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募积极布局ETF-FOF产品迎来“第二春”

东方财富网

22小时前

2022年,市场延续扩容态势,新增部分ETF-FOF产品,主要集中在权益类方向,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布局也尚处于探索阶段。

证券时报记者王小芊

ETF-FOF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布局窗口期。

近日,随着中欧积极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ETF-FOF)发行,ETF-FOF市场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度迎来活跃期。作为一类将资金投资于多只ETF的FOF产品,ETF-FOF具备资产配置透明、交易效率高等优势,逐渐受到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重新关注。

202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ETF-FOF产品,采用LOF模式在场内上市,首批产品引起了市场关注。2022年,市场延续扩容态势,新增部分ETF-FOF产品,主要集中在权益类方向,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布局也尚处于探索阶段。2023至2024年间,ETF-FOF市场进入调整和蛰伏期,发展速度显著放缓,投资者热情也有所降温。

进入2025年,随着市场环境回暖以及多资产配置需求升温,ETF-FOF迎来了“第二春”。除了中欧基金正在发行的产品,多家基金公司也正积极布局相关产品,包括上银稳健慧选三个月持有(ETF-FOF)、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ETF-FOF)、平安盈轩90天持有期债券型基金(ETF-FOF)等,均已进入审批通道,预计将陆续推出。

从当前存量产品的表现来看,部分ETF-FOF的收益能力已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其中,富国智鑫行业精选A近一年收益率达19.80%,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也取得17.67%的年内回报,凸显出在震荡市场中通过精选ETF实现优质资产配置的能力。

整体来看,ETF-FOF作为联接被动与主动、场内与场外的桥梁型产品,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伴随产品形态的进一步丰富、场外渠道的拓展以及机构客户参与度的提升,该类产品有望在未来资产配置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FOF加大对ETF的配置已成为业内普遍趋势。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从第三方销售渠道的反馈来看,越来越多资金方在配置中倾向于提高ETF的比重。除了公募FOF,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在加大对ETF的配置。

从华北一位公募FOF投资负责人的观察来看,ETF热度上升的背后有多个因素驱动。主要是市场环境使然。在波动频繁、节奏快速的行情中,ETF所具备的高流动性、低交易成本和盘中交易便利性,使其成为调仓轮动的高效工具。ETF能在日内进行交易操作,相比传统场外基金更灵活,便于把握市场节奏,也有机会获取短期价差收益。

此外,ETF产品本身的进化也为其在FOF中争取了更多“席位”。近年来,随着ETF产品线不断丰富,涵盖越来越多细分赛道和策略型主题,许多具备独特配置价值的ETF已逐步成为主动基金的替代方案。不少细分领域ETF的表现并不逊于同类主动型基金,同时费率更低,尤其对于大体量资金而言,配置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多家公募积极布局ETF-FOF产品迎来“第二春”)

(责任编辑:126)

2022年,市场延续扩容态势,新增部分ETF-FOF产品,主要集中在权益类方向,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布局也尚处于探索阶段。

证券时报记者王小芊

ETF-FOF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布局窗口期。

近日,随着中欧积极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ETF-FOF)发行,ETF-FOF市场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度迎来活跃期。作为一类将资金投资于多只ETF的FOF产品,ETF-FOF具备资产配置透明、交易效率高等优势,逐渐受到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重新关注。

202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ETF-FOF产品,采用LOF模式在场内上市,首批产品引起了市场关注。2022年,市场延续扩容态势,新增部分ETF-FOF产品,主要集中在权益类方向,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布局也尚处于探索阶段。2023至2024年间,ETF-FOF市场进入调整和蛰伏期,发展速度显著放缓,投资者热情也有所降温。

进入2025年,随着市场环境回暖以及多资产配置需求升温,ETF-FOF迎来了“第二春”。除了中欧基金正在发行的产品,多家基金公司也正积极布局相关产品,包括上银稳健慧选三个月持有(ETF-FOF)、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ETF-FOF)、平安盈轩90天持有期债券型基金(ETF-FOF)等,均已进入审批通道,预计将陆续推出。

从当前存量产品的表现来看,部分ETF-FOF的收益能力已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其中,富国智鑫行业精选A近一年收益率达19.80%,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也取得17.67%的年内回报,凸显出在震荡市场中通过精选ETF实现优质资产配置的能力。

整体来看,ETF-FOF作为联接被动与主动、场内与场外的桥梁型产品,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伴随产品形态的进一步丰富、场外渠道的拓展以及机构客户参与度的提升,该类产品有望在未来资产配置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FOF加大对ETF的配置已成为业内普遍趋势。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从第三方销售渠道的反馈来看,越来越多资金方在配置中倾向于提高ETF的比重。除了公募FOF,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在加大对ETF的配置。

从华北一位公募FOF投资负责人的观察来看,ETF热度上升的背后有多个因素驱动。主要是市场环境使然。在波动频繁、节奏快速的行情中,ETF所具备的高流动性、低交易成本和盘中交易便利性,使其成为调仓轮动的高效工具。ETF能在日内进行交易操作,相比传统场外基金更灵活,便于把握市场节奏,也有机会获取短期价差收益。

此外,ETF产品本身的进化也为其在FOF中争取了更多“席位”。近年来,随着ETF产品线不断丰富,涵盖越来越多细分赛道和策略型主题,许多具备独特配置价值的ETF已逐步成为主动基金的替代方案。不少细分领域ETF的表现并不逊于同类主动型基金,同时费率更低,尤其对于大体量资金而言,配置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多家公募积极布局ETF-FOF产品迎来“第二春”)

(责任编辑:126)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