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场关注的首批浮动费率产品已正式上报。
日前,来自26家基金管理公司的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正式上报,标志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改革措施正式开始实施落地。
业内人士分析称,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固定管理费率基金“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改善基金行业“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状况,也有利于基金管理人注重长期投资,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
创新型浮动费率产品上报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对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做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同时,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随后,基金公司积极上报浮动费率产品。
从此次上报的首批产品来看,26只基金中有25只为混合型基金,1只为股票型基金。
从基金管理公司来看,这些产品来自易方达、华夏、广发、景顺长城、博时、招商、嘉实、南方、富国、汇添富、工银瑞信、鹏华、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这些公司多为业内综合性公司,管理规模靠前,在权益投资管理方面有较强实力。此外,也有一些在权益投资管理方面较有特色的基金管理公司。如宏利基金、安信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则是唯一一家券商资管机构。
此外,首批上报浮动费率基金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
这批产品如何收费?《行动方案》明确,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由此可见,此次申报的浮动管理费基金,将管理费与基民的持有时间及持有的结果进行了挂钩。
与传统的浮动费率基金将费率与基金规模、持有时长或基金业绩挂钩不同,此次上报的浮动费率基金首次将费率细化至每个客户、每笔持有份额的维度,并按照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收益分档收取,有望实现差异化收费。
在业内人士看来,浮动费率产品的上报,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费收取模式改革落地,有助于将投资者的利益和基金的利益保持一致,有利于提高基金的长期投资回报,也将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的模式转型。在改革推动下,预期未来将会有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出现。
浮动费率产品已有探索
事实上,对投资者来说,“浮动费率”这一名词并不陌生。
自2023年7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以来,基金公司就开始探索成立浮动费率基金,自当年10月到当年年底,合计有20只权益类浮动费率基金成立(2024年以来无新品成立)。
从产品设计上看,这些基金的管理费收取模式有所差异。
有的基金产品管理费率与基金收益挂钩。如交银瑞元三年定开、汇添富积极优选三年定开、南方前瞻共赢三年定开、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等。其管理费主要由基础管理费(又分为固定管理费和或有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组成。如基础管理费率为1%,其中0.5%为固定管理费率,每日计提,另0.5%是否返还,将根据每个封闭期末基金净值与期初净值来决定。业绩报酬则在封闭期结束后计提。这类基金大都设计了三年封闭期,定期开放,封闭时间较长,对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
有的基金产品则与规模等挂钩。如招商精选企业、富国核心优势、华夏信兴回报等3只基金为此类模式。这些基金根据基金总规模设置阶梯式管理费率。当基金总规模超过一定值时,对于超出部分按较低的管理费率收取管理费。这些产品均未设置持有期,投资者的申赎操作相对灵活。
还有的基金产品则与持有期限挂钩。如易方达平衡视野、广发睿杰精选、中欧时代共赢等。这些产品的浮动费率机制是:根据持有时间进入不同的基金份额,对应不同的管理费率。
从业绩表现看,自2023年四季度这些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以来,收益表现差异较大。
据Wind统计,截至2025年5月16日,20只基金中共有18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嘉实创新动力A1取得了43.84%的回报,领先其他基金,年化回报率为28.45%,现任基金经理为杨欢。富国核心优势A和中欧时代共赢A1分别取得了39.56%和39.19%的收益率,年化回报率为25.64%和25.25%,基金经理分别为吴栋栋、刘伟伟。
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华夏瑞益A1和银华惠享三年定开分别取得了30.49%、22.14%和18.23%的收益率,年化回报率为19.99%、14.77%、12.25%。
负收益的基金则是广发睿杰精选A1和华安远见慧选A1。
有业内人士推测,在这些浮动费率基金的管理中取得好成绩的基金经理,未来不排除有更大可能成为改革后创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基金经理人选。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原标题:公募费率改革启幕:首批26只业绩挂钩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责任编辑:126)
备受市场关注的首批浮动费率产品已正式上报。
日前,来自26家基金管理公司的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正式上报,标志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改革措施正式开始实施落地。
业内人士分析称,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固定管理费率基金“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改善基金行业“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状况,也有利于基金管理人注重长期投资,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
创新型浮动费率产品上报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对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做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同时,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随后,基金公司积极上报浮动费率产品。
从此次上报的首批产品来看,26只基金中有25只为混合型基金,1只为股票型基金。
从基金管理公司来看,这些产品来自易方达、华夏、广发、景顺长城、博时、招商、嘉实、南方、富国、汇添富、工银瑞信、鹏华、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这些公司多为业内综合性公司,管理规模靠前,在权益投资管理方面有较强实力。此外,也有一些在权益投资管理方面较有特色的基金管理公司。如宏利基金、安信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则是唯一一家券商资管机构。
此外,首批上报浮动费率基金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
这批产品如何收费?《行动方案》明确,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由此可见,此次申报的浮动管理费基金,将管理费与基民的持有时间及持有的结果进行了挂钩。
与传统的浮动费率基金将费率与基金规模、持有时长或基金业绩挂钩不同,此次上报的浮动费率基金首次将费率细化至每个客户、每笔持有份额的维度,并按照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收益分档收取,有望实现差异化收费。
在业内人士看来,浮动费率产品的上报,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费收取模式改革落地,有助于将投资者的利益和基金的利益保持一致,有利于提高基金的长期投资回报,也将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的模式转型。在改革推动下,预期未来将会有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出现。
浮动费率产品已有探索
事实上,对投资者来说,“浮动费率”这一名词并不陌生。
自2023年7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以来,基金公司就开始探索成立浮动费率基金,自当年10月到当年年底,合计有20只权益类浮动费率基金成立(2024年以来无新品成立)。
从产品设计上看,这些基金的管理费收取模式有所差异。
有的基金产品管理费率与基金收益挂钩。如交银瑞元三年定开、汇添富积极优选三年定开、南方前瞻共赢三年定开、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等。其管理费主要由基础管理费(又分为固定管理费和或有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组成。如基础管理费率为1%,其中0.5%为固定管理费率,每日计提,另0.5%是否返还,将根据每个封闭期末基金净值与期初净值来决定。业绩报酬则在封闭期结束后计提。这类基金大都设计了三年封闭期,定期开放,封闭时间较长,对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
有的基金产品则与规模等挂钩。如招商精选企业、富国核心优势、华夏信兴回报等3只基金为此类模式。这些基金根据基金总规模设置阶梯式管理费率。当基金总规模超过一定值时,对于超出部分按较低的管理费率收取管理费。这些产品均未设置持有期,投资者的申赎操作相对灵活。
还有的基金产品则与持有期限挂钩。如易方达平衡视野、广发睿杰精选、中欧时代共赢等。这些产品的浮动费率机制是:根据持有时间进入不同的基金份额,对应不同的管理费率。
从业绩表现看,自2023年四季度这些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以来,收益表现差异较大。
据Wind统计,截至2025年5月16日,20只基金中共有18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嘉实创新动力A1取得了43.84%的回报,领先其他基金,年化回报率为28.45%,现任基金经理为杨欢。富国核心优势A和中欧时代共赢A1分别取得了39.56%和39.19%的收益率,年化回报率为25.64%和25.25%,基金经理分别为吴栋栋、刘伟伟。
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华夏瑞益A1和银华惠享三年定开分别取得了30.49%、22.14%和18.23%的收益率,年化回报率为19.99%、14.77%、12.25%。
负收益的基金则是广发睿杰精选A1和华安远见慧选A1。
有业内人士推测,在这些浮动费率基金的管理中取得好成绩的基金经理,未来不排除有更大可能成为改革后创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基金经理人选。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原标题:公募费率改革启幕:首批26只业绩挂钩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