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权之争!为什么大族激光等企业都在干这事儿?

智车科技

10小时前

5月9日,由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激光材料加工和激光设备分技术委员会(TC284/SC1,简称“激加分标委”)主办、广东工业大学与大族激光承办的《激光车削加工机技术规范》和《激光铣削加工机技术规范》两项重点行业标准项目启动及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5月9日,由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激光材料加工和激光设备分技术委员会(TC284/SC1,简称“激加分标委”)主办、广东工业大学与大族激光承办的《激光车削加工机技术规范》和《激光铣削加工机技术规范》两项重点行业标准项目启动及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其中,TC284/SC1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冯建国总监。这并不是大族激光与激加分标委的首次合作,自2008年起,大族激光就开始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累计牵头和参与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20余项,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1项,还获得了“广东省标准领军企业”的表彰。

为什么大族激光如此重视标准项目?据了解,行业中还有不少其他企业在推进激光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业界有句话:“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参与或主导标准的制定是打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在行业中抢占先机、争夺行业定义权的一种重要途径。

本次研讨会提到的《激光车削加工机技术规范》和《激光铣削加工机技术规范》两项行业标准,是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的第一批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属于“升级传统产业标准项目计划”中的重点项目,由TC284与TC161联合归口。

冯建国在会上表示,行业标准《激光车削加工机技术规范》和《激光铣削加工机技术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激光加工机床的设计和制造,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加工精度。

此次大族激光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也是对国家标准化战略的一次践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标准化工作融入新兴产业、制造业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17次“标准”,创下近十年之最,标准已成为规范市场秩序、引领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

为响应国家号召,大族激光在今年尤为重视标准化战略,加强激光辐射安全及激光设备专业领域标准的贯彻实施,对内对外都做出了相关动作,努力构建“安全+智能”双轮驱动的制造新范式。

对内,大族激光携手激加分标委,在公司内部面向机械、电气、光学工程师开展标准培训活动。培训围绕标准的核心内容展开,结合激光设备行业特点,系统讲解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风险评估方法及防护措施设计,并通过案例分析剖析标准在激光加工设备中的应用场景等。

对外,大族激光积极参与激加分标委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展的“激光安全标准进课堂”活动,解析手持式激光焊接机质量基础与标准应用,分享在安全体系构建中的经验等。

大族激光通过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全面构建,对来料、加工、组装、调试、检测、包装、出货等实施全链条、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严格品质管控,确保出货产品的性能、质量与交货期,这也是对客户有效负责、实现高质量交付的一种高效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市场认可度,对企业融资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有部分省份曾将标准制定纳入入企业融资信用评估范畴。

例如,浙江省创新的“标准融资增信”机制将标准制定纳入企业融资信用评估范畴,提高融资额度,无需质押实物资产,即可获取定额的银行贷款。该机制下的首单“标准贷”落户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授信额度为8000万元。

定义权之争!为什么大族激光等企业都在干这事儿?

除了本次大族激光参与了行业标准项目外,近期还有禾赛作为牵头单位及第一起草单位主持编制了《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由锐科激光牵头制定了《连续泵浦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要求》(T/CIET 1066-2025)团体标准;镭神智能参与制定了两项国家标准《光电测量 智能操控类激光雷达主要参数测试方法》和《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集萃激光参与评审了三项国家标准GB/T 7247.3-2025《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3部分:激光显示与表演指南》、GB/T 7247.4-2025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3部分:激光防护屏》和GB/T 18462-2025 《激光加工机械 金属切割的性能规范》;创鑫激光联合清华大学发布的《国内外手持激光焊接技术的进展及展望》报告明确提出,手持激光焊接设备的安全防护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从源头保障作业安全等。

如此看来,激光行业中正在布局行业标准化战略的企业也不少,似乎都在暗暗发力、悄悄较劲,希望能够提前卡位、拿下对行业的定义权。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企业用身体力行的实践经验反哺、完善标准,同时用可靠的标准来指导整个激光产业的发展,引领行业持续向前向好。从某种意义说,能够率先对激光行业“下定义”的企业也算是行业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引领者。

5月9日,由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激光材料加工和激光设备分技术委员会(TC284/SC1,简称“激加分标委”)主办、广东工业大学与大族激光承办的《激光车削加工机技术规范》和《激光铣削加工机技术规范》两项重点行业标准项目启动及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5月9日,由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激光材料加工和激光设备分技术委员会(TC284/SC1,简称“激加分标委”)主办、广东工业大学与大族激光承办的《激光车削加工机技术规范》和《激光铣削加工机技术规范》两项重点行业标准项目启动及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其中,TC284/SC1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冯建国总监。这并不是大族激光与激加分标委的首次合作,自2008年起,大族激光就开始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累计牵头和参与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20余项,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1项,还获得了“广东省标准领军企业”的表彰。

为什么大族激光如此重视标准项目?据了解,行业中还有不少其他企业在推进激光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业界有句话:“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参与或主导标准的制定是打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在行业中抢占先机、争夺行业定义权的一种重要途径。

本次研讨会提到的《激光车削加工机技术规范》和《激光铣削加工机技术规范》两项行业标准,是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的第一批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属于“升级传统产业标准项目计划”中的重点项目,由TC284与TC161联合归口。

冯建国在会上表示,行业标准《激光车削加工机技术规范》和《激光铣削加工机技术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激光加工机床的设计和制造,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加工精度。

此次大族激光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也是对国家标准化战略的一次践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标准化工作融入新兴产业、制造业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17次“标准”,创下近十年之最,标准已成为规范市场秩序、引领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

为响应国家号召,大族激光在今年尤为重视标准化战略,加强激光辐射安全及激光设备专业领域标准的贯彻实施,对内对外都做出了相关动作,努力构建“安全+智能”双轮驱动的制造新范式。

对内,大族激光携手激加分标委,在公司内部面向机械、电气、光学工程师开展标准培训活动。培训围绕标准的核心内容展开,结合激光设备行业特点,系统讲解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风险评估方法及防护措施设计,并通过案例分析剖析标准在激光加工设备中的应用场景等。

对外,大族激光积极参与激加分标委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展的“激光安全标准进课堂”活动,解析手持式激光焊接机质量基础与标准应用,分享在安全体系构建中的经验等。

大族激光通过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全面构建,对来料、加工、组装、调试、检测、包装、出货等实施全链条、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严格品质管控,确保出货产品的性能、质量与交货期,这也是对客户有效负责、实现高质量交付的一种高效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市场认可度,对企业融资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有部分省份曾将标准制定纳入入企业融资信用评估范畴。

例如,浙江省创新的“标准融资增信”机制将标准制定纳入企业融资信用评估范畴,提高融资额度,无需质押实物资产,即可获取定额的银行贷款。该机制下的首单“标准贷”落户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授信额度为8000万元。

定义权之争!为什么大族激光等企业都在干这事儿?

除了本次大族激光参与了行业标准项目外,近期还有禾赛作为牵头单位及第一起草单位主持编制了《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由锐科激光牵头制定了《连续泵浦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要求》(T/CIET 1066-2025)团体标准;镭神智能参与制定了两项国家标准《光电测量 智能操控类激光雷达主要参数测试方法》和《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集萃激光参与评审了三项国家标准GB/T 7247.3-2025《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3部分:激光显示与表演指南》、GB/T 7247.4-2025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3部分:激光防护屏》和GB/T 18462-2025 《激光加工机械 金属切割的性能规范》;创鑫激光联合清华大学发布的《国内外手持激光焊接技术的进展及展望》报告明确提出,手持激光焊接设备的安全防护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从源头保障作业安全等。

如此看来,激光行业中正在布局行业标准化战略的企业也不少,似乎都在暗暗发力、悄悄较劲,希望能够提前卡位、拿下对行业的定义权。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企业用身体力行的实践经验反哺、完善标准,同时用可靠的标准来指导整个激光产业的发展,引领行业持续向前向好。从某种意义说,能够率先对激光行业“下定义”的企业也算是行业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引领者。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