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腾讯和京东上周公布的亮眼2025一季报,不仅反映了消费环境的改善,还反映了AI正在广告行业中越发频繁的应用。阿里上周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其淘天集团的销售额同比增长9%至1013.7亿元人民币(139.7亿美元)。创下六个季度以来的新高,整个2025财年收入则达到人民币4498.27亿元,同比增长3%,由此可见,今年一季度,淘天集团的增长远高于整个财年的增长!就在阿里交出亮眼财报前两天,京东表示,该类别的销售额比一年前飙升了近17%。总体而言,2025一季度京东零售业务收入增长了16.3%,达到2638.5亿元人民币。阿里和京东都是以零售立身的,零售市场的新玩家腾讯又怎样呢?虽然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腾讯直接下场的零售业务规模相对非常有限,但腾讯通过各种方式,特别是应用AI等工具,为零售商家赋能——这个下文还会重点提及!根据财报,其“金融科技和商业服务”部门(和消费商业交易相关)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至549亿元人民币。这部分收入增长是由于消费贷款服务及理财服务收入增长。企业服务收入的增长则是受云服务收入及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所驱动。腾讯营销服务业务方面,今年一季度收入达到319亿元,同比飙升20%,连续十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这部分增长主要是由于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的强劲需求,得益于用户参与度提高、广告平台持续的AI升级以及微信交易生态系统的优化。对于腾讯的业绩,野村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宏观环境充满挑战,但腾讯广告业务在中国广告行业中表现突出”。现在已经是各行各业全面拥抱AI的时代,作为互联网公司不要说置身事外了,哪怕动作慢了一点,都几乎等于宣告自己将市场拱手让人——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这几乎等同于慢性自杀!虽然AI如此重要,但目前其变现的场景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如何透过财报等公开信息发布渠道,向市场讲好故事,特别是突出AI在商业领域的现实应用,是每家企业都不敢等闲视之的话题!2023年9月,吴泳铭在刚出任阿里 CEO 时就明确提出了“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到了今年2月,吴泳铭宣布阿里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资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重点投向算力中心、基础模型平台及业务转型。阿里的AI并不只是“仰望星空”,而是已经应用到业务的方方面面,并已经形成经济效益!阿里在财报指出,淘天集团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710.77亿元,部分原因是该公司的AI工具“全站推广”的使用增加,以提高商家的营销效率。所谓“全站推广”,是阿里在2024年推出的人工智能推广工具,依托阿里妈妈的LMA(Large Marketing AI)大模型,全站推广能基于商品属性(价格、类目、主图等)及用户行为数据(浏览、加购、复购等),自动匹配高潜力消费人群,实现“货找人”的精准投放。在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还分享了AI领域的两大最新趋势:一是在大中型企业,AI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积极使用AI产品的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针对AI在电商领域的应用,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表示,目前淘天主要关注三件事:第一,近期最高优先级是关注AI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如重构搜索推荐广告体系;第二,在电商这样一个人力密集型产业中,关注AI对于小二和商家的工作效率提升;第三,AI推动新交互方式的产生,这会对淘宝长期的用户体验、商业效率提升起关键作用。阿里在AI领域发力,腾讯自然也不可能落后:该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帮助腾讯将其点击率(衡量在线广告成功的标准)提高到近3%,这与历史上横幅广告的0.1%和信息流广告的1%左右的点击率相比大幅上升。这显然不能让腾讯满足:电话会还提到,相比于通用的Agentic AI,在微信生态系统内,腾讯有机会创建一个非常独特的Agentic AI,它与微信生态系统的独特组成部分相连,包括社交图谱、通信和社区能力、内容生态系统(如公众号和视频号),以及微信内存在的数百万小程序,这些小程序实际上涉及各种信息,以及跨许多不同垂直应用领域的交易和操作能力。鉴于微信的月平均用户总数在第一季度首次突破14亿,腾讯还表示,其电商业务已经发展得如此之大,以至于现在已经成为微信的一个新部门。据中国经营报等报道,腾讯内部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对微信事业群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有了看得见的回报,腾讯在AI上投入的劲头更足了: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并预计资本支出将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这意味着2025年腾讯的资本开支可能接近千亿元的水平。不过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AI上的再多投入,最终还是要转化为真金白银才算数!晨星(Morningstar)亚洲股市策略师王凯(Kai Wang,音)表示:“AI广告提高了效率和算法,即使宏观条件不是最佳,这应该可以转化为更好地针对消费者的定位;与非AI广告相比,现在就量化AI广告带来了多少增量收益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已经看到AI驱动的广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货币收益。”和阿里腾讯类似,京东表示,其本季度平台及广告收入增长15.7%至223.2亿元人民币,部分原因也归功于AI工具。在财报后电话会议上,京东管理层表示,其广告研发团队正在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来提高广告转化率并加速广告收入增长。京东正在实施人工智能工具,使商家能够通过简单的命令“执行复杂的广告活动”。其进一步表示:“过往两年,我们有超过百万的新商家入驻京东平台。我们也相信这一类的AI智能体可以帮助这些商家明显提升广告投放的效率及效果,从而降低他们做生意的成本和难度。”长期以来,广告商一直在寻找方法将广告定位到最有可能购买的消费者。上周三,YouTube宣布,广告商可以使用Google的Gemini AI模型,给予广告更加精准的定位。王凯在一封关于这三家公司财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电子商务和广告收入是积极的惊喜,因为人们预计关税会影响消费者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财报未涵盖今年4到5月份中美贸易摩擦的时期,而这段时期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要到二季度财报方可看出。三大巨头“明争暗斗”的背后,是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其中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增长较快。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0.2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8.8%、33.5%、26.9%、19.9%。除了以旧换新之外,消费补贴也是目前提振消费的“法宝”。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政策还将持续,并涵盖更多的消费品类——例如,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公布的促销信息显示,5月16日20点起,iPhone 16 Pro 128GB在叠加国补和多种优惠之后,到手价5499元,较原价7999元减少了2500元。6月18日是距离目前最近的促销季,其重要意义仅次于“双十一”。但是今年的618和往年相比增速几何,目前依旧是未知数,但从iPhone 16 Pro加入国补大战就可以看出,今年厮杀的惨烈性不会亚于往年!WPIC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雅各布·库克(Jacob Cooke)表示,“我认为我们会得到一个相当不错的618。但现在显然,我们不再像618购物节最初十年那样,每年的销售额都有30%的增长”。他同时预测,今年618的销量增长将只有“非常低的两位数”。这一预测并非毫无道理:至少在2023和2024两年,各大平台均未大力宣传当年的618战绩,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算是“无声的回复”。而随着618大促临近,AI技术驱动的广告效率提升与用户体验优化,必将成为巨头争夺市场的关键筹码。相信未来的故事将会更精彩~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