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筛选到了一只年化近6%的低震感基金

新浪基金

12小时前

从中信保诚至选2024年年报展示的持仓来看,共涵盖27个行业,第一大行业银行占比约为基金净值3%,持仓主要集中在银行、食品饮料、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气设备、汽车、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板块。

过去两年,市场如过山车般起伏,投资者比较的焦虑是什么?可能不是赚得不够多,而是赚了又亏回去。频繁的择时、极致的波动、账户收益的‘心电图’,让许多人身心俱疲。一定有投资者想问,哪里有能行稳致远,历史表现较好的产品呢?我们赶紧筛选到了这样一只宝藏基金,一起了解一下。

数据显示,中信保诚至选混合成立8年来年化收益近6%,净值曲线的趋势向上,或许意味着投资者过往有较大概率获得好的持有体验。

(基金业绩数据来源:业绩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数据区间:2016.11.8-2025.5.12,基金年化收益率=(投资内收益/本金)/(投资天数/365)×100%;年化收益仅为区间历史业绩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更不是基金业绩的保证,年化收益不代表投资者在任何时点均可获得该水平的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净值具有波动性。)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

严控回撤锚定长期价值

自2016年成立以来,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类:003379)历经多轮股债市场周期考验,展现出显著的风险控制能力。数据显示。相较同期的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8%),万得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34%),其产品历史回撤控制较好,即使是在权益市场的宽幅震荡期间,产品净值走势均呈现“低震感”特征。(指数数据来源:Wind,已经过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5.14)

成立以来产品净值曲线

收益端的长期表现印证了风控的价值。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达63%(同期业绩基准32%),年化收益率近6%。在完整运作的8个自然年度中,产品有7年实现年度正收益,仅在2022年极端市场环境下出现小幅回撤。当市场暴跌时,它就像一道‘缓冲带,让投资者减少恐慌割肉;当反弹来临时,又能快速收复失地,尽力避免‘跌时在场、涨时缺席’的遗憾。对比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代码:885003.WI,同期收益37%)、二级债基指数(代码:992617.SSI,同期收益29%),其超额收益能力可见一斑。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年度业绩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成立于: 2016-11-08,业绩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年化收益不代表投资者在任何时点均可获得该水平的收益。指数数据来源于Wind,基金数据来源:定期报告,截至20241231,基金2017-2024年各会计年度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业绩详见后注。指数表现与单只基金业绩表现不同,不代表基金的业绩表现,不作为未来收益保证或投资建议。以上历史业绩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仅供参考。指数的具体信息以官方指数公司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

股债双栖增强的“防御基因”

在投资领域,如何筛选出业绩稳定的基金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以中信保诚至选混合为例,剖析其业绩“超稳”的来源。以下两点显得较为重要:

科学的权益持仓:

这是基金业绩 力争“超稳” 的首要来源,也是胜率高的保障。较高的固收资产配置能够为基金提供稳定的票息收入和本金保障,有效降低市场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从而确保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而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如果权益仓位超过了20%,组合出现负收益的年份或有一定概率会增加。

从中信保诚至选混合的资产配置思路来看,通过股债混合策略,首先,利用历史数据统计,计算出比较适合目标风险的股票债券配置比例,换句话说,统计不同股票债券比例下组合的各年度表现,继而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参考。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可能在中长期影响股债的因素,比如估值、经济状况、上市公司盈利、政策取向、资金流动与投资情绪等因素,然后再结合产品的风险预算,从中长期视角出发,小幅度调整配置比例。

根据披露的定期报告数据显示,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003379)历史持仓的股票占比一般不超过20%,近八期季报显示股票仓位均值为20.14%,固收类资产则以求稳为主,近八期信用债仓位均值77%,为产品提供较好的流动性。

量化模型优化配置:

在结构性行情主导的A股市场中,均衡配置策略因分散风险、平滑波动的特性,理论上应是投资者穿越周期的理想工具。然而,实际践行这一策略的基金却并不多见——不少产品或追逐热点,或因流动性虹吸效应被迫押注单一方向。在此背景下,中信保诚至选混合凭借“定量驱动+纪律性风控”的均衡框架,成为不失上涨动力同时严控波动的绩优长跑型配置工具。 

通过系统化的选股,将提升个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这或有助于让产品震感更低。从背后的逻辑来看,主要因为定量的方法更为看重组合的分散程度,注重控制个股和行业的持仓集中度,尽力降低净值波动。

从中信保诚至选2024年年报展示的持仓来看,共涵盖27个行业,第一大行业银行占比约为基金净值3%,持仓主要集中在银行、食品饮料、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气设备、汽车、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板块。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行业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对提及的板块/行业不做任何推介)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股票历史持仓较多时间呈现大盘蓝筹和高盈利风格,从股票组合层面来降低beta,这样在股票市场下跌的时候基金净值的回撤就可能尽量低一些。同时,股票投资方面,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基金2025年一季报展示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中信保诚至选重仓股平均持股ROE为16%,平均持股PE为13.8,反映出基金管理人倾向于选择盈利能力较强且估值相对合理的个股。

前十大重仓股

通过“合理控制权益仓位+分散行业”的配置框架,叠加量化模型动态优化股债比例,产品在市场剧烈波动期降低净值下行风险;当市场企稳反弹时,则依托高ROE、低估值的权益持仓捕捉修复机遇。这种“防御与弹性兼顾”的运作模式,为服务投资者,坚持长期持有提供了信心保障。

写在最后

在波动成为常态的市场中,中信保诚至选混合通过“一定比例权益仓位锚+全市场分散配置+量化动态优化”的三重防护体系,构建出极具辨识度的防御型投资框架。选择此类严控波动、历史投资体验感较强的产品,或许正是践行“慢即是快”投资智慧的上佳注脚。

注:中信保诚至选A成立日:2016.11.8,2017-2024年净值增长率(称“收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2017-2024年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业绩为:8.86%、 9.62%、19.92%、15.20%、0.30%、-9.56%、-3.41%、11.86%。年化收益=投资内收益/本金)/投资天数]×365×100%,年化收益仅为区间历史业绩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更不是基金业绩的 保证,年化收益不代表投资者在任何时点均可获得该水平的收益。以上历史业绩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仅供参考。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成立于2016/11/8,业绩比较基准为5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20/11/21起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A类 近五年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020-2024:17.30%/15.20%、6.66%/0.3096、-1.48%/-9.56%、2.26%/-3.41%、7.20%/11.86%。C类近五年历史业绩/基准业 绩:2020-2024:17.18%/15.20%6.55%/0.30%、-1.57%/-9.56%、2.15%/-3.41%、7.09%6/11.86%,2024/8/16日增加E类基金份额。历任及现任基金经理:提云涛(20161108-20250410)、杨立春(20200114-20250205)、柳红亮(20241031-至今)、姜鹏(20250224-至今)。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为R3。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代表投资承诺,也不构成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基金合同允许的范围内 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为准。本材料仅供参考,上述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中信 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 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前请认真 阅读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 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了解基金产品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 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彭紫晨

从中信保诚至选2024年年报展示的持仓来看,共涵盖27个行业,第一大行业银行占比约为基金净值3%,持仓主要集中在银行、食品饮料、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气设备、汽车、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板块。

过去两年,市场如过山车般起伏,投资者比较的焦虑是什么?可能不是赚得不够多,而是赚了又亏回去。频繁的择时、极致的波动、账户收益的‘心电图’,让许多人身心俱疲。一定有投资者想问,哪里有能行稳致远,历史表现较好的产品呢?我们赶紧筛选到了这样一只宝藏基金,一起了解一下。

数据显示,中信保诚至选混合成立8年来年化收益近6%,净值曲线的趋势向上,或许意味着投资者过往有较大概率获得好的持有体验。

(基金业绩数据来源:业绩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数据区间:2016.11.8-2025.5.12,基金年化收益率=(投资内收益/本金)/(投资天数/365)×100%;年化收益仅为区间历史业绩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更不是基金业绩的保证,年化收益不代表投资者在任何时点均可获得该水平的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净值具有波动性。)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

严控回撤锚定长期价值

自2016年成立以来,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类:003379)历经多轮股债市场周期考验,展现出显著的风险控制能力。数据显示。相较同期的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8%),万得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34%),其产品历史回撤控制较好,即使是在权益市场的宽幅震荡期间,产品净值走势均呈现“低震感”特征。(指数数据来源:Wind,已经过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5.14)

成立以来产品净值曲线

收益端的长期表现印证了风控的价值。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达63%(同期业绩基准32%),年化收益率近6%。在完整运作的8个自然年度中,产品有7年实现年度正收益,仅在2022年极端市场环境下出现小幅回撤。当市场暴跌时,它就像一道‘缓冲带,让投资者减少恐慌割肉;当反弹来临时,又能快速收复失地,尽力避免‘跌时在场、涨时缺席’的遗憾。对比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代码:885003.WI,同期收益37%)、二级债基指数(代码:992617.SSI,同期收益29%),其超额收益能力可见一斑。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年度业绩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成立于: 2016-11-08,业绩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年化收益不代表投资者在任何时点均可获得该水平的收益。指数数据来源于Wind,基金数据来源:定期报告,截至20241231,基金2017-2024年各会计年度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业绩详见后注。指数表现与单只基金业绩表现不同,不代表基金的业绩表现,不作为未来收益保证或投资建议。以上历史业绩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仅供参考。指数的具体信息以官方指数公司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

股债双栖增强的“防御基因”

在投资领域,如何筛选出业绩稳定的基金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以中信保诚至选混合为例,剖析其业绩“超稳”的来源。以下两点显得较为重要:

科学的权益持仓:

这是基金业绩 力争“超稳” 的首要来源,也是胜率高的保障。较高的固收资产配置能够为基金提供稳定的票息收入和本金保障,有效降低市场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从而确保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而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如果权益仓位超过了20%,组合出现负收益的年份或有一定概率会增加。

从中信保诚至选混合的资产配置思路来看,通过股债混合策略,首先,利用历史数据统计,计算出比较适合目标风险的股票债券配置比例,换句话说,统计不同股票债券比例下组合的各年度表现,继而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参考。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可能在中长期影响股债的因素,比如估值、经济状况、上市公司盈利、政策取向、资金流动与投资情绪等因素,然后再结合产品的风险预算,从中长期视角出发,小幅度调整配置比例。

根据披露的定期报告数据显示,中信保诚至选混合A(003379)历史持仓的股票占比一般不超过20%,近八期季报显示股票仓位均值为20.14%,固收类资产则以求稳为主,近八期信用债仓位均值77%,为产品提供较好的流动性。

量化模型优化配置:

在结构性行情主导的A股市场中,均衡配置策略因分散风险、平滑波动的特性,理论上应是投资者穿越周期的理想工具。然而,实际践行这一策略的基金却并不多见——不少产品或追逐热点,或因流动性虹吸效应被迫押注单一方向。在此背景下,中信保诚至选混合凭借“定量驱动+纪律性风控”的均衡框架,成为不失上涨动力同时严控波动的绩优长跑型配置工具。 

通过系统化的选股,将提升个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这或有助于让产品震感更低。从背后的逻辑来看,主要因为定量的方法更为看重组合的分散程度,注重控制个股和行业的持仓集中度,尽力降低净值波动。

从中信保诚至选2024年年报展示的持仓来看,共涵盖27个行业,第一大行业银行占比约为基金净值3%,持仓主要集中在银行、食品饮料、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气设备、汽车、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板块。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行业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对提及的板块/行业不做任何推介)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股票历史持仓较多时间呈现大盘蓝筹和高盈利风格,从股票组合层面来降低beta,这样在股票市场下跌的时候基金净值的回撤就可能尽量低一些。同时,股票投资方面,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基金2025年一季报展示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中信保诚至选重仓股平均持股ROE为16%,平均持股PE为13.8,反映出基金管理人倾向于选择盈利能力较强且估值相对合理的个股。

前十大重仓股

通过“合理控制权益仓位+分散行业”的配置框架,叠加量化模型动态优化股债比例,产品在市场剧烈波动期降低净值下行风险;当市场企稳反弹时,则依托高ROE、低估值的权益持仓捕捉修复机遇。这种“防御与弹性兼顾”的运作模式,为服务投资者,坚持长期持有提供了信心保障。

写在最后

在波动成为常态的市场中,中信保诚至选混合通过“一定比例权益仓位锚+全市场分散配置+量化动态优化”的三重防护体系,构建出极具辨识度的防御型投资框架。选择此类严控波动、历史投资体验感较强的产品,或许正是践行“慢即是快”投资智慧的上佳注脚。

注:中信保诚至选A成立日:2016.11.8,2017-2024年净值增长率(称“收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2017-2024年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业绩为:8.86%、 9.62%、19.92%、15.20%、0.30%、-9.56%、-3.41%、11.86%。年化收益=投资内收益/本金)/投资天数]×365×100%,年化收益仅为区间历史业绩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更不是基金业绩的 保证,年化收益不代表投资者在任何时点均可获得该水平的收益。以上历史业绩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仅供参考。

中信保诚至选混合成立于2016/11/8,业绩比较基准为5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20/11/21起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A类 近五年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020-2024:17.30%/15.20%、6.66%/0.3096、-1.48%/-9.56%、2.26%/-3.41%、7.20%/11.86%。C类近五年历史业绩/基准业 绩:2020-2024:17.18%/15.20%6.55%/0.30%、-1.57%/-9.56%、2.15%/-3.41%、7.09%6/11.86%,2024/8/16日增加E类基金份额。历任及现任基金经理:提云涛(20161108-20250410)、杨立春(20200114-20250205)、柳红亮(20241031-至今)、姜鹏(20250224-至今)。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为R3。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代表投资承诺,也不构成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基金合同允许的范围内 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为准。本材料仅供参考,上述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中信 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 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前请认真 阅读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 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了解基金产品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 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彭紫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