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车市 | 4月印度尼西亚:比亚迪进前五,中国车企正掀起“ 智能电动”风暴

智车科技

13小时前

原文标题:亚洲车市|4月印度尼西亚:比亚迪进前五,中国车企正掀起“智能电动”风暴。

2025年4月,印尼汽车市场在整体需求放缓的背景下,迎来结构性重塑。

传统燃油品牌持续承压,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品牌则借助技术、产品与营销的合力,加速渗透市场,取得历史性突破。

比亚迪跃升至批发销量第五,Sealion 7更跻身前十车型榜,腾势、奇瑞等品牌同步提速,中国品牌正全面重构印尼的电动化格局。

本文将从整体市场走势切入,深入解析中国车企的成长脉络与战略价值。

01

市场重塑:

传统主导格局下的新能源突围

2025年4月,印尼轻型车批发销量录得5.3%的同比增长,达到51,205辆,累计前四月销量为256,368辆,同比下滑2.8%,零售市场继续承压(4月零售同比下降3%),但局部品类的结构性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跃升,成为行业最大的变量。

● 从品牌格局来看

◎ 丰田稳居龙头地位,市占率达31.4%,略高于去年同期,但Daihatsu、Suzuki与三菱纷纷出现两位数下滑。

◎ 与之相对,比亚迪表现惊艳,以3,496辆批发量首次闯入前五,市占率跃升至6.8%,刷新品牌在印尼市场的历史纪录。而另一个中国品牌奇瑞也实现174.6%的同比增长,排名升至第八。

◎ 相较之下,Honda批发量暴跌34.9%,零售端也大幅下滑30.2%,显示传统日系品牌正面临更新换代与技术跃迁的挑战。

● 车型方面

◎ Toyota Kijang Innova以63.6%的同比增幅蝉联榜首,占据9%的市场份额。

◎ Daihatsu Sigra、Toyota Avanza、Honda Brio紧随其后。

◎ 然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 Sealion 7以1,375辆的成绩空降第九,成为历史上首款进入印尼月度前十的中国新能源车型。

◎ 更具代表性的是,腾势 D9与比亚迪 M6也分别进入前20名,初步显示出中国品牌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爆发潜力。

目前印尼市场仍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皮卡类如Gran Max Pikap与Carry Pikap维持稳定;但SUV、电动MPV等领域已成为新一轮竞争焦点。新车型的大规模导入,正在撼动长期以来由日系品牌主导的市场结构,为电动化的深入普及铺路。

02

中国力量崛起:

比亚迪引爆,

奇瑞、腾势等多点开花

在本月的中国品牌表现中:

◎ 比亚迪无疑是绝对主角。无论是批发端的3,496辆(市占6.8%),还是零售端的3,531辆(市占6.2%),均大幅领先于其他中国品牌,直接跻身全市场第五位。

比亚迪此前以Atto 3打开市场认知,现已凭借更具性价比与技术亮点的Sealion 7、M6等车型构建出完整产品矩阵。

尤其是Sealion 7,凭借高颜值设计、长续航与智能化座舱,迅速赢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其大规模交付已成为比亚迪品牌形象跃升的关键抓手。

◎ 腾势作为比亚迪高端序列,D9车型主打中大型MPV市场,在本地具有一定差异化优势,4月批发811辆,排名第13位,零售则达847辆,增势明显。◎ 而奇瑞也不容忽视,4月批发量达1,620辆,同比暴涨174.6%,零售更达1,549辆,显示出Tiggo等主力车型在中端SUV市场的强劲表现。作为在印尼深耕多年的品牌,奇瑞近年来在渠道、售后与品牌认知方面持续投入,2025年有望实现破局式增长。

◎ 其他中国品牌如Wuling虽略显疲软(批发1,240辆,同比+4.4%),但其产品线多样,特别是在入门级MPV与微型电动车领域依旧拥有价格优势。◎ 而Aion、Geely、Neta等新晋玩家虽体量尚小,但纷纷开始试水市场,2025全年仍有望贡献增量。

当前中国品牌在印尼市场的集体崛起,不再是单一价格战,而是“多点发力、全线开花”的状态。

中端新能源SUV(Sealion 7)、高端MPV(腾势 D9)、主力紧凑型SUV(奇瑞 Tiggo 7/8)、微型电动车(Wuling Air EV)等细分市场均有代表作,技术能力与渠道能力同步提升,构成了较为坚实的竞争壁垒。

小结

在印尼这个对新能源车仍处培育期的东南亚最大市场,2025年4月标志着一个战略拐点的到来。比亚迪的爆发不是偶然,中国品牌正以全新路径进入印尼主流市场,通过智能电动产品直接满足当地政策导向与消费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品牌建设与服务网络的优化,提升用户黏性与口碑。未来印尼市场的竞争,将不再仅限于“谁更便宜”,而是“谁更智能、更安全、更懂用户”。那么2025年起,它们将真正步入“立足破局、战略扩张”的新阶段。 

原文标题 : 亚洲车市 | 4月印度尼西亚:比亚迪进前五,中国车企正掀起“ 智能电动”风暴

原文标题:亚洲车市|4月印度尼西亚:比亚迪进前五,中国车企正掀起“智能电动”风暴。

2025年4月,印尼汽车市场在整体需求放缓的背景下,迎来结构性重塑。

传统燃油品牌持续承压,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品牌则借助技术、产品与营销的合力,加速渗透市场,取得历史性突破。

比亚迪跃升至批发销量第五,Sealion 7更跻身前十车型榜,腾势、奇瑞等品牌同步提速,中国品牌正全面重构印尼的电动化格局。

本文将从整体市场走势切入,深入解析中国车企的成长脉络与战略价值。

01

市场重塑:

传统主导格局下的新能源突围

2025年4月,印尼轻型车批发销量录得5.3%的同比增长,达到51,205辆,累计前四月销量为256,368辆,同比下滑2.8%,零售市场继续承压(4月零售同比下降3%),但局部品类的结构性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跃升,成为行业最大的变量。

● 从品牌格局来看

◎ 丰田稳居龙头地位,市占率达31.4%,略高于去年同期,但Daihatsu、Suzuki与三菱纷纷出现两位数下滑。

◎ 与之相对,比亚迪表现惊艳,以3,496辆批发量首次闯入前五,市占率跃升至6.8%,刷新品牌在印尼市场的历史纪录。而另一个中国品牌奇瑞也实现174.6%的同比增长,排名升至第八。

◎ 相较之下,Honda批发量暴跌34.9%,零售端也大幅下滑30.2%,显示传统日系品牌正面临更新换代与技术跃迁的挑战。

● 车型方面

◎ Toyota Kijang Innova以63.6%的同比增幅蝉联榜首,占据9%的市场份额。

◎ Daihatsu Sigra、Toyota Avanza、Honda Brio紧随其后。

◎ 然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 Sealion 7以1,375辆的成绩空降第九,成为历史上首款进入印尼月度前十的中国新能源车型。

◎ 更具代表性的是,腾势 D9与比亚迪 M6也分别进入前20名,初步显示出中国品牌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爆发潜力。

目前印尼市场仍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皮卡类如Gran Max Pikap与Carry Pikap维持稳定;但SUV、电动MPV等领域已成为新一轮竞争焦点。新车型的大规模导入,正在撼动长期以来由日系品牌主导的市场结构,为电动化的深入普及铺路。

02

中国力量崛起:

比亚迪引爆,

奇瑞、腾势等多点开花

在本月的中国品牌表现中:

◎ 比亚迪无疑是绝对主角。无论是批发端的3,496辆(市占6.8%),还是零售端的3,531辆(市占6.2%),均大幅领先于其他中国品牌,直接跻身全市场第五位。

比亚迪此前以Atto 3打开市场认知,现已凭借更具性价比与技术亮点的Sealion 7、M6等车型构建出完整产品矩阵。

尤其是Sealion 7,凭借高颜值设计、长续航与智能化座舱,迅速赢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其大规模交付已成为比亚迪品牌形象跃升的关键抓手。

◎ 腾势作为比亚迪高端序列,D9车型主打中大型MPV市场,在本地具有一定差异化优势,4月批发811辆,排名第13位,零售则达847辆,增势明显。◎ 而奇瑞也不容忽视,4月批发量达1,620辆,同比暴涨174.6%,零售更达1,549辆,显示出Tiggo等主力车型在中端SUV市场的强劲表现。作为在印尼深耕多年的品牌,奇瑞近年来在渠道、售后与品牌认知方面持续投入,2025年有望实现破局式增长。

◎ 其他中国品牌如Wuling虽略显疲软(批发1,240辆,同比+4.4%),但其产品线多样,特别是在入门级MPV与微型电动车领域依旧拥有价格优势。◎ 而Aion、Geely、Neta等新晋玩家虽体量尚小,但纷纷开始试水市场,2025全年仍有望贡献增量。

当前中国品牌在印尼市场的集体崛起,不再是单一价格战,而是“多点发力、全线开花”的状态。

中端新能源SUV(Sealion 7)、高端MPV(腾势 D9)、主力紧凑型SUV(奇瑞 Tiggo 7/8)、微型电动车(Wuling Air EV)等细分市场均有代表作,技术能力与渠道能力同步提升,构成了较为坚实的竞争壁垒。

小结

在印尼这个对新能源车仍处培育期的东南亚最大市场,2025年4月标志着一个战略拐点的到来。比亚迪的爆发不是偶然,中国品牌正以全新路径进入印尼主流市场,通过智能电动产品直接满足当地政策导向与消费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品牌建设与服务网络的优化,提升用户黏性与口碑。未来印尼市场的竞争,将不再仅限于“谁更便宜”,而是“谁更智能、更安全、更懂用户”。那么2025年起,它们将真正步入“立足破局、战略扩张”的新阶段。 

原文标题 : 亚洲车市 | 4月印度尼西亚:比亚迪进前五,中国车企正掀起“ 智能电动”风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