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稀土板块突发爆量!
6月11日,港股稀土板块延续强势行情,其中,中国稀土涨近13%,近三日累涨超109%;金力永磁涨近7%报20.75港元。
A股的稀土永磁概念也迎来了一波行情,北矿科技3连板,中科磁业、宁波韵升等涨停。
消息面上,中美两国的贸易谈判将于周三继续进行,据报双方原则上已就落实日内瓦共识达成框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美国与中国达成的贸易框架和落实计划,应能解决稀土和磁材的限制问题。
3月31日,港股中国稀土披露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亿港元,同比增长10.29%,上年同期为6.86亿港元;
净亏损收窄48.9%至1.07亿港元,上年同期亏损2.1亿港元,每股亏损约4.48港仙。
期内,毛亏损529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1亿港元大幅改善。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18.954亿港元。
其中,稀土分部销售额为6.45亿港元,较2023年年同期增长了37%,但分部亏损2697.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83%。销售数量方面,较2023年减少9%至430吨,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镝、氧化铽及氧化镨汝占稀土分部整体销售76%。
受市场供需不平衡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稀土价格整体呈下行趋势,分部毛亏率约5%。
耐火材料分部销售额下滑33%至1.11亿港元,分部亏损4346万港元。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终端需求疲软,加上行业竞争激烈及成本上升,导致分部毛亏率约19%。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稀土现名为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前称宜兴新威控股有限公司。公司与A股上市公司中国稀土(000831.SZ)并无股权或业务关联。
稀土,有着“21世纪的战略元素”、“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新材料宝库” 等美誉,也一直是中国手里的“王牌”,因为我国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
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稀土产量达24万吨,约占全球三分之二;而储量为4400万吨,占全球40%。
4月4日,为应对美国贸易战,中方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叠加缅甸地震影响运输,导致海外企业高价抢购库存,稀土部分品种价格单月涨幅超过了200% 。
在中美第二轮经贸谈判中,稀土也成为焦点议题,中国对美民用车企发放稀土出口许可(需经区块链溯源监管),但军工领域仍受限。
近日,商务部回应称,对符合规定的稀土出口许可申请中方将予以批准。新华社也发文,中国规范稀土出口合理合法。当前市场正持续关注伦敦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中信建投指出,受出口或逐步放松预期影响,市场上调稀土原料报价。随着出口许可发放,金属出口逐步恢复,国内价格锚定海外高价明显上涨,内外价差收敛以国内上涨方式进行。因此,后续稀土出口管制放松或对价格上涨呈助推作用,稀土板块迎估值提升之后再迎利润增厚双击。
国泰海通证券也认为,近期国内出口许可证已经逐步下发,国外涨价有望逐步向国内传导。随着稀土价格中枢抬升,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优选资源、磁材端龙头企业。国内稀土价格正处于大周期底部,未来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
近期稀土板块突发爆量!
6月11日,港股稀土板块延续强势行情,其中,中国稀土涨近13%,近三日累涨超109%;金力永磁涨近7%报20.75港元。
A股的稀土永磁概念也迎来了一波行情,北矿科技3连板,中科磁业、宁波韵升等涨停。
消息面上,中美两国的贸易谈判将于周三继续进行,据报双方原则上已就落实日内瓦共识达成框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美国与中国达成的贸易框架和落实计划,应能解决稀土和磁材的限制问题。
3月31日,港股中国稀土披露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亿港元,同比增长10.29%,上年同期为6.86亿港元;
净亏损收窄48.9%至1.07亿港元,上年同期亏损2.1亿港元,每股亏损约4.48港仙。
期内,毛亏损529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1亿港元大幅改善。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18.954亿港元。
其中,稀土分部销售额为6.45亿港元,较2023年年同期增长了37%,但分部亏损2697.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83%。销售数量方面,较2023年减少9%至430吨,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镝、氧化铽及氧化镨汝占稀土分部整体销售76%。
受市场供需不平衡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稀土价格整体呈下行趋势,分部毛亏率约5%。
耐火材料分部销售额下滑33%至1.11亿港元,分部亏损4346万港元。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终端需求疲软,加上行业竞争激烈及成本上升,导致分部毛亏率约19%。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稀土现名为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前称宜兴新威控股有限公司。公司与A股上市公司中国稀土(000831.SZ)并无股权或业务关联。
稀土,有着“21世纪的战略元素”、“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新材料宝库” 等美誉,也一直是中国手里的“王牌”,因为我国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
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稀土产量达24万吨,约占全球三分之二;而储量为4400万吨,占全球40%。
4月4日,为应对美国贸易战,中方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叠加缅甸地震影响运输,导致海外企业高价抢购库存,稀土部分品种价格单月涨幅超过了200% 。
在中美第二轮经贸谈判中,稀土也成为焦点议题,中国对美民用车企发放稀土出口许可(需经区块链溯源监管),但军工领域仍受限。
近日,商务部回应称,对符合规定的稀土出口许可申请中方将予以批准。新华社也发文,中国规范稀土出口合理合法。当前市场正持续关注伦敦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中信建投指出,受出口或逐步放松预期影响,市场上调稀土原料报价。随着出口许可发放,金属出口逐步恢复,国内价格锚定海外高价明显上涨,内外价差收敛以国内上涨方式进行。因此,后续稀土出口管制放松或对价格上涨呈助推作用,稀土板块迎估值提升之后再迎利润增厚双击。
国泰海通证券也认为,近期国内出口许可证已经逐步下发,国外涨价有望逐步向国内传导。随着稀土价格中枢抬升,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优选资源、磁材端龙头企业。国内稀土价格正处于大周期底部,未来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