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
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历来是结婚登记的高峰日。而今年更具特殊意义——这是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新政实施后的首个“520”。
新政取消户籍限制、简化材料手续、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成都市各婚姻登记处今日迎来登记热潮。
根据成都市民政局数据,截至当日17时30分,成都市已办理结婚登记5082对。
锦江区合江亭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献上“婚书”。
“全国通办”便捷高效
全市各地为“爱”护航
上午9时许,锦江区合江亭婚姻登记处排起长龙,叫号声此起彼伏。登记窗口前,工作人员手指飞快敲击键盘,高效办理手续。身着情侣装,手捧鲜花的新人们,紧握证件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幸福气息。
递交身份证、人脸识别、验证身份、填写表格……约10分钟后,刚领完证的新人付先生、李女士开心地向记者秀出“红本本”。
“我们是眉山人,新政策的实施免去了我们从老家拿户口本的麻烦,一张身份证就搞定了。”付先生说,为了赶上今天的“扯证”,他提前几天就在网上预约抢名额。
在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来自山西的邢先生用“高效、便捷”来形容这次领证的经历。“我和老婆在成都相识和相爱,得知领证可以全国通办后,决定就近领证,不用再为爱奔波。”
锦江区合江亭婚姻登记处登记员曹彪介绍,从流程上看,登记手续简化后,省去了核对户口信息的步骤,新人领证登记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10分钟内;从数量上看,今年“520”登记数量同比提升40%,较日常增加3倍。
领证流程“做减法”,服务“做加法”。让新人们尤为惊喜的,是成都的定制版“婚书”。
记者在现场看到,登记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红本本”和裱装好的婚书一同递给新人,并献上祝福。
成都地标建筑、川剧变脸、盖碗茶……婚书上不仅融入了许多特色元素,还蕴含了传统文化。张女士收到婚书后,细细端详,爱不释手,“这一特别的浪漫礼物,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成都高新区集体婚礼活动。
据悉,5月初,成都多个登记点的“520”“521”婚姻登记预约已“超标”,成都高新区、彭州市、大邑县、龙泉驿区等多地民政部门提前部署、全员值守、增设窗口,保障登记服务高效运转。
彭州海窝子古镇婚俗文化活动。
植入多种元素与爱同行
花式浪漫带动婚俗新风
中式婚礼、雪山婚礼、科技婚礼……今日,在成都领证的新人们,解锁了全城多场景的花式浪漫。
当“520”的甜蜜氛围邂逅高新科技,一场智慧元素满满的集体婚礼在成都高新区新川之心公园开展。
“新人欢迎您!”上午10时许,新人们刚步入公园,就被站立在两旁的迎宾机器人吸引。再继续往前,4个装满捧花的机器人翘首以盼,等待着新人们到来。婚礼仪式上,科技元素再次为浪漫加码。在《简约文明婚俗承诺书》签订环节,两架无人机携承诺卷轴飞来,在指定地点平稳降落,为新人们送上卷轴。22对领证新人纷纷点赞:“含科量很高!”
从现代科技到传统文化,多地结合地域特色,为新人们献上一出传统文化大戏。在彭州海窝子古镇,“瞿上连理坊”亮相,这里既是婚俗文化的体验馆,也是村规民约和文明婚俗的宣传点,传递“重情感内涵、轻形式铺张,重家庭责任、轻物质攀比”的文明婚俗。
武侯区集体婚礼活动。
武侯区则融合三国文化底蕴,打造了一场饱含传统婚俗精髓的集体婚礼。随着悠悠古琴奏响,新人们踏着婉转旋律入场,先后完成“同牢合卺礼”“婚书盟誓”等仪式,在众人见证下郑重签署婚书,并加盖独具武侯特色的定制印章。
雪山也来见证浪漫。四川近年落成多个公园式登记点,而大邑县选择将婚姻登记点设于3250米的西岭雪山日月坪,是成都“天花板”级的存在,也是四川首个雪山婚姻登记点。今日,8对新人“云端”领证,完成登记的唐先生表示,“雪山自带氛围感,让雪山见证爱情,是一种‘高’级浪漫!”大邑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自然奇观邂逅爱情仪式,雪山为“白头偕老”赋予新内涵——不是被动相守的岁月静好,而是携手勇攀高峰的双向奔赴。
让爱心与爱情同行。锦江区在当天的婚俗文化活动中融入慈善元素,新人们在“扯证”同时,纷纷参与慈善捐赠,现场设置了公益市集、慈善文化展示等。锦江区慈善会秘书长陈双介绍,“新人们的捐赠将投入到锦江区特殊困难群众关爱援助项目,每一位捐赠者将获得具有纪念意义的证书。”同样瞄准慈善的还有彭州,举办幸福家庭游园会活动,并将筹集的善款转化为50份“幸福礼包”,送至困境家庭。
各地的心意和创意,成为成都不断推进婚俗改革的生动注脚。不止于“520”,甜蜜氛围将持续在成都升级。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内,成都将在成都东部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新启用4个公园式婚姻登记新点位,实现全市23个区(市)县全覆盖。
成都将持续巩固全国、省、市三级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成果,指导相关区(市)县开展文明婚俗提升行动,倡导简约适度婚俗文化,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风尚。
(成都市民政局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
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历来是结婚登记的高峰日。而今年更具特殊意义——这是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新政实施后的首个“520”。
新政取消户籍限制、简化材料手续、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成都市各婚姻登记处今日迎来登记热潮。
根据成都市民政局数据,截至当日17时30分,成都市已办理结婚登记5082对。
锦江区合江亭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献上“婚书”。
“全国通办”便捷高效
全市各地为“爱”护航
上午9时许,锦江区合江亭婚姻登记处排起长龙,叫号声此起彼伏。登记窗口前,工作人员手指飞快敲击键盘,高效办理手续。身着情侣装,手捧鲜花的新人们,紧握证件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幸福气息。
递交身份证、人脸识别、验证身份、填写表格……约10分钟后,刚领完证的新人付先生、李女士开心地向记者秀出“红本本”。
“我们是眉山人,新政策的实施免去了我们从老家拿户口本的麻烦,一张身份证就搞定了。”付先生说,为了赶上今天的“扯证”,他提前几天就在网上预约抢名额。
在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来自山西的邢先生用“高效、便捷”来形容这次领证的经历。“我和老婆在成都相识和相爱,得知领证可以全国通办后,决定就近领证,不用再为爱奔波。”
锦江区合江亭婚姻登记处登记员曹彪介绍,从流程上看,登记手续简化后,省去了核对户口信息的步骤,新人领证登记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10分钟内;从数量上看,今年“520”登记数量同比提升40%,较日常增加3倍。
领证流程“做减法”,服务“做加法”。让新人们尤为惊喜的,是成都的定制版“婚书”。
记者在现场看到,登记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红本本”和裱装好的婚书一同递给新人,并献上祝福。
成都地标建筑、川剧变脸、盖碗茶……婚书上不仅融入了许多特色元素,还蕴含了传统文化。张女士收到婚书后,细细端详,爱不释手,“这一特别的浪漫礼物,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成都高新区集体婚礼活动。
据悉,5月初,成都多个登记点的“520”“521”婚姻登记预约已“超标”,成都高新区、彭州市、大邑县、龙泉驿区等多地民政部门提前部署、全员值守、增设窗口,保障登记服务高效运转。
彭州海窝子古镇婚俗文化活动。
植入多种元素与爱同行
花式浪漫带动婚俗新风
中式婚礼、雪山婚礼、科技婚礼……今日,在成都领证的新人们,解锁了全城多场景的花式浪漫。
当“520”的甜蜜氛围邂逅高新科技,一场智慧元素满满的集体婚礼在成都高新区新川之心公园开展。
“新人欢迎您!”上午10时许,新人们刚步入公园,就被站立在两旁的迎宾机器人吸引。再继续往前,4个装满捧花的机器人翘首以盼,等待着新人们到来。婚礼仪式上,科技元素再次为浪漫加码。在《简约文明婚俗承诺书》签订环节,两架无人机携承诺卷轴飞来,在指定地点平稳降落,为新人们送上卷轴。22对领证新人纷纷点赞:“含科量很高!”
从现代科技到传统文化,多地结合地域特色,为新人们献上一出传统文化大戏。在彭州海窝子古镇,“瞿上连理坊”亮相,这里既是婚俗文化的体验馆,也是村规民约和文明婚俗的宣传点,传递“重情感内涵、轻形式铺张,重家庭责任、轻物质攀比”的文明婚俗。
武侯区集体婚礼活动。
武侯区则融合三国文化底蕴,打造了一场饱含传统婚俗精髓的集体婚礼。随着悠悠古琴奏响,新人们踏着婉转旋律入场,先后完成“同牢合卺礼”“婚书盟誓”等仪式,在众人见证下郑重签署婚书,并加盖独具武侯特色的定制印章。
雪山也来见证浪漫。四川近年落成多个公园式登记点,而大邑县选择将婚姻登记点设于3250米的西岭雪山日月坪,是成都“天花板”级的存在,也是四川首个雪山婚姻登记点。今日,8对新人“云端”领证,完成登记的唐先生表示,“雪山自带氛围感,让雪山见证爱情,是一种‘高’级浪漫!”大邑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自然奇观邂逅爱情仪式,雪山为“白头偕老”赋予新内涵——不是被动相守的岁月静好,而是携手勇攀高峰的双向奔赴。
让爱心与爱情同行。锦江区在当天的婚俗文化活动中融入慈善元素,新人们在“扯证”同时,纷纷参与慈善捐赠,现场设置了公益市集、慈善文化展示等。锦江区慈善会秘书长陈双介绍,“新人们的捐赠将投入到锦江区特殊困难群众关爱援助项目,每一位捐赠者将获得具有纪念意义的证书。”同样瞄准慈善的还有彭州,举办幸福家庭游园会活动,并将筹集的善款转化为50份“幸福礼包”,送至困境家庭。
各地的心意和创意,成为成都不断推进婚俗改革的生动注脚。不止于“520”,甜蜜氛围将持续在成都升级。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内,成都将在成都东部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新启用4个公园式婚姻登记新点位,实现全市23个区(市)县全覆盖。
成都将持续巩固全国、省、市三级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成果,指导相关区(市)县开展文明婚俗提升行动,倡导简约适度婚俗文化,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风尚。
(成都市民政局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