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价表现强于市场预期,但二育群体进场成本也随之上升,压制补栏情绪,短期猪价或维持震荡;中长期看全年总体供给偏多,猪价弱势较为确定。
4月猪价淡季不淡,5月猪价中枢或进一步抬升 4月猪价淡季不淡,5月供给缺口传导将至叠加需求边际向好,猪价中枢或进一步抬升。据涌益咨询,2025年4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14.80元/公斤,环比+1.33%,同比-1.95%。涌益监控样本2025年4月屠宰量421.30万头,环比-4.54%,同比+6.76%。涌益样本5月计划出栏较4月实际出栏+1.98%。
从价格数据看,当前猪肉市场呈现“批发价微涨、出厂价下跌”的分化格局。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2025年第19周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为20.79元/公斤,环比微涨0.9%,同比上涨1.8%;但16省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周均值为19.25元/公斤,环比下跌0.5%,同比下跌1.7%,且较上周跌幅扩大0.6个百分点。这种分化反映出终端消费复苏乏力与养殖端出栏压力的并存。
产能端的变化始终是猪肉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今年一季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同比增长1.2%,环比降1%,仍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第三方机构涌益数据则显示,4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4%,同比增幅达5.21%,部分中型规模场正积极扩产,计划根据下半年仔猪行情或明年育肥猪价格灵活调整策略。当前猪价仍有盈利,行业产能或维持震荡,后续饲料原料价格仍有不确定性,若出现持续深度亏损,产能或进入去化区间。
5月猪价中枢或延续抬升态势,2025年猪价中枢有支撑。 生猪出栏均重或逐步开启下行,标肥价差收窄对猪价压制有限。
不过,市场对产能调整的预期已悄然升温。国金证券指出,当前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期货市场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若后续出现大规模去产能,头部企业将受益于价格回升和市占率提升。华源证券亦强调,应摒弃单纯的周期思维,转向关注企业财务表现与成本优势——在2022-2023年行业深度调整中,中小料企和养殖户加速出清,龙头产能布局完成,资本开支进入下行周期,可凭借自身成本、配方、服务、资金等优势提升市占率,现金流状况改善。
细分来看,仔猪价格与生猪价格走势亦现背离:5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均价39.57元/公斤,环比微涨0.1%,同比上涨3.8%,显示养殖户对后市仍存一定预期;但生猪均价15.17元/公斤,环比下跌0.3%,猪肉均价25.99元/公斤,环比下跌0.1%,表明短期供给过剩压力仍未缓解。值得注意的是,生猪出栏均重升至129.71公斤/头的历史同期高位,但冻品库容率环比下降0.34个百分点至16.50%,再叠加近期生猪存在增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累库行为,行业供给压力持续后移。随着供给增加和库存端的压力释放,预计生猪价格存在下跌空间。
展望未来,猪肉行业面临多重变量:一方面,五一节后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叠加高温天气抑制需求,短期猪价或继续承压;另一方面,二次育肥猪源释放、规模场出栏计划高位运行,供给端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但中长期来看,行业正处于“旧周期尾声”与“新竞争格局开端”的转折点,仍有大量企业是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巨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超额利润释放空间。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生猪存在增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累库行为,累库下生猪价格震荡,行业供给压力持续后移,预计生猪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和库存端的压力释放存在下跌空间。目前关于猪价悲观预期已经在期货端有较为充分的释放,而年后价格表现强于此前预期使得整体预期略有上修,产能端缓慢的补充状态对2025年猪价的担忧存在一定的缓解,前期利空在生猪板块已经存在较为充分的释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
从年后现货表现看,去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可以理解为悲观预期的自我实现,即市场基于看跌预期,而抑制能繁母猪存栏的恢复、抑制配种分娩率并加快生猪出栏。一季度末生猪存栏环比下滑,但同比增加2%左右,考虑到一季度生猪屠宰量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这意味着二季度生猪出栏将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但一季度新生仔猪有显著增加,这与去年10月中以来仔猪价格的上涨比较吻合。广州期货认为,二季度生猪现货有望坚挺,甚至可能继续反弹,而三季度生猪有望逐步进入新一轮亏损阶段,预计生猪期价有望持续近强远弱分化运行。
来源:同花顺期货通、金吾财讯、中国畜牧业
近期猪价表现强于市场预期,但二育群体进场成本也随之上升,压制补栏情绪,短期猪价或维持震荡;中长期看全年总体供给偏多,猪价弱势较为确定。
4月猪价淡季不淡,5月猪价中枢或进一步抬升 4月猪价淡季不淡,5月供给缺口传导将至叠加需求边际向好,猪价中枢或进一步抬升。据涌益咨询,2025年4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14.80元/公斤,环比+1.33%,同比-1.95%。涌益监控样本2025年4月屠宰量421.30万头,环比-4.54%,同比+6.76%。涌益样本5月计划出栏较4月实际出栏+1.98%。
从价格数据看,当前猪肉市场呈现“批发价微涨、出厂价下跌”的分化格局。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2025年第19周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为20.79元/公斤,环比微涨0.9%,同比上涨1.8%;但16省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周均值为19.25元/公斤,环比下跌0.5%,同比下跌1.7%,且较上周跌幅扩大0.6个百分点。这种分化反映出终端消费复苏乏力与养殖端出栏压力的并存。
产能端的变化始终是猪肉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今年一季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同比增长1.2%,环比降1%,仍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第三方机构涌益数据则显示,4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4%,同比增幅达5.21%,部分中型规模场正积极扩产,计划根据下半年仔猪行情或明年育肥猪价格灵活调整策略。当前猪价仍有盈利,行业产能或维持震荡,后续饲料原料价格仍有不确定性,若出现持续深度亏损,产能或进入去化区间。
5月猪价中枢或延续抬升态势,2025年猪价中枢有支撑。 生猪出栏均重或逐步开启下行,标肥价差收窄对猪价压制有限。
不过,市场对产能调整的预期已悄然升温。国金证券指出,当前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期货市场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若后续出现大规模去产能,头部企业将受益于价格回升和市占率提升。华源证券亦强调,应摒弃单纯的周期思维,转向关注企业财务表现与成本优势——在2022-2023年行业深度调整中,中小料企和养殖户加速出清,龙头产能布局完成,资本开支进入下行周期,可凭借自身成本、配方、服务、资金等优势提升市占率,现金流状况改善。
细分来看,仔猪价格与生猪价格走势亦现背离:5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均价39.57元/公斤,环比微涨0.1%,同比上涨3.8%,显示养殖户对后市仍存一定预期;但生猪均价15.17元/公斤,环比下跌0.3%,猪肉均价25.99元/公斤,环比下跌0.1%,表明短期供给过剩压力仍未缓解。值得注意的是,生猪出栏均重升至129.71公斤/头的历史同期高位,但冻品库容率环比下降0.34个百分点至16.50%,再叠加近期生猪存在增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累库行为,行业供给压力持续后移。随着供给增加和库存端的压力释放,预计生猪价格存在下跌空间。
展望未来,猪肉行业面临多重变量:一方面,五一节后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叠加高温天气抑制需求,短期猪价或继续承压;另一方面,二次育肥猪源释放、规模场出栏计划高位运行,供给端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但中长期来看,行业正处于“旧周期尾声”与“新竞争格局开端”的转折点,仍有大量企业是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巨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超额利润释放空间。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生猪存在增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累库行为,累库下生猪价格震荡,行业供给压力持续后移,预计生猪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和库存端的压力释放存在下跌空间。目前关于猪价悲观预期已经在期货端有较为充分的释放,而年后价格表现强于此前预期使得整体预期略有上修,产能端缓慢的补充状态对2025年猪价的担忧存在一定的缓解,前期利空在生猪板块已经存在较为充分的释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
从年后现货表现看,去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可以理解为悲观预期的自我实现,即市场基于看跌预期,而抑制能繁母猪存栏的恢复、抑制配种分娩率并加快生猪出栏。一季度末生猪存栏环比下滑,但同比增加2%左右,考虑到一季度生猪屠宰量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这意味着二季度生猪出栏将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但一季度新生仔猪有显著增加,这与去年10月中以来仔猪价格的上涨比较吻合。广州期货认为,二季度生猪现货有望坚挺,甚至可能继续反弹,而三季度生猪有望逐步进入新一轮亏损阶段,预计生猪期价有望持续近强远弱分化运行。
来源:同花顺期货通、金吾财讯、中国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