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共筑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之路

医学论坛网

1天前

该行动聚焦于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医疗服务、推动公益项目等方式,提升妇幼生殖健康服务水平,为更多家庭送去健康与温暖。...专家们一致认为,提升公众生殖健康素养是解决当前生殖健康问题的关键,需要从教育、宣传、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推动生殖健康知识普及。

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的当下,生殖健康作为人类繁衍的基础、家庭幸福的起点,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联合主办的“健康中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行。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郑宏,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综合处负责人李红,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保健部负责人马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蓉,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保健部主任医师白符,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生殖中心主任孙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马飞出席本次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提升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推动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

图源:CHTV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郑宏在致辞中指出,生殖健康不仅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健康中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工程”。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关乎家庭幸福、民族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强调要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妇女健康素养水平。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从多角度呈现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分享专项行动进展与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实践基础。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郑宏

李红:保障妇幼健康,我们在行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综合处负责人李红分享了近年来我国在妇幼健康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她指出,自2019年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启动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优化生育全程服务,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通过绩效考核、人才培训、技能竞赛等措施,我国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妇幼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显著提高。2024年中央预算投资19.5亿元,共支持209家机构建设,推动了妇幼保健机构的硬件建设和能力提升。同时,我国还实施了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包括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基层产科医师培训项目等,2024年共培训人员4.2万人次。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综合处负责人李红

马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保健部负责人马艺详细介绍了我国生殖健康工作。马艺指出,我国在生殖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生育率下降、不孕不育率上升、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匮乏等问题。她强调,要将生殖健康发展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推动生殖健康综合服务,加强科学研究与多部门合作,提升全民生殖健康素养。我国已经开展了生殖健康宣传倡导行动、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行动等多项活动,大幅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满足大家需求。同时,我国还加强了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规范诊疗行为,推动了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的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保健部负责人马艺

李蓉:中国生殖健康的现状与挑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李蓉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殖健康的现状与挑战。2024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085,远低于人口零增长所需的2.1。同时,我国育龄妇女中17.6%有不孕经历,超过30.8%的育龄妇女存在卵巢储备能力异常情况。她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少子化趋势明显,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迷,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此外,高龄妊娠、人工流产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生殖健康。所以,应进一步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推广辅助生殖技术,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应对当前的生殖健康困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蓉

公益支持方代表就推动健康中国妇幼健康公益事业的发展,强化公众对生育窗口期的认知,关注生育力等进行了发言。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妇幼健康生殖健康关爱行动”启动仪式。该行动聚焦于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医疗服务、推动公益项目等方式,提升妇幼生殖健康服务水平,为更多家庭送去健康与温暖。启动仪式上,各方代表共同按下启动球,标志着关爱行动正式开启。这不仅是对生殖健康重视的体现,更是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守护妇幼健康的有力举措。

“妇幼健康生殖健康关爱行动”启动仪式

最后,在圆桌论坛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健康部主任医师白符,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生殖中心主任孙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马飞围绕“生殖健康素养提升”展开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提升公众生殖健康素养是解决当前生殖健康问题的关键,需要从教育、宣传、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推动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白符主任强调,生殖健康素养的提升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生育,减少不孕不育的发生。段涛教授指出,社交媒体在传播生殖健康知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孙贇教授提到,女性应重视自身生育力,建议从25岁至28岁开始关注生育力,并认识到年龄对生育能力的显著影响。马飞教授从疾病角度出发,强调肿瘤患者需特别关注生育力保护,建议在治疗前进行生育力评估和保存。

从左到右:白符、段涛、孙贇、马飞

本次活动围绕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深入探讨并分享实践经验。专家们一致强调,生殖健康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民族未来的基石,提升公众生殖健康素养、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推动生殖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路径。未来,各方需携手共进,通过教育、宣传、服务等多维度努力,为更多家庭筑牢健康防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行稳致远。

该行动聚焦于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医疗服务、推动公益项目等方式,提升妇幼生殖健康服务水平,为更多家庭送去健康与温暖。...专家们一致认为,提升公众生殖健康素养是解决当前生殖健康问题的关键,需要从教育、宣传、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推动生殖健康知识普及。

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的当下,生殖健康作为人类繁衍的基础、家庭幸福的起点,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联合主办的“健康中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行。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郑宏,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综合处负责人李红,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保健部负责人马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蓉,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保健部主任医师白符,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生殖中心主任孙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马飞出席本次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提升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推动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

图源:CHTV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郑宏在致辞中指出,生殖健康不仅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健康中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工程”。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关乎家庭幸福、民族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强调要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妇女健康素养水平。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从多角度呈现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分享专项行动进展与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实践基础。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郑宏

李红:保障妇幼健康,我们在行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综合处负责人李红分享了近年来我国在妇幼健康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她指出,自2019年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启动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优化生育全程服务,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通过绩效考核、人才培训、技能竞赛等措施,我国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妇幼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显著提高。2024年中央预算投资19.5亿元,共支持209家机构建设,推动了妇幼保健机构的硬件建设和能力提升。同时,我国还实施了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包括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基层产科医师培训项目等,2024年共培训人员4.2万人次。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综合处负责人李红

马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保健部负责人马艺详细介绍了我国生殖健康工作。马艺指出,我国在生殖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生育率下降、不孕不育率上升、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匮乏等问题。她强调,要将生殖健康发展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推动生殖健康综合服务,加强科学研究与多部门合作,提升全民生殖健康素养。我国已经开展了生殖健康宣传倡导行动、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行动等多项活动,大幅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满足大家需求。同时,我国还加强了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规范诊疗行为,推动了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的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保健部负责人马艺

李蓉:中国生殖健康的现状与挑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李蓉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殖健康的现状与挑战。2024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085,远低于人口零增长所需的2.1。同时,我国育龄妇女中17.6%有不孕经历,超过30.8%的育龄妇女存在卵巢储备能力异常情况。她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少子化趋势明显,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迷,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此外,高龄妊娠、人工流产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生殖健康。所以,应进一步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推广辅助生殖技术,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应对当前的生殖健康困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蓉

公益支持方代表就推动健康中国妇幼健康公益事业的发展,强化公众对生育窗口期的认知,关注生育力等进行了发言。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妇幼健康生殖健康关爱行动”启动仪式。该行动聚焦于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医疗服务、推动公益项目等方式,提升妇幼生殖健康服务水平,为更多家庭送去健康与温暖。启动仪式上,各方代表共同按下启动球,标志着关爱行动正式开启。这不仅是对生殖健康重视的体现,更是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守护妇幼健康的有力举措。

“妇幼健康生殖健康关爱行动”启动仪式

最后,在圆桌论坛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生殖健康部主任医师白符,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生殖中心主任孙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马飞围绕“生殖健康素养提升”展开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提升公众生殖健康素养是解决当前生殖健康问题的关键,需要从教育、宣传、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推动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白符主任强调,生殖健康素养的提升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生育,减少不孕不育的发生。段涛教授指出,社交媒体在传播生殖健康知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孙贇教授提到,女性应重视自身生育力,建议从25岁至28岁开始关注生育力,并认识到年龄对生育能力的显著影响。马飞教授从疾病角度出发,强调肿瘤患者需特别关注生育力保护,建议在治疗前进行生育力评估和保存。

从左到右:白符、段涛、孙贇、马飞

本次活动围绕生殖健康高质量发展,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深入探讨并分享实践经验。专家们一致强调,生殖健康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民族未来的基石,提升公众生殖健康素养、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推动生殖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路径。未来,各方需携手共进,通过教育、宣传、服务等多维度努力,为更多家庭筑牢健康防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行稳致远。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