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板块:稳的基础更加巩固——石油和化工板块一季报业绩盘点(下)

中国化工报

12小时前

尽管化工板块529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主营收入6217.3亿元,同比下降15.33%,但净利润达362.08亿元,逆势增长1.58%,化工板块稳的基础更加巩固。

在国际经贸局势深度调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我国化工板块凭借强大的内生动力与政策支撑,持续将发展主动权紧握手中。一季度,在地产、家电、汽车等领域稳增长政策的刺激下,内需市场稳步扩容,出口展现出强劲韧性,带动化工产品需求逐步复苏。尽管化工板块529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主营收入6217.3亿元,同比下降15.33%,但净利润达362.08亿元,逆势增长1.58%,化工板块稳的基础更加巩固。

增长动力稳固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尽管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产品价格形成下拉压力,但我国经济凭借稳固基础与强大韧性,在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下,推动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一季度,制冷剂、氯碱、食品及饲料添加剂、钾肥和农药等子行业净利润增幅显著,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制冷剂行业受益于《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基加利法案》政策约束,三代制冷剂进入削减配额周期,二代制冷剂在发展中国家逐步削减,产能产量受限。同时,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刺激汽车和家用空调市场稳步增长。行业产能集中度高、供需维持紧平衡,推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5家制冷剂概念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54亿元,同比增长23.31%,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大增140.16%。

氯碱行业在房地产销售改善、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市场需求攀升。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121.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汽车产量751.33万辆,同比增长12%。尽管16家氯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459.22亿元,同比下降13.98%,但净利润达31.17亿元,同比大增84.55%,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与大众消费理念升级,以及下游饲料、养殖行业规模化发展趋势,持续保持增长态势。19家相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73亿元,同比增长4.21%,净利润53.69亿元,同比大增75.57%。

农化行业在经历2024年去库存周期后,随着春耕备货启动进入传统旺季。38家农药类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78亿元,同比下降6.51%,净利润30.93亿元,同比增长25.12%。复合肥市场产销两旺,价格先稳后涨,8家上市企业中多数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同时,国际钾肥供应商供应减少,国内春耕需求旺盛,推动钾肥价格上涨,4家钾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58.38亿元,同比增长19.95%,净利润24.82亿元,同比增长44.98%。

此外,改性塑料、民爆等子行业也实现了环比增长,16家改性塑料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2%,净利润增长41.46%;12家民爆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45%,净利润增长17.29%。

行业分化加剧

尽管部分子行业表现亮眼,但化工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更加凸显,部分领域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变弱。

有机硅行业受单体企业供应压力与高库存影响,日产量远超市场需求,成本支撑乏力。同时,全球贸易战升级,市场预期悲观,16家有机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几乎持平,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7.74%。

钛白粉企业受春节假期影响,有20家左右企业检修,但产量仍创历史新高,下游需求却持续疲软。加之硫酸和钛精矿价格上涨,9家钛白粉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5%,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5.61%。

氮肥行业因产量库存较高,叠加出口政策收紧与春耕备肥节奏变化,价格波动,6家氮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8%,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56.82%。

轮胎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10家轮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4.84%。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炭黑价格同比上涨20%~30%,国际海运费用回升,大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受整体经济放缓和消费疲软影响,过去高速增长的日化行业也出现利润下滑。19家相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5.27%,净利润却下降22.38%。聚氨酯行业盈利能力也有所下降,24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30%,净利润下降6.50% 。

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内需潜力加速释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成为行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展望未来,制冷剂行业在配额制与下游需求增长推动下,景气周期有望延续;农化市场随着用药高峰来临,交投活跃,产品价格企稳回升;民爆行业在政策推动下,整合加速,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然而,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钛白粉市场新增产能释放,市场竞争加剧,出口关税不确定性增加;日化行业加速分化,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成为关键;轮胎企业在国际政策变化下,需提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运营能力以应对出口关税压力。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尽管外需因关税提升而承压,但在金融政策与调控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积极变化,将进一步巩固化工行业“稳”的发展基础。未来,化工行业需在把握机遇中实现转型升级,在应对挑战中增强发展韧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尽管化工板块529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主营收入6217.3亿元,同比下降15.33%,但净利润达362.08亿元,逆势增长1.58%,化工板块稳的基础更加巩固。

在国际经贸局势深度调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我国化工板块凭借强大的内生动力与政策支撑,持续将发展主动权紧握手中。一季度,在地产、家电、汽车等领域稳增长政策的刺激下,内需市场稳步扩容,出口展现出强劲韧性,带动化工产品需求逐步复苏。尽管化工板块529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主营收入6217.3亿元,同比下降15.33%,但净利润达362.08亿元,逆势增长1.58%,化工板块稳的基础更加巩固。

增长动力稳固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尽管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产品价格形成下拉压力,但我国经济凭借稳固基础与强大韧性,在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下,推动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一季度,制冷剂、氯碱、食品及饲料添加剂、钾肥和农药等子行业净利润增幅显著,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制冷剂行业受益于《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基加利法案》政策约束,三代制冷剂进入削减配额周期,二代制冷剂在发展中国家逐步削减,产能产量受限。同时,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刺激汽车和家用空调市场稳步增长。行业产能集中度高、供需维持紧平衡,推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5家制冷剂概念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54亿元,同比增长23.31%,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大增140.16%。

氯碱行业在房地产销售改善、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市场需求攀升。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121.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汽车产量751.33万辆,同比增长12%。尽管16家氯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459.22亿元,同比下降13.98%,但净利润达31.17亿元,同比大增84.55%,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与大众消费理念升级,以及下游饲料、养殖行业规模化发展趋势,持续保持增长态势。19家相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73亿元,同比增长4.21%,净利润53.69亿元,同比大增75.57%。

农化行业在经历2024年去库存周期后,随着春耕备货启动进入传统旺季。38家农药类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78亿元,同比下降6.51%,净利润30.93亿元,同比增长25.12%。复合肥市场产销两旺,价格先稳后涨,8家上市企业中多数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同时,国际钾肥供应商供应减少,国内春耕需求旺盛,推动钾肥价格上涨,4家钾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58.38亿元,同比增长19.95%,净利润24.82亿元,同比增长44.98%。

此外,改性塑料、民爆等子行业也实现了环比增长,16家改性塑料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2%,净利润增长41.46%;12家民爆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45%,净利润增长17.29%。

行业分化加剧

尽管部分子行业表现亮眼,但化工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更加凸显,部分领域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变弱。

有机硅行业受单体企业供应压力与高库存影响,日产量远超市场需求,成本支撑乏力。同时,全球贸易战升级,市场预期悲观,16家有机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几乎持平,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7.74%。

钛白粉企业受春节假期影响,有20家左右企业检修,但产量仍创历史新高,下游需求却持续疲软。加之硫酸和钛精矿价格上涨,9家钛白粉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5%,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5.61%。

氮肥行业因产量库存较高,叠加出口政策收紧与春耕备肥节奏变化,价格波动,6家氮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8%,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56.82%。

轮胎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10家轮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4.84%。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炭黑价格同比上涨20%~30%,国际海运费用回升,大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受整体经济放缓和消费疲软影响,过去高速增长的日化行业也出现利润下滑。19家相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5.27%,净利润却下降22.38%。聚氨酯行业盈利能力也有所下降,24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30%,净利润下降6.50% 。

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内需潜力加速释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成为行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展望未来,制冷剂行业在配额制与下游需求增长推动下,景气周期有望延续;农化市场随着用药高峰来临,交投活跃,产品价格企稳回升;民爆行业在政策推动下,整合加速,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然而,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钛白粉市场新增产能释放,市场竞争加剧,出口关税不确定性增加;日化行业加速分化,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成为关键;轮胎企业在国际政策变化下,需提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运营能力以应对出口关税压力。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尽管外需因关税提升而承压,但在金融政策与调控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积极变化,将进一步巩固化工行业“稳”的发展基础。未来,化工行业需在把握机遇中实现转型升级,在应对挑战中增强发展韧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