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绿植)不会想(讲)话,但细(是)讲(长)得好不好,业主一眼就看出来,我们绿化员的及(职)责就是让业主满意我们的绿化呀!”杜建堂操着满满的壮音说道。这位被业主亲切称为“老杜”的绿化匠人,用十年光阴将汗水浸润成江湾山语城的满园葱茏。从清晨六点半的晨露到深夜巡查的手电微光,他以匠心为针、以热忱为线,织就了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绿色纽带。
以实干为笔,绘就团队之魂
“晨会定目标,晚会查成效”——这套被老杜打磨十年的工作制度,让江湾绿化团队成为南宁中心的标杆。每日清晨7点,他总会提前一小时抵达园区,带着《绿化养护工作日志》为队员讲解:“今日重点养护3棵乔木,25栋草坪需补施腐殖酸”。当其他项目为人员流动苦恼时,他的团队却保持着全员超四年半的罕见稳定性。
河南籍绿化员周景武至今记得入职首日的情景:老杜卷起裤腿示范浇灌技巧,“水流要像春雨,慢慢渗进土层才算合格”。如今这位凌晨五点半开工的汉子,已能将喷枪角度控制在45度,确保每株植物均匀受水。广西北海姑娘傅玉芳则传承了老杜的“温度服务法”,今年春节主动为异地过年的业主养护花卉,10盆绿萝、8株蝴蝶兰通过每日视频打卡,让业主感叹“比自家人照料得更精心”。
杜建堂为园区草坪做养护
以创新为犁,深耕绿色沃土
2024年酷暑,老杜和环境主管周博带着团队在40℃高温下展开“草坪保卫战”。他们将1000平方米草坪划分为4个实验区,用六种配比的硫酸亚铁+磷酸一胺+腐殖酸+泥炭土进行对照试验。连续90天记录236组数据,最终攻克南宁酸性和黏性土壤导致的草坪斑秃黄化难题。“现在我们的草坪密度达到98株/平方厘米,比国标高出23%。”抚摸着厚如地毯的草地,老杜的笑容里满是自豪。
杜建堂带领团队为园区大草坪实验基地开沟
2024年台风“山竹”过境时,某外拓项目12年树龄的扁桃树严重倒伏。老杜率队星夜驰援,独创“三层支撑法”:先用油锯修整断枝降低重心,再用6根松木构成四角支架,最后以棕绳编织网状保护层。这套应急方案后来被制作成教学视频,成为南宁中心各项目绿化管理应急典范。老杜的手机里,凤岭国际城、云景山语城、西派澜岸等12个兄弟项目的绿化群永远置顶。每当看到群里有项目发求助定位,就像自家孩子生病一样着急。
以温情为露,滋养万家心田
江湾山语城3栋黄女士家的三角梅救治案例,是老杜“一户一档”的服务缩影。他为此建立《特殊绿植养护档案》,记录着园区87户家庭的300余盆植物特性。当发现25栋刘老伯的多肉出现黑斑时,他购买竹醋液调配药剂;为18栋咖啡店老板设计“绿植墙”,选用虎尾兰、空气凤梨等耐阴品种,让店铺客流量提升40%。
在35栋旁的“共享苗圃”,老杜创新推出“认养-培育-移植”模式:孩子们在植树节种下300株太阳花和波斯菊种子,待苗高10厘米后移植到架空层,成长轨迹同步上传物业APP。去年秋天,25栋的孩子们捧着用落叶制作的标本画送给老杜,上面写着“杜伯伯,我们和小树一起长大了”。而今这个苗圃已扩展至100平方米,获得江湾社区“最美花园”的赞誉。
植树节杜建堂带领小朋友种植树苗
晨光中,杜建堂布满老茧的手掌轻抚新抽的榕树气根,沾着草屑的工装掠过绽放的朱槿花丛。这条蜿蜒的绿径,不仅镌刻着他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更见证着中铁建物业“情系业主、从心开始”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建立“一户一档”的精细化养护到首创“共享苗圃”的社区共建,从攻克土壤难题的技术突破到台风夜的星夜驰援,老杜和团队始终将业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躬身实践的动力。
从一株幼苗到满园葱茏,从一方天地到万家心田,杜建堂用脚步丈量着“情系业主”的深度,用匠心诠释着“从心开始”的温度。这抹永不褪色的绿意,终将成为中铁建物业与业主双向奔赴的最美注脚,在岁月长河里静静流淌,生生不息。
(编辑:王星)
“它们(绿植)不会想(讲)话,但细(是)讲(长)得好不好,业主一眼就看出来,我们绿化员的及(职)责就是让业主满意我们的绿化呀!”杜建堂操着满满的壮音说道。这位被业主亲切称为“老杜”的绿化匠人,用十年光阴将汗水浸润成江湾山语城的满园葱茏。从清晨六点半的晨露到深夜巡查的手电微光,他以匠心为针、以热忱为线,织就了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绿色纽带。
以实干为笔,绘就团队之魂
“晨会定目标,晚会查成效”——这套被老杜打磨十年的工作制度,让江湾绿化团队成为南宁中心的标杆。每日清晨7点,他总会提前一小时抵达园区,带着《绿化养护工作日志》为队员讲解:“今日重点养护3棵乔木,25栋草坪需补施腐殖酸”。当其他项目为人员流动苦恼时,他的团队却保持着全员超四年半的罕见稳定性。
河南籍绿化员周景武至今记得入职首日的情景:老杜卷起裤腿示范浇灌技巧,“水流要像春雨,慢慢渗进土层才算合格”。如今这位凌晨五点半开工的汉子,已能将喷枪角度控制在45度,确保每株植物均匀受水。广西北海姑娘傅玉芳则传承了老杜的“温度服务法”,今年春节主动为异地过年的业主养护花卉,10盆绿萝、8株蝴蝶兰通过每日视频打卡,让业主感叹“比自家人照料得更精心”。
杜建堂为园区草坪做养护
以创新为犁,深耕绿色沃土
2024年酷暑,老杜和环境主管周博带着团队在40℃高温下展开“草坪保卫战”。他们将1000平方米草坪划分为4个实验区,用六种配比的硫酸亚铁+磷酸一胺+腐殖酸+泥炭土进行对照试验。连续90天记录236组数据,最终攻克南宁酸性和黏性土壤导致的草坪斑秃黄化难题。“现在我们的草坪密度达到98株/平方厘米,比国标高出23%。”抚摸着厚如地毯的草地,老杜的笑容里满是自豪。
杜建堂带领团队为园区大草坪实验基地开沟
2024年台风“山竹”过境时,某外拓项目12年树龄的扁桃树严重倒伏。老杜率队星夜驰援,独创“三层支撑法”:先用油锯修整断枝降低重心,再用6根松木构成四角支架,最后以棕绳编织网状保护层。这套应急方案后来被制作成教学视频,成为南宁中心各项目绿化管理应急典范。老杜的手机里,凤岭国际城、云景山语城、西派澜岸等12个兄弟项目的绿化群永远置顶。每当看到群里有项目发求助定位,就像自家孩子生病一样着急。
以温情为露,滋养万家心田
江湾山语城3栋黄女士家的三角梅救治案例,是老杜“一户一档”的服务缩影。他为此建立《特殊绿植养护档案》,记录着园区87户家庭的300余盆植物特性。当发现25栋刘老伯的多肉出现黑斑时,他购买竹醋液调配药剂;为18栋咖啡店老板设计“绿植墙”,选用虎尾兰、空气凤梨等耐阴品种,让店铺客流量提升40%。
在35栋旁的“共享苗圃”,老杜创新推出“认养-培育-移植”模式:孩子们在植树节种下300株太阳花和波斯菊种子,待苗高10厘米后移植到架空层,成长轨迹同步上传物业APP。去年秋天,25栋的孩子们捧着用落叶制作的标本画送给老杜,上面写着“杜伯伯,我们和小树一起长大了”。而今这个苗圃已扩展至100平方米,获得江湾社区“最美花园”的赞誉。
植树节杜建堂带领小朋友种植树苗
晨光中,杜建堂布满老茧的手掌轻抚新抽的榕树气根,沾着草屑的工装掠过绽放的朱槿花丛。这条蜿蜒的绿径,不仅镌刻着他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更见证着中铁建物业“情系业主、从心开始”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建立“一户一档”的精细化养护到首创“共享苗圃”的社区共建,从攻克土壤难题的技术突破到台风夜的星夜驰援,老杜和团队始终将业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躬身实践的动力。
从一株幼苗到满园葱茏,从一方天地到万家心田,杜建堂用脚步丈量着“情系业主”的深度,用匠心诠释着“从心开始”的温度。这抹永不褪色的绿意,终将成为中铁建物业与业主双向奔赴的最美注脚,在岁月长河里静静流淌,生生不息。
(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