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围剿、巨头夹击,首度盈利的朴朴超市将赴港IPO?

联商网

23小时前

春节前后,永辉超市在福州大本营精心规划了11个试点仓,推出“24小时配送”服务,夜间订单履约成本低至2.8元/单,而朴朴超市则为3.8元。

朴朴超市

出品/即时刘说

撰文/刘老实

5月19日,多家媒体报道朴朴超市正与头部投行接触,计划赴港上市。作为前置仓生鲜电商最后一个实现年度盈利的大厂,其2024年实现约300亿元收入,毛利率22.5%,履约费用率控制在17.5%以内,目前已在9个城市布局400多个大型前置仓。这些数据反映出朴朴从“烧钱扩张”转向“区域深耕”的战略转型成果,同时也暴露其生存逻辑与争议。

01

从资本热捧到自我造血

回顾朴朴超市自2016年成立以来的融资历程,可谓跌宕起伏。在成立后的最初6年时间里,朴朴超市迎来了一段资本密集注入的“黄金时期”。

从2016年到2021年,它一共完成了7轮融资,其中2019年B+轮融资更是达到了1亿美元,2021年第六轮融资后,其估值一度飙升至50亿美元。

高榕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入局,大量资金的涌入为朴朴超市的区域扩张和供应链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那段时间,朴朴超市凭借资本的助力,迅速在市场上开疆拓土,成为了资本眼中炙手可热的“宠儿”。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2022年后,随着每日优鲜暴雷、叮咚买菜撤城等一系列行业负面事件的发生,资本市场对前置仓模式的态度急转直下,从热情追捧变得谨慎冷漠。朴朴超市的融资窗口也随之关闭,曾经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戛然而止。

面对这一困境,朴朴超市不得不转变策略,开始通过降本增效和收缩扩张来维持运营。公司推行客服外包、人员优化等措施,在扩张方面也变得更加谨慎,2023年仅新增了武汉、成都两座城市。这一时期,朴朴超市从依赖资本输血转向了自我造血,开启了一段“自力更生”的艰难探索之路。

转机出现在2024年,这一年朴朴超市实现了首次年度盈利,这成为了它叩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关键筹码。

据有关报道,早在2022年朴朴超市就已经搭建好了红筹架构,并与投行进行了接触,但由于盈利未达预期,上市进程不得不推迟。如今,盈利目标的实现,让朴朴超市再次看到了走向资本市场的希望,也为其上市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模式优化与战略聚焦

朴朴超市2024年的首次年度盈利,绝非偶然。在仓储模式上,朴朴超市采用了1000平米以上的大型前置仓,这种大仓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的规模效应。

单仓日均订单超过3000单,辐射半径达到3-5公里,相比行业平均仓效提升了50%。区域配送中心的集单配送模式,更是让单仓物流成本下降了20%。在福州、厦门等成熟市场,履约费用率已压至15%,仓储运营效率的提升为盈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供应链方面,朴朴超市进行了一场“属地化革命”。以福建大本营为例,80%的生鲜采购直接与本地合作社相连,这种直连模式使得采购成本较竞争对手低15%。

同时,朴朴超市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像闽南沙茶酱等自有品牌产品,通过工厂直连模式,毛利率提升了12个百分点。2024年,自有品牌销售额达到5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超过15%,供应链的优化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利润空间。

在市场战略上,朴朴超市果断放弃了全国扩张的激进策略,转而深耕福厦、广深等6座城市。在这些城市,朴朴超市的单城渗透率超过70%。

以福州为例,其年销售额预计突破百亿,形成了局部垄断优势,用户复购率达到47%,自有App流量占比超过60%。这种战略聚焦让朴朴超市在特定区域建立起了强大的竞争壁垒,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精耕细作的转变。

朴朴超市的盈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验证了前置仓模式在特定区域的可行性,打破了行业长期以来“规模不经济”的魔咒,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精耕细作”的发展叙事。

然而,这一成绩的可持续性仍面临诸多挑战。新开拓的城市如武汉、成都,盈利周期长达22个月,而2025年计划开拓的泉州能否复制福厦地区的成功经验,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03

内忧外患下的生存挑战

在盈利的光鲜表象背后,朴朴超市也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从内部来看,员工视角下的“降本增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控制成本,2024年朴朴超市推行了“客服团队外包”“骑手绩效挂钩订单量”等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也导致基层员工工作强度大幅增加。

部分城市骑手日均配送量达到45单,分拣错误率上升至0.7%。在社交平台上,关于“薪资缩水”“管理混乱”等吐槽屡见不鲜,这反映出盈利压力正在向基层传导,员工的工作体验和满意度受到影响,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外部竞争环境同样不容乐观,朴朴超市面临着竞争对手的立体围剿。

春节前后,永辉超市在福州大本营精心规划了11个试点仓,推出“24小时配送”服务,夜间订单履约成本低至2.8元/单,而朴朴超市则为3.8元。凭借成本优势,永辉超市可在3个月内抢走朴朴超市15%的夜间份额,在朴朴超市的“家门口”发起了强有力的狙击。

美团、抖音等互联网巨头也对朴朴超市形成了流量压制。美团旗下的小象超市已经覆盖11座城市,对朴朴超市形成了包抄之势;抖音超市凭借“直播”切入即时零售领域,尤其通过次日达的方式,进一步分流了朴朴超市的用户。

04

机遇与风险的双重考量

对于朴朴超市而言,此次计划赴港上市,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风险。

从机遇方面来看,在生鲜电商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朴朴超市作为最后一个实现年度盈利的即时零售大厂,这对投资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福厦市场的成功为朴朴超市提供了“根据地复制”的样板,如果2025年泉州拓展能够取得成功,将进一步强化其区域模式可复制性的叙事,提升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

然而,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首先是增长天花板问题,朴朴超市90%的收入依赖成熟市场,新城市的拓展需要巨额投入,而资本市场对于“区域型企业”的估值通常较为保守,这可能会限制其上市后的市值表现。其次,盈利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永辉等本地巨头的低价竞争、履约效率瓶颈等问题,都可能侵蚀朴朴超市的利润空间。此外,政策与竞争环境也日益严峻,互联网大厂纷纷重仓生鲜赛道,京东、阿里等通过整合资源,不断挤压独立平台的生存空间,朴朴超市在上市后仍需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截止目前来看,朴朴超市仍是成功的,而它的成功也证明了生鲜电商的发展终局未必是“全国称霸”,通过供应链深耕、成本极致压缩和用户心智占领,在局部市场建立护城河,实现“区域称王”同样可行。

不过,在资本市场的审慎态度和巨头的降维打击下,朴朴超市必须在规模与利润、扩张与稳健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点。如果能够成功上市,其市值表现将成为即叮咚买菜之后,检验这一模式含金量的又一块试金石。

登录 | 注册

朴朴超市筹备赴港IPO

朴朴超市将在泉州开城,朴朴为何如此谨慎?

朴朴超市将在泉州开出首店,版图扩向第9城

朴朴超市实现全年盈利

生鲜前置仓赛道,朴朴、叮咚、小象谁能笑到最后?

抖音“收购”朴朴超市,有几分可信度?

即时刘说

专注即时零售,洞察最新商机

发表文章33篇

最近内容

永辉围剿、巨头夹击,首度盈利的朴朴超市将赴港IPO?

2025-05-21 10:21

美团闪购“国补”出击:即时零售真能重塑3C家电市场格局?

2025-05-19 15:06

即时零售大战:巨头all in超级APP,下一个十年看微信模式?

2025-05-19 11:12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

春节前后,永辉超市在福州大本营精心规划了11个试点仓,推出“24小时配送”服务,夜间订单履约成本低至2.8元/单,而朴朴超市则为3.8元。

朴朴超市

出品/即时刘说

撰文/刘老实

5月19日,多家媒体报道朴朴超市正与头部投行接触,计划赴港上市。作为前置仓生鲜电商最后一个实现年度盈利的大厂,其2024年实现约300亿元收入,毛利率22.5%,履约费用率控制在17.5%以内,目前已在9个城市布局400多个大型前置仓。这些数据反映出朴朴从“烧钱扩张”转向“区域深耕”的战略转型成果,同时也暴露其生存逻辑与争议。

01

从资本热捧到自我造血

回顾朴朴超市自2016年成立以来的融资历程,可谓跌宕起伏。在成立后的最初6年时间里,朴朴超市迎来了一段资本密集注入的“黄金时期”。

从2016年到2021年,它一共完成了7轮融资,其中2019年B+轮融资更是达到了1亿美元,2021年第六轮融资后,其估值一度飙升至50亿美元。

高榕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入局,大量资金的涌入为朴朴超市的区域扩张和供应链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那段时间,朴朴超市凭借资本的助力,迅速在市场上开疆拓土,成为了资本眼中炙手可热的“宠儿”。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2022年后,随着每日优鲜暴雷、叮咚买菜撤城等一系列行业负面事件的发生,资本市场对前置仓模式的态度急转直下,从热情追捧变得谨慎冷漠。朴朴超市的融资窗口也随之关闭,曾经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戛然而止。

面对这一困境,朴朴超市不得不转变策略,开始通过降本增效和收缩扩张来维持运营。公司推行客服外包、人员优化等措施,在扩张方面也变得更加谨慎,2023年仅新增了武汉、成都两座城市。这一时期,朴朴超市从依赖资本输血转向了自我造血,开启了一段“自力更生”的艰难探索之路。

转机出现在2024年,这一年朴朴超市实现了首次年度盈利,这成为了它叩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关键筹码。

据有关报道,早在2022年朴朴超市就已经搭建好了红筹架构,并与投行进行了接触,但由于盈利未达预期,上市进程不得不推迟。如今,盈利目标的实现,让朴朴超市再次看到了走向资本市场的希望,也为其上市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模式优化与战略聚焦

朴朴超市2024年的首次年度盈利,绝非偶然。在仓储模式上,朴朴超市采用了1000平米以上的大型前置仓,这种大仓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的规模效应。

单仓日均订单超过3000单,辐射半径达到3-5公里,相比行业平均仓效提升了50%。区域配送中心的集单配送模式,更是让单仓物流成本下降了20%。在福州、厦门等成熟市场,履约费用率已压至15%,仓储运营效率的提升为盈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供应链方面,朴朴超市进行了一场“属地化革命”。以福建大本营为例,80%的生鲜采购直接与本地合作社相连,这种直连模式使得采购成本较竞争对手低15%。

同时,朴朴超市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像闽南沙茶酱等自有品牌产品,通过工厂直连模式,毛利率提升了12个百分点。2024年,自有品牌销售额达到5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超过15%,供应链的优化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利润空间。

在市场战略上,朴朴超市果断放弃了全国扩张的激进策略,转而深耕福厦、广深等6座城市。在这些城市,朴朴超市的单城渗透率超过70%。

以福州为例,其年销售额预计突破百亿,形成了局部垄断优势,用户复购率达到47%,自有App流量占比超过60%。这种战略聚焦让朴朴超市在特定区域建立起了强大的竞争壁垒,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精耕细作的转变。

朴朴超市的盈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验证了前置仓模式在特定区域的可行性,打破了行业长期以来“规模不经济”的魔咒,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精耕细作”的发展叙事。

然而,这一成绩的可持续性仍面临诸多挑战。新开拓的城市如武汉、成都,盈利周期长达22个月,而2025年计划开拓的泉州能否复制福厦地区的成功经验,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03

内忧外患下的生存挑战

在盈利的光鲜表象背后,朴朴超市也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从内部来看,员工视角下的“降本增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控制成本,2024年朴朴超市推行了“客服团队外包”“骑手绩效挂钩订单量”等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也导致基层员工工作强度大幅增加。

部分城市骑手日均配送量达到45单,分拣错误率上升至0.7%。在社交平台上,关于“薪资缩水”“管理混乱”等吐槽屡见不鲜,这反映出盈利压力正在向基层传导,员工的工作体验和满意度受到影响,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外部竞争环境同样不容乐观,朴朴超市面临着竞争对手的立体围剿。

春节前后,永辉超市在福州大本营精心规划了11个试点仓,推出“24小时配送”服务,夜间订单履约成本低至2.8元/单,而朴朴超市则为3.8元。凭借成本优势,永辉超市可在3个月内抢走朴朴超市15%的夜间份额,在朴朴超市的“家门口”发起了强有力的狙击。

美团、抖音等互联网巨头也对朴朴超市形成了流量压制。美团旗下的小象超市已经覆盖11座城市,对朴朴超市形成了包抄之势;抖音超市凭借“直播”切入即时零售领域,尤其通过次日达的方式,进一步分流了朴朴超市的用户。

04

机遇与风险的双重考量

对于朴朴超市而言,此次计划赴港上市,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风险。

从机遇方面来看,在生鲜电商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朴朴超市作为最后一个实现年度盈利的即时零售大厂,这对投资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福厦市场的成功为朴朴超市提供了“根据地复制”的样板,如果2025年泉州拓展能够取得成功,将进一步强化其区域模式可复制性的叙事,提升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

然而,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首先是增长天花板问题,朴朴超市90%的收入依赖成熟市场,新城市的拓展需要巨额投入,而资本市场对于“区域型企业”的估值通常较为保守,这可能会限制其上市后的市值表现。其次,盈利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永辉等本地巨头的低价竞争、履约效率瓶颈等问题,都可能侵蚀朴朴超市的利润空间。此外,政策与竞争环境也日益严峻,互联网大厂纷纷重仓生鲜赛道,京东、阿里等通过整合资源,不断挤压独立平台的生存空间,朴朴超市在上市后仍需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截止目前来看,朴朴超市仍是成功的,而它的成功也证明了生鲜电商的发展终局未必是“全国称霸”,通过供应链深耕、成本极致压缩和用户心智占领,在局部市场建立护城河,实现“区域称王”同样可行。

不过,在资本市场的审慎态度和巨头的降维打击下,朴朴超市必须在规模与利润、扩张与稳健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点。如果能够成功上市,其市值表现将成为即叮咚买菜之后,检验这一模式含金量的又一块试金石。

登录 | 注册

朴朴超市筹备赴港IPO

朴朴超市将在泉州开城,朴朴为何如此谨慎?

朴朴超市将在泉州开出首店,版图扩向第9城

朴朴超市实现全年盈利

生鲜前置仓赛道,朴朴、叮咚、小象谁能笑到最后?

抖音“收购”朴朴超市,有几分可信度?

即时刘说

专注即时零售,洞察最新商机

发表文章33篇

最近内容

永辉围剿、巨头夹击,首度盈利的朴朴超市将赴港IPO?

2025-05-21 10:21

美团闪购“国补”出击:即时零售真能重塑3C家电市场格局?

2025-05-19 15:06

即时零售大战:巨头all in超级APP,下一个十年看微信模式?

2025-05-19 11:12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