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即交证、所见即所得” 市场或进入预售、现售并存期

新华财经

17小时前

现房销售项目建筑质量“所见即所得”,避免了传统期房销售中交房“货不对板”及烂尾风险;二是推动房企提升产品品质。

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是2025年全国住建工作中“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一环。近日,“交房即交证、所见即所得”的现房销售模式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将增加市场透明度,增强购房者信心,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未来房地产市场预计将进入预售与现售并存的时期。

从期房销售到现房销售 切实提升购房体验和居住品质

“在之前住房供给不足时期,期房销售模式有利于加快房企资金周转、加大土地开发,对加大住房供给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熊柴说,但该模式及相关预售资金管理问题也是导致过去一段时间烂尾楼等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现房销售是一种较为特殊和严格的‘预售制度’,需要项目竣工后房企才可以销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这对开发商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意味着开发商需要客观评估拿地的性价比和财务测算,尤其是要把握好“地块开发-现房销售-资金回笼-物业管理”周期的现金流状况。

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监测,2022年末以来,全国已有多地出台现房销售相关政策,如合肥、郑州、长沙等地明确部分项目进行现房销售试点。

据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发布的消息,雄安新区取消商品住房预售制度,实行现房销售、精装交付,交房即交证、所见即所得,从源头规避项目烂尾风险,切实提升购房体验和居住品质。

作为全国现房销售试点项目,湖北荆门城市更新公司打造的城控·易居苑项目凭借“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所见即所得”的现房销售模式,开盘首日推出的106套房源全部售罄。现场有购房业主表示:“亲眼看到实景楼栋和园林,这种‘零风险’购房体验让我们购房者安心。”

近日,信阳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的批前公示。根据文件内容,文件印发后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记者致电信阳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人员表示文件内容基于此前信阳相关工作经验,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现房销售模式下,根据销售阶段房源所处状态不同,对购房者、房企、行业影响也不同。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说,一是可降低购房者购房风险。现房销售项目建筑质量“所见即所得”,避免了传统期房销售中交房“货不对板”及烂尾风险;二是推动房企提升产品品质。现房销售模式下,房企为了吸引购房者,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环节将更加注重品质;三是有利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对行业而言,在库存量大的地区试点现房销售,有助于控制供应规模,直接改善市场供需结构,加快库存去化。另外,现房销售对项目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促进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售规模逐年增长 市场或迎来预售、现售并存期

熊柴说,从数据看,2020-2024年,我国现房销售面积占比分别为12.7%、13%、17.3%、22.5%、30.8%,呈逐年增长趋势。

建诚智库首席研究员何田认为,积极探索现房销售模式,有利于稳定购房者对交房的预期。现房销售对于房企现金流管理要求更高,资金沉淀周期更长。同时,在现房销售模式下,房企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设计、项目打造等方面,还需结合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导向,提升项目品质,吸引购房者购房,从而推动产品去化。

“未来房地产市场预计将进入预售与现售并存的时期,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这将增加市场透明度,增强购房者信心,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说。

业内人士认为,为了确保现房销售顺利推进、提升开发商对现房销售模式的积极性,还需在融资、土地出让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给予房企政策扶持。

陈文静对现有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由于现房销售时间节点较期房销售模式更靠后,房企销售回款也较当前更晚,较为考验房企资金情况;二是现房销售一定程度会影响新房供应规模,对于部分库存量较小的地区来说,更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精准把控推进节奏和力度;三是现房销售对金融机构的资金要求也将提升。

“要更好发挥现房销售模式带来的优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陈文静说,从市场角度来看,建议优先在库存大的城市或区域试点推进现房销售,同时加快完善适用于现房销售模式的房地产融资制度等,逐渐由期房销售向现房销售制度转型。(新华财经 高婷)

现房销售项目建筑质量“所见即所得”,避免了传统期房销售中交房“货不对板”及烂尾风险;二是推动房企提升产品品质。

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是2025年全国住建工作中“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一环。近日,“交房即交证、所见即所得”的现房销售模式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将增加市场透明度,增强购房者信心,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未来房地产市场预计将进入预售与现售并存的时期。

从期房销售到现房销售 切实提升购房体验和居住品质

“在之前住房供给不足时期,期房销售模式有利于加快房企资金周转、加大土地开发,对加大住房供给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熊柴说,但该模式及相关预售资金管理问题也是导致过去一段时间烂尾楼等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现房销售是一种较为特殊和严格的‘预售制度’,需要项目竣工后房企才可以销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这对开发商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意味着开发商需要客观评估拿地的性价比和财务测算,尤其是要把握好“地块开发-现房销售-资金回笼-物业管理”周期的现金流状况。

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监测,2022年末以来,全国已有多地出台现房销售相关政策,如合肥、郑州、长沙等地明确部分项目进行现房销售试点。

据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发布的消息,雄安新区取消商品住房预售制度,实行现房销售、精装交付,交房即交证、所见即所得,从源头规避项目烂尾风险,切实提升购房体验和居住品质。

作为全国现房销售试点项目,湖北荆门城市更新公司打造的城控·易居苑项目凭借“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所见即所得”的现房销售模式,开盘首日推出的106套房源全部售罄。现场有购房业主表示:“亲眼看到实景楼栋和园林,这种‘零风险’购房体验让我们购房者安心。”

近日,信阳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的批前公示。根据文件内容,文件印发后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记者致电信阳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人员表示文件内容基于此前信阳相关工作经验,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现房销售模式下,根据销售阶段房源所处状态不同,对购房者、房企、行业影响也不同。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说,一是可降低购房者购房风险。现房销售项目建筑质量“所见即所得”,避免了传统期房销售中交房“货不对板”及烂尾风险;二是推动房企提升产品品质。现房销售模式下,房企为了吸引购房者,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环节将更加注重品质;三是有利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对行业而言,在库存量大的地区试点现房销售,有助于控制供应规模,直接改善市场供需结构,加快库存去化。另外,现房销售对项目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促进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售规模逐年增长 市场或迎来预售、现售并存期

熊柴说,从数据看,2020-2024年,我国现房销售面积占比分别为12.7%、13%、17.3%、22.5%、30.8%,呈逐年增长趋势。

建诚智库首席研究员何田认为,积极探索现房销售模式,有利于稳定购房者对交房的预期。现房销售对于房企现金流管理要求更高,资金沉淀周期更长。同时,在现房销售模式下,房企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设计、项目打造等方面,还需结合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导向,提升项目品质,吸引购房者购房,从而推动产品去化。

“未来房地产市场预计将进入预售与现售并存的时期,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这将增加市场透明度,增强购房者信心,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说。

业内人士认为,为了确保现房销售顺利推进、提升开发商对现房销售模式的积极性,还需在融资、土地出让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给予房企政策扶持。

陈文静对现有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由于现房销售时间节点较期房销售模式更靠后,房企销售回款也较当前更晚,较为考验房企资金情况;二是现房销售一定程度会影响新房供应规模,对于部分库存量较小的地区来说,更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精准把控推进节奏和力度;三是现房销售对金融机构的资金要求也将提升。

“要更好发挥现房销售模式带来的优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陈文静说,从市场角度来看,建议优先在库存大的城市或区域试点推进现房销售,同时加快完善适用于现房销售模式的房地产融资制度等,逐渐由期房销售向现房销售制度转型。(新华财经 高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