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指数化投资正在加速发展,指数基金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指数化投资发展生态日趋完善。ETF大时代背景下,指数投资有哪些创新探索?普通投资者如何应用好指数投资工具?在2025年5月23日于苏州召开的“第十二届富国论坛”量化投资分论坛中,富国基金ETF投资总监王乐乐、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田希蒙、富国800现金流ETF基金经理金泽宇,与来自资本市场、财富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齐聚一堂,围绕ETF大时代下的投资机遇及指数优化与投资策略展开深度探讨。本场分论坛以线上+线下形式展开,现场共吸引了近200位嘉宾参会。
王乐乐:ETF迎来创新浪潮,解码指数优化与投资策略
在本场分论坛上,富国基金ETF投资总监王乐乐发表题为《ETF迭代的变化与投资决策体系》的主题演讲。首先,王乐乐对ETF全球的发展趋势作了分享。他指出,2024年中国被动权益基金规模达4.6万亿元,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标志着ETF新的创新时代的来临。
关于ETF迭代的变化,王乐乐指出,中国ETF创新的核心在于成分股优化——通过量化策略精选标的并编制优质指数,或将成为未来重要方向。当前,ETF智能化升级正重塑投资生态,富国基金旗下的ETF投资决策系统依托“大势研判+风格轮动+多模型交叉印证”,破解单一模型局限性,助力投资者高效捕捉市场机遇。他表示,模型赋能的ETF工具将逐步成为主流配置选择,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维度的策略支持。
田希蒙:港股投资迎机遇,五大赛道孕育结构性机会
关于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田希蒙给出了最新观点。田希蒙表示,富国基金的港股ETF产品线聚焦互联网、创新药、智能汽车、港股消费、红利等五大核心赛道,凸显港股“稀缺资产”特性。
田希蒙表示,港股市场当前呈现显著结构性机遇,五大核心赛道——互联网、创新药、智能车、新消费及红利资产——成长动能强劲。AI商业化加速驱动互联网龙头估值重塑,创新药出海开辟医疗板块新增量,而“智能汽车+机器人”跨界融合正推动汽车产业格局迭代。他特别指出,恒指ETF兼具红利与科技属性:高股息提供防御性收益,科技权重赋予进攻弹性,是长期资产配置的理想选择。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稀缺产业布局深化,港股相关的ETF产品有望成为捕捉市场红利的战略性工具。
金泽宇:主动与被动共舞,探寻Smart Beta投资之道
近年来,A股Smart Beta发展迅速,截至2025年一季报,A股Smart Beta产品规模共有1507.15亿人民币。在本场量化投资分论坛上,富国800现金流ETF基金经理金泽宇以《Smart Beta:主动与被动融合,开启指数新纪元》为主题作了分享。
金泽宇指出,Smart Beta策略正打破主动与被动投资边界,通过透明规则将低估值、高盈利质量等超额收益逻辑转化为指数化产品,兼具低成本与风格稳定优势。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Smart Beta ETF规模达2.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4%,需求激增背后是因子体系(市值、基本面、价量)的系统化应用——通过提升特定因子暴露获取超额收益。针对贝塔轮动,他提出需结合美债收益率、流动性及经济预期预判风格切换。最后,金泽宇指出,要用星辰大海的角度去看Smart Beta ETF的发展,未来发展有无限可能,同时,在资产配置中需要兼顾成长和价值。
“前瞻性+创新性”双轮驱动,富国量化完善ETF产品线
作为中国指数业务的积极参与者与实践者,富国基金量化投资团队在指数投资领域深耕多年,凭借稳定的团队和优秀的业绩,实现了长期稳健发展。目前已经成功构建覆盖多资产、多策略的产品矩阵,涵盖指数增强、ETF/被动指数、绝对收益、主动量化在内的多条产品线,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打造多样化、多策略、全谱系的资产配置百宝箱。在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上,富国基金推出了“E起富”微信小程序,为用户的投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服务,助力投资者解决ETF投资难题。
ETF大时代,在政策支持与行业转型的双重红利下,ETF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ETF市场已从简单的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策略竞争。Smart Beta的因子革新、港股稀缺资产的挖掘,以及工具化配置方案的普及,将成为投资者把握指数化投资红利的核心抓手。未来,随着国内被动投资生态持续完善,ETF或进一步重塑资产配置格局。在此背景下,富国基金将进一步打造更全面的ETF策略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定制化的ETF投资服务,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近年来,指数化投资正在加速发展,指数基金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指数化投资发展生态日趋完善。ETF大时代背景下,指数投资有哪些创新探索?普通投资者如何应用好指数投资工具?在2025年5月23日于苏州召开的“第十二届富国论坛”量化投资分论坛中,富国基金ETF投资总监王乐乐、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田希蒙、富国800现金流ETF基金经理金泽宇,与来自资本市场、财富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齐聚一堂,围绕ETF大时代下的投资机遇及指数优化与投资策略展开深度探讨。本场分论坛以线上+线下形式展开,现场共吸引了近200位嘉宾参会。
王乐乐:ETF迎来创新浪潮,解码指数优化与投资策略
在本场分论坛上,富国基金ETF投资总监王乐乐发表题为《ETF迭代的变化与投资决策体系》的主题演讲。首先,王乐乐对ETF全球的发展趋势作了分享。他指出,2024年中国被动权益基金规模达4.6万亿元,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标志着ETF新的创新时代的来临。
关于ETF迭代的变化,王乐乐指出,中国ETF创新的核心在于成分股优化——通过量化策略精选标的并编制优质指数,或将成为未来重要方向。当前,ETF智能化升级正重塑投资生态,富国基金旗下的ETF投资决策系统依托“大势研判+风格轮动+多模型交叉印证”,破解单一模型局限性,助力投资者高效捕捉市场机遇。他表示,模型赋能的ETF工具将逐步成为主流配置选择,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维度的策略支持。
田希蒙:港股投资迎机遇,五大赛道孕育结构性机会
关于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田希蒙给出了最新观点。田希蒙表示,富国基金的港股ETF产品线聚焦互联网、创新药、智能汽车、港股消费、红利等五大核心赛道,凸显港股“稀缺资产”特性。
田希蒙表示,港股市场当前呈现显著结构性机遇,五大核心赛道——互联网、创新药、智能车、新消费及红利资产——成长动能强劲。AI商业化加速驱动互联网龙头估值重塑,创新药出海开辟医疗板块新增量,而“智能汽车+机器人”跨界融合正推动汽车产业格局迭代。他特别指出,恒指ETF兼具红利与科技属性:高股息提供防御性收益,科技权重赋予进攻弹性,是长期资产配置的理想选择。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稀缺产业布局深化,港股相关的ETF产品有望成为捕捉市场红利的战略性工具。
金泽宇:主动与被动共舞,探寻Smart Beta投资之道
近年来,A股Smart Beta发展迅速,截至2025年一季报,A股Smart Beta产品规模共有1507.15亿人民币。在本场量化投资分论坛上,富国800现金流ETF基金经理金泽宇以《Smart Beta:主动与被动融合,开启指数新纪元》为主题作了分享。
金泽宇指出,Smart Beta策略正打破主动与被动投资边界,通过透明规则将低估值、高盈利质量等超额收益逻辑转化为指数化产品,兼具低成本与风格稳定优势。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Smart Beta ETF规模达2.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4%,需求激增背后是因子体系(市值、基本面、价量)的系统化应用——通过提升特定因子暴露获取超额收益。针对贝塔轮动,他提出需结合美债收益率、流动性及经济预期预判风格切换。最后,金泽宇指出,要用星辰大海的角度去看Smart Beta ETF的发展,未来发展有无限可能,同时,在资产配置中需要兼顾成长和价值。
“前瞻性+创新性”双轮驱动,富国量化完善ETF产品线
作为中国指数业务的积极参与者与实践者,富国基金量化投资团队在指数投资领域深耕多年,凭借稳定的团队和优秀的业绩,实现了长期稳健发展。目前已经成功构建覆盖多资产、多策略的产品矩阵,涵盖指数增强、ETF/被动指数、绝对收益、主动量化在内的多条产品线,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打造多样化、多策略、全谱系的资产配置百宝箱。在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上,富国基金推出了“E起富”微信小程序,为用户的投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服务,助力投资者解决ETF投资难题。
ETF大时代,在政策支持与行业转型的双重红利下,ETF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ETF市场已从简单的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策略竞争。Smart Beta的因子革新、港股稀缺资产的挖掘,以及工具化配置方案的普及,将成为投资者把握指数化投资红利的核心抓手。未来,随着国内被动投资生态持续完善,ETF或进一步重塑资产配置格局。在此背景下,富国基金将进一步打造更全面的ETF策略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定制化的ETF投资服务,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