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首日大涨 国际资本加速布局港股市场

中国证券报

22小时前

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是2025年“A+H”热潮的缩影。...普华永道年初时预测,2025年港股上市的筹资金额或达1600亿港元。

新华财经北京5月21日电 5月20日,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完成“A+H”双资本平台布局。此次港股IPO募资356.572亿港元,创下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不仅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化迈入新阶段,也为“A+H”市场注入强心针。港交所网站显示,截至4月30日,港交所排队IPO企业近150家,其中A股公司超过40家,年内新增“A+H”企业数量有望创近五年新高。

机构人士表示,“A+H”两地上市的公司数量激增,是市场流动性改善以及政策环境优化协同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机构对基石投资的兴趣明显增强,海外长线资金参与热情高涨。

港股今年最大IPO诞生

上市首日,宁德时代股价高开,开盘价为296港元/股,较发行价263港元/股,上涨12.55%。截至收盘,宁德时代涨16.43%,报306.2港元/股,当日成交额为82.84亿港元,总市值为12951亿港元。

此次宁德时代全球发售1.36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356.57亿港元,创下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募资所得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加快海外市场拓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宁德时代已与宝马、奔驰、大众、福特、丰田、现代、本田、沃尔沃等全球知名车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占公司总营收超30%。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上市仪式上表示:“港股上市意味着我们更广泛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也是我们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新起点。”

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不仅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公司通过明确的零碳战略定位、全面的技术体系构建、创新的商业应用和卓越的零碳实践,成为全球零碳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们正以车电分离和电池标准化为核心,推动换电模式发展,促进交通网和能源网的融合,打造从电池制造、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零碳新业态。日前,我们在山西大同正式发布了标准化换电块与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力争在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重卡换电网络。”曾毓群说。

业内人士表示,宁德时代通过在全球核心市场建立本地化产能、打造全球研发网络、深化国际客户合作,已经形成覆盖全球的业务布局。港股上市将为公司提供国际资本支持,提升企业全球品牌影响力,完善国际化治理结构,助力公司加速全球布局。

“A+H”迎来黄金窗口期

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是2025年“A+H”热潮的缩影。港交所网站显示,截至4月30日,港交所排队IPO企业近150家,其中A股公司超过40家,年内新增“A+H”企业数量有望创近五年新高。其中,医药巨头恒瑞医药将于5月23日登陆港交所,成为近期最受瞩目的“A+H”新秀。与此同时,海天味业、安井食品、百利天恒、三花智控、东鹏饮料、三只松鼠等均已踏上赴港上市之路。

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表示,“A+H”两地上市的公司数量激增,是市场流动性改善以及政策环境优化协同带来的成果。今年以来,在南向资金以及海外避险资金的共同推动下,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推动AH股价差大幅收窄,显著缩小了发行人与投资人的定价分歧,也让A股龙头公司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考虑赴港上市。

政策端创新亦为此轮热潮注入制度动能。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从递表到挂牌仅耗时三个多月。谌戈介绍称,港交所针对合资格A股公司开辟“快速通道”,同时中国证监会对优质企业境外上市持鼓励态度,特别是已在A股经历严格合规检验的企业,其港股上市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A+H”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估值折让收窄成为突出特征。与2023年美的集团港股发行时需提供21.5%的折让相比,近期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发行折让率普遍有所降低。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认为,在政策支持、AH溢价收窄、全球化布局需求等因素驱动下,“A+H”两地上市模式将日益成为港股一种重要上市途径。

在“A+H”热潮助推下,港股市场IPO募资额重回全球第一。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表示,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型的新股集资活动,也让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额超过600亿港元,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普华永道年初时预测,2025年港股上市的筹资金额或达1600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策略生变

宁德时代此次发行吸引了包括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在内的基石投资者最高203.71亿港元(按发行价格上限每股263港元计算)认购。在其基石投资者名单中,不仅有中石化、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等国内知名机构,科威特投资局、加拿大皇家银行等重量级机构也纷纷现身。无独有偶,恒瑞医药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中也出现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身影。

据谌戈透露,近期港股市场基石投资者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机构对基石投资的兴趣明显增强,海外长线资金参与热情高涨。他表示,宁德时代、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等企业均为细分领域领军者,其高质量的运营状况叠加AH股价差收窄,对全球长线资金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去年四季度之前,除基本面和估值因素外,退出机制始终是投资者的核心关切。”谌戈表示,基石投资者的单笔投资份额和比例都不小,考虑到六个月的锁定期要求,投资者往往会要求更高的安全边际。

虽然对标的质量的要求依然严格,但投资者的心态正在转变。随着质地优秀上市公司份额竞争越发激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试图提前锁定基石投资席位。以蜜雪集团为例。蜜雪集团原计划在公开发售环节募资约5亿港元,最终吸引了1.8万亿港元的资金。谌戈表示,这意味着50%的股份必须回拨给散户投资者,导致原本计划提供给锚定投资者的份额大幅减少。

“想投资基石的投资人,兴趣是越来越高,包括外资的兴趣也比之前要高。”谌戈表示,近期,投资者对六个月后退出的顾虑已经减少,更多关注如何在可接受估值范围内吸引管理层和发行人,以成功获取基石投资席位。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是2025年“A+H”热潮的缩影。...普华永道年初时预测,2025年港股上市的筹资金额或达1600亿港元。

新华财经北京5月21日电 5月20日,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完成“A+H”双资本平台布局。此次港股IPO募资356.572亿港元,创下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不仅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化迈入新阶段,也为“A+H”市场注入强心针。港交所网站显示,截至4月30日,港交所排队IPO企业近150家,其中A股公司超过40家,年内新增“A+H”企业数量有望创近五年新高。

机构人士表示,“A+H”两地上市的公司数量激增,是市场流动性改善以及政策环境优化协同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机构对基石投资的兴趣明显增强,海外长线资金参与热情高涨。

港股今年最大IPO诞生

上市首日,宁德时代股价高开,开盘价为296港元/股,较发行价263港元/股,上涨12.55%。截至收盘,宁德时代涨16.43%,报306.2港元/股,当日成交额为82.84亿港元,总市值为12951亿港元。

此次宁德时代全球发售1.36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356.57亿港元,创下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募资所得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加快海外市场拓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宁德时代已与宝马、奔驰、大众、福特、丰田、现代、本田、沃尔沃等全球知名车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占公司总营收超30%。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上市仪式上表示:“港股上市意味着我们更广泛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也是我们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新起点。”

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不仅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公司通过明确的零碳战略定位、全面的技术体系构建、创新的商业应用和卓越的零碳实践,成为全球零碳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们正以车电分离和电池标准化为核心,推动换电模式发展,促进交通网和能源网的融合,打造从电池制造、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零碳新业态。日前,我们在山西大同正式发布了标准化换电块与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力争在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重卡换电网络。”曾毓群说。

业内人士表示,宁德时代通过在全球核心市场建立本地化产能、打造全球研发网络、深化国际客户合作,已经形成覆盖全球的业务布局。港股上市将为公司提供国际资本支持,提升企业全球品牌影响力,完善国际化治理结构,助力公司加速全球布局。

“A+H”迎来黄金窗口期

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是2025年“A+H”热潮的缩影。港交所网站显示,截至4月30日,港交所排队IPO企业近150家,其中A股公司超过40家,年内新增“A+H”企业数量有望创近五年新高。其中,医药巨头恒瑞医药将于5月23日登陆港交所,成为近期最受瞩目的“A+H”新秀。与此同时,海天味业、安井食品、百利天恒、三花智控、东鹏饮料、三只松鼠等均已踏上赴港上市之路。

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表示,“A+H”两地上市的公司数量激增,是市场流动性改善以及政策环境优化协同带来的成果。今年以来,在南向资金以及海外避险资金的共同推动下,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推动AH股价差大幅收窄,显著缩小了发行人与投资人的定价分歧,也让A股龙头公司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考虑赴港上市。

政策端创新亦为此轮热潮注入制度动能。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从递表到挂牌仅耗时三个多月。谌戈介绍称,港交所针对合资格A股公司开辟“快速通道”,同时中国证监会对优质企业境外上市持鼓励态度,特别是已在A股经历严格合规检验的企业,其港股上市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A+H”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估值折让收窄成为突出特征。与2023年美的集团港股发行时需提供21.5%的折让相比,近期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发行折让率普遍有所降低。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认为,在政策支持、AH溢价收窄、全球化布局需求等因素驱动下,“A+H”两地上市模式将日益成为港股一种重要上市途径。

在“A+H”热潮助推下,港股市场IPO募资额重回全球第一。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表示,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型的新股集资活动,也让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额超过600亿港元,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普华永道年初时预测,2025年港股上市的筹资金额或达1600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策略生变

宁德时代此次发行吸引了包括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在内的基石投资者最高203.71亿港元(按发行价格上限每股263港元计算)认购。在其基石投资者名单中,不仅有中石化、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等国内知名机构,科威特投资局、加拿大皇家银行等重量级机构也纷纷现身。无独有偶,恒瑞医药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中也出现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身影。

据谌戈透露,近期港股市场基石投资者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机构对基石投资的兴趣明显增强,海外长线资金参与热情高涨。他表示,宁德时代、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等企业均为细分领域领军者,其高质量的运营状况叠加AH股价差收窄,对全球长线资金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去年四季度之前,除基本面和估值因素外,退出机制始终是投资者的核心关切。”谌戈表示,基石投资者的单笔投资份额和比例都不小,考虑到六个月的锁定期要求,投资者往往会要求更高的安全边际。

虽然对标的质量的要求依然严格,但投资者的心态正在转变。随着质地优秀上市公司份额竞争越发激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试图提前锁定基石投资席位。以蜜雪集团为例。蜜雪集团原计划在公开发售环节募资约5亿港元,最终吸引了1.8万亿港元的资金。谌戈表示,这意味着50%的股份必须回拨给散户投资者,导致原本计划提供给锚定投资者的份额大幅减少。

“想投资基石的投资人,兴趣是越来越高,包括外资的兴趣也比之前要高。”谌戈表示,近期,投资者对六个月后退出的顾虑已经减少,更多关注如何在可接受估值范围内吸引管理层和发行人,以成功获取基石投资席位。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