞争先机的必然选择。
海洋经济有望成为增长新引擎
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其中海洋产业生产总值4.4万亿元,同比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增长,释放出较高的增长潜力。
产业链覆盖范围广、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其组成领域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有央企参与;海洋/深海装备,包括船舶、动力、港口、集装箱、锚链、锁具等整机及零部件;勘探开发设备,如机器人、自动化装备、无人装备、传感设备、线缆等;信息化建设,如海底数据中心、海底光缆等。深海作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突破领域。
2024年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力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增速分别为15.5%、9.1%、14.6%、1.7%、4.3%、3.6%、10.8%、9.3%,综合来看,深海科技产业链上下游增速最高、其次是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与水产品加工业。
从产业价值看,深海科技既可为民用经济转型提供支撑(如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又在军用层面关乎国防安全与国际资源争夺,预计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具体赛道及标的如下:
... ...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深海政策重视程度再度提升
7月1日,中央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或许会成为下半年乃至近几年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中央财经委负责对经济工作的重大方向、重大政策、体制改革进行统筹决策与监督执行等,大家熟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就是由财经委酝酿、决策和推动的。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这个机构与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两会等重要会议的具体区别,但从人员配置上也能看出其重要性。此次会议的主题有两个,分别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列的位置,给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近年来,我国对深海科技及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一系列政策与会议部署凸显其战略地位。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将其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6月8日,新华社发布《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引》,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顶层方向;6月25日,上海市海洋局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意见,地方层面加速落实;6月26日,广东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发展;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深海科技列为核心议题之一。
从产业基础看,我国海洋经济已具备庞大体量,产业链覆盖范围广、经济拉动作用显著,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深海装备制造、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深海科技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突破方向,不仅涉及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更关乎国家资源安全与战略主动权,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推动我国加速布局深海科技
2025年两会后,深海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推动我国加速布局。一方面,国际资源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战虽有所缓和,但美国动作频繁——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加快海底勘探及商业开采许可证审批,推动美国在国际水域的矿物开采与加工能力。全球国际矿物资源开采通常由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下的国际矿产资源局管理(我国为成员国),但美国、加拿大等非公约国单独推动公海开采,形成“鲶鱼效应”。
目前美国深海矿产开发已进入商业化阶段,而我国仍处于试采阶段,技术差距带来强烈的发展紧迫感。另一方面,数据安全倒逼自主能力提升,2025年5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关闭此前免费开放的多个海洋数据库,该数据库广泛用于全球海洋分析与海质研究,我国亦高度依赖。这一事件倒逼我国加速提升海洋观测网建设及海洋数据资源积累能力,推动深海科技自主创新。在此背景下,发展深海科技成为我国实现海洋强国目标、保障资源安全、抢占国际竞争先机的必然选择。
海洋经济有望成为增长新引擎
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其中海洋产业生产总值4.4万亿元,同比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增长,释放出较高的增长潜力。
产业链覆盖范围广、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其组成领域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有央企参与;海洋/深海装备,包括船舶、动力、港口、集装箱、锚链、锁具等整机及零部件;勘探开发设备,如机器人、自动化装备、无人装备、传感设备、线缆等;信息化建设,如海底数据中心、海底光缆等。深海作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突破领域。
2024年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力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增速分别为15.5%、9.1%、14.6%、1.7%、4.3%、3.6%、10.8%、9.3%,综合来看,深海科技产业链上下游增速最高、其次是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与水产品加工业。
从产业价值看,深海科技既可为民用经济转型提供支撑(如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又在军用层面关乎国防安全与国际资源争夺,预计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具体赛道及标的如下:
... ...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