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吴泳铭:AI是历史性机遇,2026财年,我们将聚焦电商、AI+云核心业务增长【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1天前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见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

阿里吴泳铭:AI 是历史性机遇,2026 财年,我们将聚焦电商、AI+云核心业务增长【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2025年3月份季度及2025财年全年业绩。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 驱动”战略持续见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

得益于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深耕细作,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中,AI和云计算业务增长显著,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本季度,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2%。

此外,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布局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发布并开源了新一代混合推理模型“千问3”,其性能在多个权威榜单评测中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吴泳铭指出,AI是“历史性机遇”,阿里巴巴将加大在AI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方面的投入。他指出,AI技术正在推动两大新趋势:一是大中型企业的AI应用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AI产品的客户群体从大中型企业扩展到大量中小企业。2026 财年,我们将继续聚焦电商、AI+云的核心业务增长,面向中长期,塑造以科技为核心动力的第二增长曲线。

人工智能行业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智能语音助手、自动驾驶汽车到医疗影像诊断、金融风险预测,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和社会价值。

全球各国纷纷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2018 - 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快速上升,2023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是2018年的2.53倍,达到5784亿元,同比增长13.9%。2024年9月,国家工信部披露,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

图表10:2019-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各个环节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具体包括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百度、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等等。

图表2:中国人工智能各环节代表企业

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披露,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

当地时间4月30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回答外媒记者关于“中国在AI领域落后美国多少”的问题时明确表示,中国在AI领域并不落后,中美之间非常非常接近。他强调中国是一个拥有强大意志力和强大科技能力的国家,全球一半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都是中国人。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见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

阿里吴泳铭:AI 是历史性机遇,2026 财年,我们将聚焦电商、AI+云核心业务增长【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2025年3月份季度及2025财年全年业绩。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 驱动”战略持续见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

得益于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深耕细作,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中,AI和云计算业务增长显著,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本季度,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2%。

此外,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布局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发布并开源了新一代混合推理模型“千问3”,其性能在多个权威榜单评测中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吴泳铭指出,AI是“历史性机遇”,阿里巴巴将加大在AI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方面的投入。他指出,AI技术正在推动两大新趋势:一是大中型企业的AI应用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AI产品的客户群体从大中型企业扩展到大量中小企业。2026 财年,我们将继续聚焦电商、AI+云的核心业务增长,面向中长期,塑造以科技为核心动力的第二增长曲线。

人工智能行业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智能语音助手、自动驾驶汽车到医疗影像诊断、金融风险预测,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和社会价值。

全球各国纷纷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2018 - 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快速上升,2023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是2018年的2.53倍,达到5784亿元,同比增长13.9%。2024年9月,国家工信部披露,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

图表10:2019-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各个环节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具体包括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百度、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等等。

图表2:中国人工智能各环节代表企业

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披露,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

当地时间4月30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回答外媒记者关于“中国在AI领域落后美国多少”的问题时明确表示,中国在AI领域并不落后,中美之间非常非常接近。他强调中国是一个拥有强大意志力和强大科技能力的国家,全球一半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都是中国人。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