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框架背后意味着什么?

兰格钢铁网

21小时前

从鲍威尔对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表态看,美联储仍致力于将通胀降至2%目标位,但并不需要通胀低于2%的水平来平均近期的高通胀,且如果失业率因冲击而快速降温,但通胀仍未降温美联储可以适度宽松。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第二届托马斯·劳巴赫(Thomas Laubach)研究会议上释放重磅信号,其称将重新审视2020年货币政策框架,特别是“就业不足”以及“平均通胀目标”的表述。

鲍威尔认为,通胀环境、利率中枢以及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评估政策表述与通胀目标,以应对供应冲击加剧及政策不确定性的挑战。

业内人士分析称,2020年框架基于“三低”环境(低通胀、低失业率、低增长),美联储设计了平均通胀目标,更为注重支持就业,容忍一定的通胀,但如今美国面临持续高通胀环境,很可能意味着美联储或更为重视通胀的上行风险,不再单边强调“就业不足”的挑战,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及与市场沟通。

美联储该如何重新平衡通胀与就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2020年的十余年间,全球经济陷入了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环境,发达经济体政策利率普遍徘徊于0%附近。为了降低“通缩螺旋”出现的可能性,美联储实施了“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FAIT)。

平均通胀目标制的核心在于,在通胀长期低于2%后,即便短期通胀升至2%以上,央行也不会立即加息,而是允许温和超调,以促使通胀在一段时期内平均处于目标水平。

但自2020年8月以来,大量刺激性财政政策使美欧经济体迅速转型为“三高”时代——高利率、高增长、高通胀,原本聚焦的低通胀问题演变为高通胀挑战,而如果维持平均通胀目标制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必须通过更紧的利率路径来“对冲”此前一段时期的高通胀。

分析师表示,如果美联储坚持此前对通胀的表述或许会出现政策的滞后性风险,可能使美联储错失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关键时机。当前,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全球外部环境趋于复杂,美联储需要持续评估多重冲击的滞后效应,提前研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节奏与力度。

现在的就业市场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2020年设定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时,美联储同时暗示了对“就业过热”的高容忍度,在低利率时代,刺激就业是为了弥补通胀缺口,而在高通胀时代,持续刺激就业反而可能加剧通胀风险。

因此美联储也需要相应修改就业目标。此前对“就业不足”(shortfalls)问题的关注,实则为偏“宽松”取向的政策表述,现在,与通胀目标一样,对就业市场或回归关注就业偏离值(deviations),这也意味着如果就业市场出现过热情况,美联储可以进一步收紧政策,防止通胀出现上行风险。

从鲍威尔对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表态看,美联储仍致力于将通胀降至2%目标位,但并不需要通胀低于2%的水平来平均近期的高通胀,且如果失业率因冲击而快速降温,但通胀仍未降温美联储可以适度宽松。

美联储或仍将维持观望

多家机构分析师表示,近期关税政策的缓和将使美联储对就业以及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下降,进而更加看重通胀风险,这意味着美联储或将继续观望,等待更清晰的通胀数据。

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称,关于预防性降息的讨论是“不合时宜的”,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近期表示,美国经济数据的韧性可以使美联储保持耐心,等待更多证据来观察关税政策对美国企业和家庭的影响。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Adriana Kugler)也表示,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非住房市场服务的通胀率在三月仍维持在3.4%,通胀仍具有上行压力。

华尔街投行普遍预计,未来2-3个月间,因关税政策所驱动的价格上涨趋势将更加明显,美联储的降息行动或进一步推迟。

高盛经济学家团队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开始进行第三次降息,而不是之前预测的7月;花旗集团将美联储下一次降息的时间预期从6月推迟至7月;巴克莱则预计美联储在2025年只会进行一次降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再进行三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

一方面,由于税率仍较去年上升叠加美元贬值,美国进口商品仍面临涨价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提前进口准备了一些库存,可能导致通胀滞后显现。中金公司认为,涨价一般发生在关税政策后的2-3个月,这意味着4月通胀数据还无法反映这一点。预计第二、三和四季度末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1%、3.4%、3.8%,4月份通胀率可能是全年的低点。

在美联储当前更看重通胀的背景下,中金公司预测,美联储也将推迟降息,预计降息将在第四季度开启,年内降息幅度将低于50个基点。(新华财经 葛佳明)

从鲍威尔对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表态看,美联储仍致力于将通胀降至2%目标位,但并不需要通胀低于2%的水平来平均近期的高通胀,且如果失业率因冲击而快速降温,但通胀仍未降温美联储可以适度宽松。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第二届托马斯·劳巴赫(Thomas Laubach)研究会议上释放重磅信号,其称将重新审视2020年货币政策框架,特别是“就业不足”以及“平均通胀目标”的表述。

鲍威尔认为,通胀环境、利率中枢以及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评估政策表述与通胀目标,以应对供应冲击加剧及政策不确定性的挑战。

业内人士分析称,2020年框架基于“三低”环境(低通胀、低失业率、低增长),美联储设计了平均通胀目标,更为注重支持就业,容忍一定的通胀,但如今美国面临持续高通胀环境,很可能意味着美联储或更为重视通胀的上行风险,不再单边强调“就业不足”的挑战,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及与市场沟通。

美联储该如何重新平衡通胀与就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2020年的十余年间,全球经济陷入了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环境,发达经济体政策利率普遍徘徊于0%附近。为了降低“通缩螺旋”出现的可能性,美联储实施了“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FAIT)。

平均通胀目标制的核心在于,在通胀长期低于2%后,即便短期通胀升至2%以上,央行也不会立即加息,而是允许温和超调,以促使通胀在一段时期内平均处于目标水平。

但自2020年8月以来,大量刺激性财政政策使美欧经济体迅速转型为“三高”时代——高利率、高增长、高通胀,原本聚焦的低通胀问题演变为高通胀挑战,而如果维持平均通胀目标制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必须通过更紧的利率路径来“对冲”此前一段时期的高通胀。

分析师表示,如果美联储坚持此前对通胀的表述或许会出现政策的滞后性风险,可能使美联储错失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关键时机。当前,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全球外部环境趋于复杂,美联储需要持续评估多重冲击的滞后效应,提前研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节奏与力度。

现在的就业市场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2020年设定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时,美联储同时暗示了对“就业过热”的高容忍度,在低利率时代,刺激就业是为了弥补通胀缺口,而在高通胀时代,持续刺激就业反而可能加剧通胀风险。

因此美联储也需要相应修改就业目标。此前对“就业不足”(shortfalls)问题的关注,实则为偏“宽松”取向的政策表述,现在,与通胀目标一样,对就业市场或回归关注就业偏离值(deviations),这也意味着如果就业市场出现过热情况,美联储可以进一步收紧政策,防止通胀出现上行风险。

从鲍威尔对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表态看,美联储仍致力于将通胀降至2%目标位,但并不需要通胀低于2%的水平来平均近期的高通胀,且如果失业率因冲击而快速降温,但通胀仍未降温美联储可以适度宽松。

美联储或仍将维持观望

多家机构分析师表示,近期关税政策的缓和将使美联储对就业以及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下降,进而更加看重通胀风险,这意味着美联储或将继续观望,等待更清晰的通胀数据。

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称,关于预防性降息的讨论是“不合时宜的”,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近期表示,美国经济数据的韧性可以使美联储保持耐心,等待更多证据来观察关税政策对美国企业和家庭的影响。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Adriana Kugler)也表示,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非住房市场服务的通胀率在三月仍维持在3.4%,通胀仍具有上行压力。

华尔街投行普遍预计,未来2-3个月间,因关税政策所驱动的价格上涨趋势将更加明显,美联储的降息行动或进一步推迟。

高盛经济学家团队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开始进行第三次降息,而不是之前预测的7月;花旗集团将美联储下一次降息的时间预期从6月推迟至7月;巴克莱则预计美联储在2025年只会进行一次降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再进行三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

一方面,由于税率仍较去年上升叠加美元贬值,美国进口商品仍面临涨价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提前进口准备了一些库存,可能导致通胀滞后显现。中金公司认为,涨价一般发生在关税政策后的2-3个月,这意味着4月通胀数据还无法反映这一点。预计第二、三和四季度末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1%、3.4%、3.8%,4月份通胀率可能是全年的低点。

在美联储当前更看重通胀的背景下,中金公司预测,美联储也将推迟降息,预计降息将在第四季度开启,年内降息幅度将低于50个基点。(新华财经 葛佳明)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