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舒泰神上升20.02%。消息面上,舒泰神5月13日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江苏贝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捷泰”)于近期取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公告称,本次贝捷泰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将委托生产治疗用生物制品(注射用STSP-0601)仅限注册申报使用),预期不会对公司当前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相关产品待获得药品上市批准文号后方可进行商业化生产。
舒泰神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制品为主的制药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品和部分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舒泰神简介及主营业务
舒泰神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和国内唯一具有清肠和便秘两个适应症的清肠便秘类药物——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公司主要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产品”、“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及“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舒泰神股票所属概念
创新药、单抗概念、新冠药物、独家药品
舒泰神国内同业公司有哪些?
北陆药业、苑东生物、多瑞医药、信立泰、华特达因、华东医药、贝达药业、人福医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丽珠集团、华邦健康、亿帆医药、双鹭药业、科伦药业、海思科、普利退、华润双鹤、健康元、华海药业、健友股份、微芯生物、康弘药业、德展健康、兴齐眼药、南新制药、康芝药业、金陵药业、海欣股份、易明医药、鲁抗医药、罗欣药业、华北制药、昂利康、哈三联、辰欣药业、国药现代、复旦张江、联环药业、奥赛康、ST长康、力生制药、诚意药业、东诚药业、海正药业、华仁药业、金城医药、吉贝尔、恩华药业、卫信康、灵康药业、京新药业、润都股份
舒泰神行业地位是怎样的?
舒泰神股票发行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舒泰神股票总股本4.78亿股,其中流通A股数量为4.72亿股。截止5月20日总市值为56.33亿,流通市值为55.65亿元,市盈率为-39.28。股东人数2.88万户。第一大股东为熠昭(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占比51.68%。
舒泰神股票财务数据怎么样?
2025年一季报显示,该股总营收为0.6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02亿元,营收总收入同比降低33.45%,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38.05%。
高管资料
舒泰神董事长是谁?
舒泰神董事长是周志文先生:1965年0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5年,任佛山康宝顺药业北京地区经理;1995年至2005年,任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至2009年任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董事,2005年至2009年任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至2012年任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至今任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北京三诺佳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STAIDSON HONG KONG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董事、四川舒泰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舒泰神董秘是谁?
舒泰神董秘是于茂荣先生:1981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2011年0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海康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科研管理部经理;2015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门历任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部门总监。2022年11月起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现任北京三诺佳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医药行业2024年报及25Q1季报业绩总结:整体业绩筑底,细分行业复苏
整体:业绩筑底,营收端趋于稳定,利润端下滑幅度收窄
整体业绩筑底。医药行业连续两年总营收趋于稳定,2024年,医药行业营收总额2.46万亿元(2023年2.48万亿元),同比下降0.7%(2023年增长1.2%);医药行业总营收在疫情时代高基数下,近两年保持基本稳定。从单季度营收角度看,2024年全年单季度营收前高后低,24Q1为全年营收最高,24Q4全年营收最低;但从上下半年来看,营收比例为51%和49%,上下半年基本持平。利润端下滑幅度收窄。2024年,医药全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1308亿元,同比下降6.3%,利润端增速下滑幅度相比2023年显著收窄(2023年同比下降24.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弱于营收端,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毛利的抗疫需求出清,包括IVD、耗材和新冠大订单;二是持续深入推动的药械集采和DRGs等政策;三是医药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多方面原因共振,带动医药上市公司利润端增速明显弱于营收端。细分行业持续分化,创新药、原料药、化学制剂、血液制品和耗材业绩表现较优;中药、疫苗、IVD、线下药店、医院和CXO利润下滑较大。全部公募基金持仓医药比例创出七年历史新低。截止2024年底,内地全部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为9.49%。
创新药产业链(CXO创新药):CXO开始复苏,创新药企营收放量CXO:大订单红利完全消退,25Q1业绩复苏明显,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13.0%和23.8%。CXO行业头部公司在手订单充裕,药明康德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6%,其他多家公司在手订单均同比增长20%以上,支撑CXO上市公司未来业绩释放。
创新药:销售放量+海外授权BD,创新药逐渐接近盈亏平衡线。创新药板块2023-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70.3%和73.6%,连续两年营收保持70%以上的高速增长,25Q1营收继续保持51.4%左右的高增速,利润端亏损持续收窄,部分公司已经实现盈亏平衡。
血制品:浆量支撑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2024年血制品行业营收230.5亿元(剔除华兰生物疫苗收入),同比增长4.3%,2022-2023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7.0%和1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增长24.7%。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快于营收端,主要是2024年上半年血制品价格较高和相关公司提高运营效率。25Q1血制品行业营收增长2.0%,扣非归母净利润负增长约9.0%,主要是由于近两年采浆高增速和相关血制品企业投浆量较大,带来的终端产品供给过剩小周期影响。上游采浆提升奠定血制品行业持续稳健增长的基础,2024年我国在采单采血浆站数量300余家,全行业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长10.9%(2023年为18.6%)。
医疗设备:招采节奏拖累业绩,25Q3迎来行业拐点
2024年医疗设备行业营收1073.9亿元,同比下降1.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8.3亿元,同比下降18.4%。2022-2023年设备板块营收增速保持稳健增长,增速分别为14.5%和10.8%,2024年营收增速下降明显,主要是受医疗反腐和等待“两新”、财政贴息等政策落地影响,医疗机构设备招采节奏放缓并延后,但是从去年11月份开始,设备招采节奏显著加快,我们预期从25Q3开始医疗设备全行业业绩将迎来明显复苏(24H1业绩基数仍相对较高)。
化学制剂:集采影响边际减弱,经营业绩缓慢复苏
2022-2024年化学制剂行业营收连续三年维持在3950亿元左右,一方面是药品集采对仿制药营收带来增长压力,二是药企向创新转型,但新药上市贡献业绩增量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利润端,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89.3亿元,同比增长28.4%。药品市场基本实现大品种应采尽采,集采影响边际减弱,药企加大向创新研发转型,并取得积极成果。
零售药店:行业竞争加剧,坪效面临压力
2024年零售药店行业营收1162.2亿元,同比增长4.9%;扣非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下降32.4%。2024年零售药店行业营收平稳增长,利润端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医保合规趋严、行业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经营坪效下降明显。2024年全行业关店率上升,上市连锁药店主动放缓门店拓展速度;主要零售药店企业经营坪效下降明显,显示行业竞争加剧。
医院医疗服务:经营波幅较大,逐渐恢复性增长
2024年医院服务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7%。25Q1,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恢复性增长,整体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4.9%和24.8%。2021-2022年,医院医疗服务受疫情等影响严重,折旧、人力等运营成本刚性,利润端下滑明显;2023年疫情后社会恢复正常化,眼科、牙科等消费型医疗需求集中释放,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业绩恢复明显;2024年在高基数下,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中药:行业业绩稳健,消化高基数压力
2024年中药行业总营收3454.9亿元,同比下降4.7%;扣非归母净利润230.3亿元,同比下降25.7%。25Q1,中药行业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1%和7.8%。2023年,中药行业受益集中购药和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创下历史最好业绩;2024年在高基数下,营收小幅下滑,利润端下滑明显。25Q1,全行业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个位数下滑,基本消化高基数压力。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医保控费政策超出预期;对美营收敞口较大的企业地缘政治风险;系统风险。
参考来源:
诚通证券 -医药行业2024年报及25Q1季报业绩总结:整体业绩筑底,细分行业复苏-20250509
投顾支持: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
5月21日,舒泰神上升20.02%。消息面上,舒泰神5月13日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江苏贝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捷泰”)于近期取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公告称,本次贝捷泰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将委托生产治疗用生物制品(注射用STSP-0601)仅限注册申报使用),预期不会对公司当前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相关产品待获得药品上市批准文号后方可进行商业化生产。
舒泰神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制品为主的制药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品和部分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舒泰神简介及主营业务
舒泰神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和国内唯一具有清肠和便秘两个适应症的清肠便秘类药物——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公司主要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产品”、“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及“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舒泰神股票所属概念
创新药、单抗概念、新冠药物、独家药品
舒泰神国内同业公司有哪些?
北陆药业、苑东生物、多瑞医药、信立泰、华特达因、华东医药、贝达药业、人福医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丽珠集团、华邦健康、亿帆医药、双鹭药业、科伦药业、海思科、普利退、华润双鹤、健康元、华海药业、健友股份、微芯生物、康弘药业、德展健康、兴齐眼药、南新制药、康芝药业、金陵药业、海欣股份、易明医药、鲁抗医药、罗欣药业、华北制药、昂利康、哈三联、辰欣药业、国药现代、复旦张江、联环药业、奥赛康、ST长康、力生制药、诚意药业、东诚药业、海正药业、华仁药业、金城医药、吉贝尔、恩华药业、卫信康、灵康药业、京新药业、润都股份
舒泰神行业地位是怎样的?
舒泰神股票发行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舒泰神股票总股本4.78亿股,其中流通A股数量为4.72亿股。截止5月20日总市值为56.33亿,流通市值为55.65亿元,市盈率为-39.28。股东人数2.88万户。第一大股东为熠昭(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占比51.68%。
舒泰神股票财务数据怎么样?
2025年一季报显示,该股总营收为0.6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02亿元,营收总收入同比降低33.45%,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38.05%。
高管资料
舒泰神董事长是谁?
舒泰神董事长是周志文先生:1965年0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5年,任佛山康宝顺药业北京地区经理;1995年至2005年,任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至2009年任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董事,2005年至2009年任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至2012年任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至今任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北京三诺佳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STAIDSON HONG KONG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董事、四川舒泰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舒泰神董秘是谁?
舒泰神董秘是于茂荣先生:1981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2011年0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海康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科研管理部经理;2015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门历任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部门总监。2022年11月起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现任北京三诺佳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医药行业2024年报及25Q1季报业绩总结:整体业绩筑底,细分行业复苏
整体:业绩筑底,营收端趋于稳定,利润端下滑幅度收窄
整体业绩筑底。医药行业连续两年总营收趋于稳定,2024年,医药行业营收总额2.46万亿元(2023年2.48万亿元),同比下降0.7%(2023年增长1.2%);医药行业总营收在疫情时代高基数下,近两年保持基本稳定。从单季度营收角度看,2024年全年单季度营收前高后低,24Q1为全年营收最高,24Q4全年营收最低;但从上下半年来看,营收比例为51%和49%,上下半年基本持平。利润端下滑幅度收窄。2024年,医药全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1308亿元,同比下降6.3%,利润端增速下滑幅度相比2023年显著收窄(2023年同比下降24.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弱于营收端,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毛利的抗疫需求出清,包括IVD、耗材和新冠大订单;二是持续深入推动的药械集采和DRGs等政策;三是医药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多方面原因共振,带动医药上市公司利润端增速明显弱于营收端。细分行业持续分化,创新药、原料药、化学制剂、血液制品和耗材业绩表现较优;中药、疫苗、IVD、线下药店、医院和CXO利润下滑较大。全部公募基金持仓医药比例创出七年历史新低。截止2024年底,内地全部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为9.49%。
创新药产业链(CXO创新药):CXO开始复苏,创新药企营收放量CXO:大订单红利完全消退,25Q1业绩复苏明显,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13.0%和23.8%。CXO行业头部公司在手订单充裕,药明康德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6%,其他多家公司在手订单均同比增长20%以上,支撑CXO上市公司未来业绩释放。
创新药:销售放量+海外授权BD,创新药逐渐接近盈亏平衡线。创新药板块2023-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70.3%和73.6%,连续两年营收保持70%以上的高速增长,25Q1营收继续保持51.4%左右的高增速,利润端亏损持续收窄,部分公司已经实现盈亏平衡。
血制品:浆量支撑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2024年血制品行业营收230.5亿元(剔除华兰生物疫苗收入),同比增长4.3%,2022-2023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7.0%和1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增长24.7%。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快于营收端,主要是2024年上半年血制品价格较高和相关公司提高运营效率。25Q1血制品行业营收增长2.0%,扣非归母净利润负增长约9.0%,主要是由于近两年采浆高增速和相关血制品企业投浆量较大,带来的终端产品供给过剩小周期影响。上游采浆提升奠定血制品行业持续稳健增长的基础,2024年我国在采单采血浆站数量300余家,全行业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长10.9%(2023年为18.6%)。
医疗设备:招采节奏拖累业绩,25Q3迎来行业拐点
2024年医疗设备行业营收1073.9亿元,同比下降1.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8.3亿元,同比下降18.4%。2022-2023年设备板块营收增速保持稳健增长,增速分别为14.5%和10.8%,2024年营收增速下降明显,主要是受医疗反腐和等待“两新”、财政贴息等政策落地影响,医疗机构设备招采节奏放缓并延后,但是从去年11月份开始,设备招采节奏显著加快,我们预期从25Q3开始医疗设备全行业业绩将迎来明显复苏(24H1业绩基数仍相对较高)。
化学制剂:集采影响边际减弱,经营业绩缓慢复苏
2022-2024年化学制剂行业营收连续三年维持在3950亿元左右,一方面是药品集采对仿制药营收带来增长压力,二是药企向创新转型,但新药上市贡献业绩增量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利润端,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89.3亿元,同比增长28.4%。药品市场基本实现大品种应采尽采,集采影响边际减弱,药企加大向创新研发转型,并取得积极成果。
零售药店:行业竞争加剧,坪效面临压力
2024年零售药店行业营收1162.2亿元,同比增长4.9%;扣非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下降32.4%。2024年零售药店行业营收平稳增长,利润端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医保合规趋严、行业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经营坪效下降明显。2024年全行业关店率上升,上市连锁药店主动放缓门店拓展速度;主要零售药店企业经营坪效下降明显,显示行业竞争加剧。
医院医疗服务:经营波幅较大,逐渐恢复性增长
2024年医院服务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7%。25Q1,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恢复性增长,整体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4.9%和24.8%。2021-2022年,医院医疗服务受疫情等影响严重,折旧、人力等运营成本刚性,利润端下滑明显;2023年疫情后社会恢复正常化,眼科、牙科等消费型医疗需求集中释放,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业绩恢复明显;2024年在高基数下,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中药:行业业绩稳健,消化高基数压力
2024年中药行业总营收3454.9亿元,同比下降4.7%;扣非归母净利润230.3亿元,同比下降25.7%。25Q1,中药行业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1%和7.8%。2023年,中药行业受益集中购药和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创下历史最好业绩;2024年在高基数下,营收小幅下滑,利润端下滑明显。25Q1,全行业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个位数下滑,基本消化高基数压力。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医保控费政策超出预期;对美营收敞口较大的企业地缘政治风险;系统风险。
参考来源:
诚通证券 -医药行业2024年报及25Q1季报业绩总结:整体业绩筑底,细分行业复苏-20250509
投顾支持: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