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概念股走强的背后推手

东方财富网

12小时前

在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固态电池概念5月21日强势上攻。

在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固态电池概念5月21日强势上攻。截至收盘,宁新新材以30%幅度涨停,领湃科技以20%幅度涨停,灵鸽科技德尔股份武汉蓝电涨超10%,滨海能源圣阳股份金龙羽国轩高科等涨停。

行业消息方面,国轩高科近日宣布已建成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了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在内的6项新产品,这款准固态电池已有4家以上客户上车测试。

固态电池新型产品近期集中亮相,产业进程不断提速。在5月15日至17日举办的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上,多个固态电池新型产品亮相:星源材质针对下一代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应用推出多种聚合物电解质隔膜和刚性骨架产品;豪鹏科技展出自研的消费类固态电池新产品;恩捷股份展出多个固态硫化物新品。

在市场高度关注下,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纷纷回应业务布局情况,

恩捷股份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于2021年12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硫化物路线的全固态相关材料,已有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电解质膜三款产品。目前公司固态电解质粉体已建设完成吨级产能,正在云南省玉溪市推进千吨级产能建设项目。

宁德时代在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从需求端看,动力电池是现阶段锂电池需求规模最大的场景,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为固态电池设定了上车时间表,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起到推动作用。

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表示,比亚迪已经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底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

政策面上,国家正在加大对于全固态电池的支持力度。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标准审查报批,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性能要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渗透率将达到10%。

东方证券认为,全固态电池作为最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之一,获得全产业链的共同关注与合力布局,方向性与趋势性明确。工艺设备成熟度不足是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主要桎梏之一,掌握核心设备供应能力的厂商有望受益。

光大证券提到,截至2025年5月,固态电池板块平均市盈率高于沪深300指数均值,反映市场的高成长预期。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下,固态电池行业进入“预期兑现”阶段,拥有“技术领先+客户绑定”双重护城河的企业或明显受益。短期可关注“技术验证期估值弹性大”的中试线落地企业,长期可跟踪材料体系(电解质、正负极)厂商。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固态电池概念5月21日强势上攻。

在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固态电池概念5月21日强势上攻。截至收盘,宁新新材以30%幅度涨停,领湃科技以20%幅度涨停,灵鸽科技德尔股份武汉蓝电涨超10%,滨海能源圣阳股份金龙羽国轩高科等涨停。

行业消息方面,国轩高科近日宣布已建成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了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在内的6项新产品,这款准固态电池已有4家以上客户上车测试。

固态电池新型产品近期集中亮相,产业进程不断提速。在5月15日至17日举办的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上,多个固态电池新型产品亮相:星源材质针对下一代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应用推出多种聚合物电解质隔膜和刚性骨架产品;豪鹏科技展出自研的消费类固态电池新产品;恩捷股份展出多个固态硫化物新品。

在市场高度关注下,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纷纷回应业务布局情况,

恩捷股份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于2021年12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硫化物路线的全固态相关材料,已有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电解质膜三款产品。目前公司固态电解质粉体已建设完成吨级产能,正在云南省玉溪市推进千吨级产能建设项目。

宁德时代在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从需求端看,动力电池是现阶段锂电池需求规模最大的场景,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为固态电池设定了上车时间表,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起到推动作用。

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表示,比亚迪已经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底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

政策面上,国家正在加大对于全固态电池的支持力度。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标准审查报批,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性能要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渗透率将达到10%。

东方证券认为,全固态电池作为最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之一,获得全产业链的共同关注与合力布局,方向性与趋势性明确。工艺设备成熟度不足是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主要桎梏之一,掌握核心设备供应能力的厂商有望受益。

光大证券提到,截至2025年5月,固态电池板块平均市盈率高于沪深300指数均值,反映市场的高成长预期。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下,固态电池行业进入“预期兑现”阶段,拥有“技术领先+客户绑定”双重护城河的企业或明显受益。短期可关注“技术验证期估值弹性大”的中试线落地企业,长期可跟踪材料体系(电解质、正负极)厂商。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